陳獻桃
地區:廣東省-凱里市-思和縣
中學:思和縣唐喬中級學校
共1課時
第4節升華和凝華中學數學人教2011課標版
1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哪些是氣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氣化的逆過程。
2、了解沸騰現象,曉得哪些是沸點。3、知道蒸發可以致冷.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氣溫特性,培養中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2、通過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剖析、概括,培養中學生的剖析概括能力和語言抒發能力。3、通過做液體沸騰實驗,培養中學生的觀察及實驗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迸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中學生樂于探求自然現象,樂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數學道理.
2、通過實驗,培養中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意志品質.
3、在教學中,班主任應有意識地滲透事物的量變發展到一定程度會造成質變,這一辨證唯心主義的基本原理.培養中學生的辨證唯心主義思想.
2重點難點3教學過程3.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情境導出,燃起中學生學習激情
朋友們我們在后面學過冰放熱后融化成水,再放熱就弄成水蒸汽,這么冰放熱能夠直接弄成水蒸汽呢?
(中學生:結合情景,思索情景中提出的問題)
活動2【活動】一、自主學習(15′)
中學生:仔細看課本,認真完成導教案,,并將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或疑問用雙色筆做上不同的記號,待互學時遞交組內解決。待導教案完成后各小組長對成員導教案完成情況給出等級評定。
班主任:巡視、指導中學生的獨學,查中學生導教案的完成情況并作記錄。依此對每組的獨學做出評價
請朋友們仔細閱讀課本P64完成以下內容。
1.試著說出升華、凝華的概念以及放熱、放熱情況。
2、你能試著列出生活中的升華、凝華現象嗎。
3、試著說出我們如今一共學習了什么物態變化,你曉得什么要放熱、哪些吸熱呢?
你能建立P65頁里面的空格嗎?
活動3【活動】二、合作探究(10′)
中學生:對子交換導教案檢測,嘗試解決獨學中的疑難問題;六人組對后面發覺的疑難進行討論,并對議出的結果進行整理,議而不決的標明后遞交小組解決,并做好預展
班主任:關注每組互學時的參與度、投入度、積極性、有效性及知識生成性;適時參與各小組的討論、點撥,再查導教案的完成情況,并作好記錄
1、兩人對子通過(對答案、對技巧、對過程等辦法)解決自主學習中的困難。
建議解決如下問題:升華、凝華的概念以及放熱、放熱
2、六人組打算展示內容,并產生預展。
建議解決如下問題:用久了的電燈泡內壁會發黑,為何?
活動4【導入】三、展示提高(17′)
(一)、探究性學習展示(7′)
(中學生:展示內容為獨學部份知識生成,展示時,展示者要注意展示的規范,聽展者要認真聆聽,待展示完后進行點評、質疑、補充,并作好記錄。對上展示板進行大展示時要求做到快速、安靜、規范)
(班主任:認真關注展示者展示情況以及聆聽者的點評、質疑與補充,并及時進行點撥)
(二)鞏固、發展展示(5′)
(中學生:結合具體情況安排,可以在易拉寶上完成,對上展示板進行成果運用大展示時要求做到快速、安靜、規范)
(班主任:待中學生成果展示完成后并適時進行評改與點評,誘導中學生進行指責,之后再進行點撥、補充與延展)
活動5【練習】基礎認知:
1、物質由直接弄成叫升華,升華要熱。
2、物質由直接弄成叫凝華,升華要熱。
3.下述物態變化過程屬凝華現象的是()
A.草地上露水的產生B.夏季暴雨的產生可以不經過液
C.早晨降雪的產生D.以上都不是
理解提高
1.強調下邊的化學現象屬于物態變化的哪種形式。
(1)萘球過一段時間后會變小。,
(2)冰凍濕褲子在0℃以下也會干。
(3)瀝青馬路在太陽照射下融化。
(4)灑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5)戴耳朵的人從陰冷的室內步入暖和的室外時,鏡框上會出現一層小水珠。
(6)嚴寒的清晨,窗玻璃上凝結著冰花。
2.在物態變化過程中,放出熱的是()
A.凝華、凝固、汽化B.融化、凝華、液化
C.液化、凝固、凝華D.氣化、升華、熔化
活動6【活動】拓展應用
哪些是干冰
氣體二氧化碳若被加壓、降溫到一定程度,都會產生黃色的、像雪一樣的固體.這些固體不經融化就可直接弄成二氧化碳.所以叫“干冰”.
