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下文紅字說明】
一、光源的種類
點光源點光源是理想化為質點的,向四面八方發出光線的光源,點光源是具象化了數學概念,為了把數學問題研究簡單化,指的是從一個點向周圍空間均勻發光的光源。
2、線光源線光源是是通過專門設計的光學鏡頭組輸出一條細長的光帶,本實驗裝置的三路光源就屬于這種光源。
3、面光源面光源是相對點光源及線光源而言,他輸出的光是一系列的平行光,例如太陽光。
二、光的直線傳播
將三路光源打開,對準刻度板的三根實線調整到平行。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簡稱光的直線傳播。
將三路光源打開一路置于水平的桌面上,我們發覺桌面上的光線呈水平直線,證明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此實驗中我們用線光源來模擬取代點光源,簡化了實驗設計,以便理解.
2、兩種反射: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1)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漫反射:平行光經界面界面反射后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但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理,注意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三、小孔成像
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蠟燭與死機之間,屏上都會產生倒蠟燭虛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前后聯通中間的小孔板,屏上像的大小也會驟然發生變化,這些現象說明了光沿直線傳播的性質。
推論與思索:
①小孔成像的實驗中,所成的像為倒立的虛像。
②光源離小孔越近或死機離小孔越遠,得到的像越大。
四、光的反射規律
1、光的反射定理定義
當光射到物體表面時,被物體表面反射回來,這些現象稱作光的反射。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一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上是可逆的。
(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同一平面內)
(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右側.(居一側)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角相等)。
(4)特殊情況:垂直入射時,入射角反射角都是零|
度,法線、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合為一線。
2、兩種反射: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1)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漫反射:平行光經界面界面反射后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但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理,注意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光的反射規律應用
一束光貼著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經平面鏡反射沿另一個方向射出,在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路徑,改變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幾次如何證明平面鏡成像大小相等,換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每次光的路徑,取下板,藥量角器檢測ON左側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如何證明平面鏡成像大小相等,將數據記錄出來。
板ENF使用兩塊板聯接上去的。把板NOF往前折或向后折,在板上能看見反射光嗎?
五、平面鏡成像
將紅色半透明板用支架固定在中間,兩邊各放一個F物像,調整上面的物像,使他在穿衣鏡中所成的像與前面的物像完全重合。之后檢測前后物像與鏡框的距離,驗證實驗推論。
推論與思索:1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實像,不能用光屏承接;2像和物的連線垂直于平面鏡;3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4像和物關于平面鏡對稱;5像的大小相等,而且左右相反;6為了更好的實驗結療效實驗應在暗光環境下進行。
六、光的折射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因而使光線在不同介質的交界處發生偏折。
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則步入到另一種介質中。因為光在兩種不同的物質中傳播速率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在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光的折射演示
三路平行光穿過空的半方形水盒后,一直成平行光。往半方形水盒中加鹽,會發覺光線凝聚,證明光在水發生了折射,因而改變了光路。
2、光在玻璃磚中的反射與折射
七、透鏡實驗探究
1、凸透鏡對平行光線的會聚作用
2、凹透鏡對平行光線的發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