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1-10題為單選題,11-12題為多選題,每題3分)
1.生活中時常對一些數學量進行估測。下述數據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A.托起八年級數學課本所用的力約為5N
B.學生的質量約為50kg
C.普通學生的容積約為0.005m3
D.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時間約為5s
2.打網球是廣大中學生喜愛的運動,下述與踢球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擊球時手對球施加了力,球對手沒有力的作用
B.只要手對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如圖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力的作用療效一定相同
C.拋出去的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沒有遭到任何力的作用
D.用手接住飛來的球,力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
3.如圖所示,小麗使勁F把一鐵塊壓在豎直墻壁上靜止,現有以下受力剖析,下列受力剖析正確的是()
4.內有少量啤酒的罐子可以斜置于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述四個圖中,能正確表示啤酒罐(含果汁)所受重力的示意圖是()
5.2021年12月7日,首屆WTT(世界兵乓球職業大聯盟)世界杯步入最后的世錦賽日,中國兵乓球員當天奪得雙冠成為最大贏家。如圖所示為樊振東擊球時的情境。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A.投球頓時,兵乓球拍同時也遭到了兵乓球的斥力
B.投球時,兵乓球遭到球拍的作用,改變了兵乓球的運動狀態
C.離開球拍后兵乓球能在空中繼續運動,是由于兵乓球遭到慣性
D.改變投球時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就會形成不同的擊球療效
6.快速行駛的車輛倘若發生劇烈碰撞,車身很快停止運動,安全氣簾被彈出并頓時飽含二氧化碳,如圖所示。安全氣簾的作用之一是減少()
A.司機的慣性
B.司機遭到的壓力
C.司機遭到的浮力
D.司機的受力面積
7.將托盤秤放置在水平桌面,番茄放置于托盤中,如圖所示,當表針處于靜止時的示數等于秋葵重量。下述剖析正確的是()
A.水平桌面遭到獼猴桃的壓力和托盤秤的壓力
B.托盤秤遭到獼猴桃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C.獼猴桃遭到重力和水平桌面的支持力
D.托盤秤顯示的示數等于獼猴桃對秤的壓力大小
8.如圖所示,小剛朋友用水平推力推靜止在平直道路上的車輛,沒有加快。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由于車輛靜止,喪失了慣性,所以車輛未被推進
B.由于推力大于車輛所受的阻力,所以車輛未被推進
C.即使車輛未被推進如圖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但推力一定等于車輛的重力
D.即使車輛未被推進,但推力等于車輛所受的阻力
9.如圖所示,氣墊船在海面上行駛的過程中,減少磨擦采用的方式是()
A.降低壓力
B.減少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C.用滾動取代滑動
D.使接觸面分離
10.新冠疫情期間,上班時,某企業要求職工借助戳孔器把口罩打孔破壞后再遺棄,確保廢棄口罩不會被重復使用,如圖所示。右手共同作用對口罩施加豎直向上、等大的力。口罩遭到鐵釘的浮力最大的是()
11.(多選)如圖所示,一個石塊置于一塊薄木板上,下述關于石塊和木板受力情況表述正確的是()
A.木板遭到向上的彈力是由于石塊發生了彈性形變
B.木板遭到向上的彈力是由于木板發生了彈性形變
C.石塊遭到向下的彈力是由于木板發生了彈性形變
D.石塊遭到向下的彈力是由于石塊發生了彈性形變
12.(多選)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都與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相關,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用針頭把藥液掉入人體內,借助了大氣浮力
B.高壓鍋容易將食物蒸熟,借助了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下降
C.客機才能騰空而起,借助了襟翼上下表面空氣的流速不同,浮力不同
D.跳高賽事時,運動員須要助跑,是為了減小慣性
二、填空題(每空2分)
13.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降低病毒感染,生活中我們要勤洗手。如圖所示,這是洗手池下方的排水管的“反水彎”,它借助了原理。洗手后,使勁甩手,手上的水就掉了,這是由于水具有。
14.2021年6月17日18時48分,三名航天員步入我國自己的空間站。想要在太空艙內“走動”,可以推一下艙壁,航天員能夠向相反方向運動,這是借助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的。已知地球對它表面附近的物體也有引力,這個力大概是月球對地面附近同一物體引力的六分之一,在月球上能抬起1200N重物體的運動員,在地球上能抬起kg的物體。(g=10Nkg)
15.將汽球從山腳帶到山頂后會發覺汽球變大,其緣由是的氣壓大(選填“山頂”或“山腳”);用吸管吸啤酒是借助,攔河堤壩做的“上窄下寬”是由于液體浮力隨深度的減小而。
16.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物體A,繩AB段水平。當盤和盤內物體總重20N時,A往右勻速運動,A遭到的磨擦力是N,此時在盤中加3N的物體,A在繼續運動中遭到的磨擦力是N;接出來,若要使A向左勻速運動,須要水平對A施加一個N的力。
17.如圖所示,甲、乙是置于水平地面上的兩個質量均勻的長方體,它們對水平地面的浮力之比P甲:P乙=4:3,甲的高度是20cm,乙的高度是30cm,它們的底面積之比為S甲:S乙=3:2,若將甲、乙分別沿水平方向剝去部份相同的容積后,則兩長方體對地面的壓力變化量之比△F甲:△F乙=。若將甲、乙分別沿豎直方向剝去各自總體積的相環比例,再把削去部份疊置于對方剩余部份的上表面后,它們對水平地面的浮力之比p'甲:p'乙=1:2,則削去部份的容積與未削去之前的總體積之比為。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
18.某次探究實驗中,小明依次將浴巾、棉布分別鋪在水平木板上,讓貨車分別從斜面上滑下,再觀察和比較貨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實驗情境如圖所示。
(1)實驗中每次讓貨車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貨車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的速率大小(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2)剖析貨車運動情況可知:貨車遭到的阻力越小,速率增大得越(選填“快”或“慢”):由此推理:假如水平面光滑,貨車運動時不遇阻力作用,它將在水平面上,說明物體的運動(選填“需要”或“不須要”)力來維持。
(3)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理。該定理(選填“能”或“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
19.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活動中,學習小組設計了圖甲和圖乙兩種實驗方案。
(1)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狀態時,它遭到的力是互相平衡的。
(2)從實驗療效的角度剖析,你覺得方案更好,理由是。
(3)乙實驗中向兩端的小盤里加砝碼,當兩盤砝碼質量時,小卡片靜止。
(4)把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之后松手,觀察到小卡片轉動,最后恢復到靜止狀態,說明兩個力必須作用在能夠平衡。
(5)為了證明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上能夠平衡,下一步要進行的操作是。
20.探究“壓力作用療效”的實驗如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實驗中,依據來比較壓力的作用療效。
(2)通過甲、乙實驗才能得到的推論是: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選填“越大”或“越小”)壓力作用療效越顯著。
(3)將該小桌和砝碼置于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較圖丙中海棉遭到的浮力P丙和圖丁中木板遭到的浮力P丁的大小關系為P丙P丁(選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