干冰具有挺好的致冷作用,如制造雪糕.“干冰”還是良好的保鮮劑.魚、肉和其他易霉爛的食物裝船運送幾千里遠,可用“干冰”保鮮這種乳品.豬肉用“干冰”冷凍保鮮幾乎是無限期的.把玫瑰花置于氣體二氧化碳中,花莖可保持兩天不開花.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水.炎熱的夏季遲遲不下雪,就可將裝有“干冰”的炮彈射到烏云密布的天空.不一會兒,瓢潑暴雨滂沱而下.這是因為“干冰”氣化放熱升華和凝華ppt,使得水蒸汽凝結成水滴,導致了人工降水.
實驗室常用固態甲烷(干冰)來獲得高溫,這是由于氣體在時熱的緣故。
活動7【講授】四、課堂小結(2′)
中學生歸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班主任點評與補充
知識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活動8【測試】達標檢查(5′)
1、冬天早上聽到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汽()
A、凝固而成的B、凝華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D、先液化,后融化而成的
2.下邊幾種現象中屬于升華的是()
A、碘加熱成蒸氣B、初冬的清晨草木上的霜
C、海面上的暴雨D、冰凍的衣物時間長了被凍干
3.把氣溫為0℃的冰塊放人盛有0℃的水的隔熱容器中升華和凝華ppt,則()
A、冰的質量降低B、冰的質量減少
C、冰的質量不變D、都有可能
4.為使熱的物體冷卻,用質量相等的0℃的冰或0℃的水()
A.兩者療效相同
B.冰比水好,由于冰比風冷
C.冰比水好,冰吸收熱量多
D.冰比水好,因使用便捷
5.下述現象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A.放到火爐上的冰一會兒不見了
B.我國南方嚴寒的冬天地上出現了一層灰色的霜
C、用久的燈泡燈絲比新時細
D、冬天,濕褲子結冰后變干了
6.關于雨、露、霜、霧跟物態變化的關系,下邊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雨水是水的液化產生的B.露水是水的氣化產生的
C.霜是水蒸汽凝華產生的D.霧是水蒸汽凝華產生的
7.在舞臺上噴灑干冰(固態CO2)可以形成霧氣,產生所需的療效,這些水霧是
A.氣體二氧化碳迅速液化而產生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融化后再蒸發產生的二氧化碳
C.干冰迅速升華弄成的氣
D.干冰使空氣中的水蒸汽液化產生的小水珠及融化產生的小冰晶
8.填寫下述現象中物態變化的名稱:寒冬之夜在玻璃室外右邊出現“冰花”;放到袋子里的衛生球變小了;夏季從冰柜中掏出冰淇淋,看到周圍有“白氣”;鐵水澆成鐵桿。
活動9【講授】【課后提高】
老話說:“下雪不冷融雪冷”,這是為何呢?
通過辨識生活中常見的物態變化現象,培養中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4節升華和凝華
課時設計課堂實錄
第4節升華和凝華
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情境導出,燃起中學生學習激情
朋友們我們在后面學過冰放熱后融化成水,再放熱就弄成水蒸汽,這么冰放熱能夠直接弄成水蒸汽呢?
(中學生:結合情景,思索情景中提出的問題)
活動2【活動】一、自主學習(15′)
中學生:仔細看課本,認真完成導教案,,并將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或疑問用雙色筆做上不同的記號,待互學時遞交組內解決。待導教案完成后各小組長對成員導教案完成情況給出等級評定。
班主任:巡視、指導中學生的獨學,查中學生導教案的完成情況并作記錄。依此對每組的獨學做出評價
請朋友們仔細閱讀課本P64完成以下內容。
1.試著說出升華、凝華的概念以及放熱、放熱情況。
2、你能試著列出生活中的升華、凝華現象嗎。
3、試著說出我們如今一共學習了什么物態變化,你曉得什么要放熱、哪些吸熱呢?
你能建立P65頁里面的空格嗎?
活動3【活動】二、合作探究(10′)
中學生:對子交換導教案檢測,嘗試解決獨學中的疑難問題;六人組對后面發覺的疑難進行討論,并對議出的結果進行整理,議而不決的標明后遞交小組解決,并做好預展
班主任:關注每組互學時的參與度、投入度、積極性、有效性及知識生成性;適時參與各小組的討論、點撥,再查導教案的完成情況,并作好記錄
1、兩人對子通過(對答案、對技巧、對過程等辦法)解決自主學習中的困難。
建議解決如下問題:升華、凝華的概念以及放熱、放熱
2、六人組打算展示內容,并產生預展。
建議解決如下問題:用久了的電燈泡內壁會發黑,為何?
