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學科】物理與職業生涯規劃
一
01
中學數學課程結構
中學數學課程由12個模塊構成,每位模塊占2學分,其中數學1和化學2為共同選修模塊,其余為必修模塊。中學生完成共同選修模塊的學習后,可獲4學分,接著必須再選擇學習一個模塊,便于完成6個選修學分的學習任務。在獲得6個選修學分后,中學生還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發展潛力以及今后的職業需求繼續學習若干必修模塊。課程結構框圖如下。
在本課程的選修與必修模塊設置中,有以下基本思索。
(1)在共同選修模塊化學1和化學2中,中學生通過對物體運動規律、相互作用、能量等核心內容及相關實驗的深入學習,進一步感受化學學的特性和研究方式,了解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潛能,為后續課程的選擇和學習做打算。
(2)本課程除了通過必修模塊彰顯了課程的選擇性,并且還在選修模塊中為中學生有個性地發展提供了機會。中學生完成共同選修模塊學習后,已獲4個選修學分,余下的2個選修學分可以通過選學后續課程獲得。
(3)完成選修學分的學習后,中學生可以依照學習興趣、發展潛能和今后的職業需求選學有關內容。中學生最好參照“高中數學課程結構框圖”的次序選擇課程,便于循序漸進,為今后發展奠定基礎。中學生也可以跨系列選學相關模塊,按照須要決定學習某系列模塊的先后次序。
02
學科特征
化學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所研究的是物質的基本結構、最普遍的互相作用、最通常的運動規律以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式。隨著人類對物質世界認識的深入,數學學一方面推動了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促進了文化、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精典數學學奠定了兩次工業革命的基礎;近代數學學促進了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等的迅速發展,從而促進了人類社會的變化。
中學數學是普通中學科學學習領域的一門基礎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數學或科學課程相銜接,借以進一步提升中學生的科學素質。中學數學課程有助于中學生繼續學習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了解科學研究方式;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展探求自然、理解自然的興趣與熱情;認識數學學對科技進步以及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為終生發展,產生科學世界觀和科學價值觀打下基礎。
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在課程目標上重視提升全體中學生的科學素質
(二)在課程結構上注重基礎,彰顯課程的選擇性
(三)在課程內容上彰顯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
(四)在課程施行上重視自主學習,倡導教學方法多元化
(五)在課程評價上指出更新觀念,推動中學生發展
03
考試范圍
學考范圍:選修教材1、必修教材2、選修3-1
選考范圍:選修教材1、必修教材2、選修3-1、選修3-2、選修3-4、選修3-5
04
題型
1、單選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3分,共39分。每小題列舉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選考和學考的朋友都要做,內容來自選修教材1、必修教材2、選修3-1
2、多選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每小題列舉的四個備選項中起碼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
3、實驗題:所有中學生要考1個熱學實驗題(5分),1個熱學實驗題(5分)共10分,選考朋友再加一個填空實驗題1個(4)分,稱加試題
4.估算題:19、20題為所有中學生必答題,選考朋友降低2個加試估算題
二
據了解,明年年初,教育部頒布了《本科招生專業選考課目要求指引(試行)》,引導院校愈發科學合理地設置小學選考課目范圍要求。新選考課目要求將在2017年春季入學的中學一年級中學生中開始施行,高中、高三中學生不受影響。目前,各院校專科的選考課目要求正在積極申報中。
這次選考課目要求與過去幾年相比,有了很大變化。原院校選考課目要求為0-3門,0門為課目不限,1-3門的選考課目,考生只需有1門符合即可報名。
而新初一的選考課目要求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不限,與原0門要求相像;
2.限定1門課目,考生必須選考該課目方可報名;
3.規定2-3門課目,考生選考其中1門即可報名;
4.限定2-3門課目,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名。
前三種情況與原先規定一致,第四種情況是新增規定,2-3門課目是“且”的關系,須要導致父母和中學生的高度關注。
而針對化學課目在2016年春季入學的中學生(現高中中學生)中出現的斷崖式增長現象,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17年11月,頒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中考綜合變革試點的若干意見》,要求院校科學合理設置選考課目,完善了選考課目保障機制,以6.5萬作為保障基數。
據初步統計,新初一的選考單限化學課目將涉及19個專業類100多個專業。
