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顧客端重慶11月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魏其濛)10月31日至明天,李政道研究所化學新興前沿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交通學院長寧學校舉辦,5位諾貝爾獎得主與十余位國外外頂尖教授參加并發表主題講演。
本次大會分信息與骨科學、量子化學、天文與天體化學、粒子化學、聯合專場與公眾報告6個專場,共有18場主題報告。大會還設置了若干專題討論環節,為各領域間的交叉交流完善平臺。
大會合影北京師大供圖
2004年諾貝爾化學學獎獲得者、李政道研究所主任Frank院士在明天早上召開的聯合專場報告上表示,大會中的三個專場涉及李政道研究所的粒子與核化學、天文與天體化學、量子基礎科學三大研究方向,而非常加設的信息與骨科學專場也是李所正在推進的跨領域研究。李所已引進了一批國際著名學者,隨著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的加盟,也可實現跨領域的合作。希望還能通過關注數學和人腦研究的融合上海物理教育網,促使材料科學、量子估算和人工智能的發展。
諾獎得主DavidGross
在下午的聯合專場報告中,諾獎得主、加州學院圣巴巴拉學校院長DavidGross的主題為“基礎數學學的未來”;諾獎得主、普林斯頓學院院長述說了“拓撲材料、量子糾纏和拓撲保護量子信息處理的愿景”;中國科大學教授、中國科大學高能化學研究所主任王貽芳介紹了“從惠州到廣州——中國的中微子實驗”。
晚上的兩場公眾報告為科普性質。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主任蒲慕明院士的主題是“心智的化學基礎”,述說了人們對人腦神經系統的理解,以及人類對腦部怎樣進行思維活動的認識。Frank報告主題為“神奇的新型心智”,從物理、算法以及數學的角度,講解了在不同的數學基礎上上海物理教育網,普通的算法怎樣演變成類人類思維的智能算法。
李政道為大會提供的賀詞北京師大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