活動4【導入】三、展示提高(17′)
(一)、探究性學習展示(7′)
(中學生:展示內容為獨學部份知識生成,展示時,展示者要注意展示的規范,聽展者要認真聆聽,待展示完后進行點評、質疑、補充,并作好記錄。對上展示板進行大展示時要求做到快速、安靜、規范)
(班主任:認真關注展示者展示情況以及聆聽者的點評、質疑與補充,并及時進行點撥)
(二)鞏固、發展展示(5′)
(中學生:結合具體情況安排,可以在易拉寶上完成,對上展示板進行成果運用大展示時要求做到快速、安靜、規范)
(班主任:待中學生成果展示完成后并適時進行評改與點評,誘導中學生進行指責,之后再進行點撥、補充與延展)
活動5【練習】基礎認知:
1、物質由直接弄成叫升華,升華要熱。
2、物質由直接弄成叫凝華,升華要熱。
3.下述物態變化過程屬凝華現象的是()
A.草地上露水的產生B.夏季暴雨的產生可以不經過液
C.早晨降雪的產生D.以上都不是
理解提高
1.強調下邊的化學現象屬于物態變化的哪種形式。
(1)萘球過一段時間后會變小。,
(2)冰凍濕褲子在0℃以下也會干。
(3)瀝青馬路在太陽照射下融化。
(4)灑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5)戴耳朵的人從陰冷的室內步入暖和的室外時,鏡框上會出現一層小水珠。
(6)嚴寒的清晨,窗玻璃上凝結著冰花。
2.在物態變化過程中,放出熱的是()
A.凝華、凝固、汽化B.融化、凝華、液化
C.液化、凝固、凝華D.氣化、升華、熔化
活動6【活動】拓展應用
哪些是干冰
氣體二氧化碳若被加壓、降溫到一定程度,都會產生黃色的、像雪一樣的固體.這些固體不經融化就可直接弄成二氧化碳.所以叫“干冰”.
干冰具有挺好的致冷作用,如制造雪糕.“干冰”還是良好的保鮮劑.魚、肉和其他易霉爛的食物裝船運送幾千里遠,可用“干冰”保鮮這種乳品.豬肉用“干冰”冷凍保鮮幾乎是無限期的.把玫瑰花置于氣體二氧化碳中,花莖可保持兩天不開花.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水.炎熱的夏季遲遲不下雪,就可將裝有“干冰”的炮彈射到烏云密布的天空.不一會兒,瓢潑暴雨滂沱而下.這是因為“干冰”氣化放熱,使得水蒸汽凝結成水滴,導致了人工降水.
實驗室常用固態甲烷(干冰)來獲得高溫,這是由于氣體在時熱的緣故。
活動7【講授】四、課堂小結(2′)
中學生歸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班主任點評與補充
知識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活動8【測試】達標檢查(5′)
1、冬天早上聽到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汽()
A、凝固而成的B、凝華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D、先液化,后融化而成的
2.下邊幾種現象中屬于升華的是()
A、碘加熱成蒸氣B、初冬的清晨草木上的霜
C、海面上的暴雨D、冰凍的衣物時間長了被凍干
3.把氣溫為0℃的冰塊放人盛有0℃的水的隔熱容器中,則()
A、冰的質量降低B、冰的質量減少
C、冰的質量不變D、都有可能
4.為使熱的物體冷卻,用質量相等的0℃的冰或0℃的水()
A.兩者療效相同
B.冰比水好,由于冰比風冷
C.冰比水好,冰吸收熱量多
D.冰比水好,因使用便捷
5.下述現象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A.放到火爐上的冰一會兒不見了
B.我國南方嚴寒的冬天地上出現了一層灰色的霜
C、用久的燈泡燈絲比新時細
D、冬天,濕褲子結冰后變干了
6.關于雨、露、霜、霧跟物態變化的關系,下邊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雨水是水的液化產生的B.露水是水的氣化產生的
C.霜是水蒸汽凝華產生的D.霧是水蒸汽凝華產生的
7.在舞臺上噴灑干冰(固態CO2)可以形成霧氣,產生所需的療效,這些水霧是
A.氣體二氧化碳迅速液化而產生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融化后再蒸發產生的二氧化碳
C.干冰迅速升華弄成的氣
D.干冰使空氣中的水蒸汽液化產生的小水珠及融化產生的小冰晶
8.填寫下述現象中物態變化的名稱:寒冬之夜在玻璃室外右邊出現“冰花”;放到袋子里的衛生球變小了;夏季從冰柜中掏出冰淇淋,看到周圍有“白氣”;鐵水澆成鐵桿。
活動9【講授】【課后提高】
老話說:“下雪不冷融雪冷”,這是為何呢?
通過辨識生活中常見的物態變化現象,培養中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