單限化學或要求數學物理同時選的專業有: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管理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工程造價,保密管理,郵政管理)
語文類(物理與應用物理,信息與估算科學,數理基礎科學)
數學學類(數學學,應用數學學,核化學,聲學)
天文學類(天文學)
大氣科學類(大氣科學,應用氣象學)
月球數學學類(月球數學學,空間科學與技術)
熱學類(理論與應用熱學,工程熱學)
機械類(機械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手動化,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業設計,過程武器與控制工程,汽車工程,車輛服務工程,機械工藝技術,微機電系統工程物理學科網官網,機電技術教育,車輛修理工程教育)、儀器類(測控技術與儀器)
電氣類(電氣工程及其手動化,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光源與照明,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馬達家電智能化,線纜工程)
電子信息類(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訊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廣播電視工程,水聲工程,電子封裝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醫學信息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電波傳播與天線,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聯通工程及管理,應用電子技術教育)
手動化類(手動化,軌道交通訊號與控制,機器人工程,郵政工程)
計算機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路空間安全,新媒體技術,影片制做)
土木類(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公路橋梁與渡河工程,鐵道工程)
海洋工程類(船舶與海洋工程,海洋工程與技術,海洋資源開發技術)
民航航天類(民航航天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飛行器質量與可靠性,飛行器適航技術,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無人駕駛民航器系統工程)
兵器類(裝備系統與工程,裝備發射工程,偵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彈藥工程與爆燃技術,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裝甲汽車工程物理學科網官網,信息對抗技術)
核工程類(核工程與核技術,幅射防護與核安全,工程數學,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類(安全工程)
據悉,材料類專業(含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學,材料化學,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髙分子材料與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寶石及材料工藝學,點焊技術與工程,功能材料,納米材料與技術,新能源材料與元件,材料設計科學與工程)將單限化學或單限物理為主。
據相關院校介紹,上述專業(除材料類專業外)將要求單限化學或要求數學物理同時選。為此,理論上講,上述專業有可能要求數學和物理同時選,但實踐中院校通常依然會選擇只限化學一門,以擴大生源范圍。
經給力教育中考志愿部統計剖析,2017年廣東省大專招生計劃里,提早批10165人,普通專科人,共計13.9萬。將上述專業按照2017年招生計劃進行統計,預計2020年的招生計劃中,其中普通專科專業明晰統一單限化學或則是化學且物理的招生計劃數為36900人(不含提早批),占到普通專科招生數的28.6%。其中計算機類7717名,機械類6399名,電子信息類5928名。另外還有一些專業院校自行要求單限化學,因而單限化學的招生計劃將會大大降低。
給力教育首席咨詢師葉建國老師覺得,這屆新初一以及未來中學生將面臨以下三種變化:
①生涯規劃教育將顯得更加重要。
原選考課目要求條件較為籠統,中學生選課與專業相關性不高,而新選考課目要求條件收緊,選課與專業相關性將大大提高,中學生與父母必須結合中學生學科興趣,愈發認真思索考生未來的專業與職業,慎重選擇選考課目。
②物理選考人數將大大降低,
但數學學科競爭仍然激烈。
本科專業選考要求相對籠統,考本科為主的中學生數學、化學仍然會數目較少;考專科的中學生受政策策影響,人數將會急劇降低,但預測2017年入學的初三中學生依然會受過去經驗影響,增速會有影響。值得一提的是,選擇數學,賦分可能略有吃虧,但單限數學的專業投檔分將高于同校區課目不限的專業投檔分好多分。
③化學選考人數可能會漸漸有所回升。
過去部份二段中學生出于回避數學,但為了將來以便選擇理工科專業而選擇物理。但當下單限物理專業(臨床醫學類專業選考要求仍離不開物理)雖然很有限,因而,部份二段中學生中會為了易于選擇專業而選擇數學,為了高賦分而回避物理。
另外,誠懇提醒高二中學生和父母,一定要高度注重初三數學課目學習。發覺好多新初一朋友,成績中偏下的朋友受過去經驗和中學老師影響,對化學學科不夠注重,覺得選擇物理、技術、生物仍然可以選擇上述理工科專業,所以準備從一開始就舍棄化學,甚至某些中學生在數學課做其他學科作業。但院校若公布新選考要求后,如果考生發覺自己決策的參考信息是錯誤的,屆時將會十分被動。
高二中學生應強化對未來生涯與專業的思索,更加重視數學學科,為自己提供更寬廣的選擇空間。
來源|杭州大學附屬中級學校課程發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