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中高中“網查教學”優秀教學案例評選
研究案例設計
高中數學“融化融化”
案例背景
1. 中學生: □第二科目:化學
2. 課時:1
知識和技能目標
1. 了解物質的固態和液態是可以轉化的。
2.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義,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3.理解熔解曲線和熔解曲線的數學意義。
4.了解氣態、液態、固態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流程和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晶體、非晶的熔化、凝固過程,培養觀察能力。
2.通過探索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感知狀態變化的條件。 培養中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3、通過探究活動培養中學生認知和運用圖像的能力。
情緒心態和價值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激發中學生對自然現象的關注,形成樂于探索自然現象的情感。
2、通過實驗培養中學生善于實踐、敢于攻克困難的良好意志和品質。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凝固過程,培養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學難點:指導中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實驗,總結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并用圖像表達出來。教材分析
本部分教材為《中學數學》第一冊第四章第三節的內容。 安排在“溫濕度計”之后學習。 它從生活實際出發,引入新課,學完知識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熔化與熔化”部分是學習自然知識的延續,也是高中力學、中學熱力學知識的基礎。 無論是否從拓展數學知識的角度來看,本章和本節的教材都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功能,本部分教材采用的“實驗——分析——比較——總結”的方法將對中學生今后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演示法、分析法、討論法教學過程
情境導出和新課引入
老師:我們在高中時學過物質存在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 而且物質的狀態不是靜態的。
動畫顯示:鐵礦石在轉爐中熔化成鐵水,從轉爐中倒出的鐵水熔化成鐵板; 低濕實驗室在高溫下產生液氧、氮和固氧、氮; 不同季節和氣候下水的狀態會發生變化。 引起狀態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2.自主學習和初步感知
1.自學教材P53《物質狀態的變化》,知道氣態、液態和固態是物質的三種狀態,并了解物質的固態和液態是可以轉化的。
2、自學教材P53《熔化與熔化》,了解熔化與凝固的含義。
3.自學教材P55《熔點與熔點》,了解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熔化和凝固優秀教案,以及熔點與熔點的含義。
4、自學教材P56《熔化放熱,熔化吸熱》,知道吸熱吸收和吸熱狀態變化的特點:熔化放熱,熔化吸收熱。
3.交流展示、征集評價
1、物質存在三種狀態,即液態和液態。
2. 物質形成的過程稱為熔化。
物質形成的過程稱為熔化。
3、固體分為晶態和非晶態兩大類
=1GB3①晶體:雖然有些固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放出熱量,并保持水溫,但這種固體具有一定的程度,稱為晶體。 如: 、 、 都是晶體。
=2GB3②非晶態:某些固體在熔化過程中,只要不斷放出熱量,溫度就會不斷升高,熔化溫度就固定下來。 這種固體稱為無定形。 如:、、、均為非晶態。
4、熔點:晶體有一定的熔化溫度,晶體形成的溫度稱為熔點。 無定形(可選“是”或“否”)熔點。
5、凝固點:晶體中還存在一定的溫度,稱為熔點。 無定形(可選“是”或“否”)熔點。
6、同一種物質的熔點與其熔點的關系。
7、水晶熔化時很熱,但溫度低; 非晶體熔化時很熱,但溫度較低。
8、水晶熔化時很熱,但溫度低; 非晶體熔化時很熱,但溫度很高。
4.疑海探秘,老師導航
學習活動一: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1.提出問題:這樣的固體在什么情況下會熔化成液體? 液體在什么條件下會熔化成固體? 需要什么條件? 是放熱還是吸熱?請遵循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
想一想,然后大膽說出你的猜測以及猜測的依據。
將中學生的猜想一一列舉在黑板上。
2.根據推測,設計實驗流程
海波和凡士林這兩種固體物質均以粉末形式提供。 我們想要將它們熔化并研究其過程,根據我們昨天的猜測,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實驗裝置?
由于這是第一次涉及設計實驗,教師需要在中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幫助中學生提供實驗設備和實驗裝置。
實驗儀器有:鐵架、試管、大燒瓶、酒精燈、海波、蜂蠟、水、水銀溫度計、石棉網、火柴。
實驗目的:我們來探討一下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 并用它們來服務日常生活和生產。
實驗裝置為課本(P54圖3、2-1)。 觀察實驗裝置圖,并要求中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GB2⑴做海浪融化實驗時,為什么不直接用酒精燈加熱試管熔化和凝固優秀教案,而是將試管放入裝有水的燒瓶中,然后用酒精燈加熱量筒?
燒瓶中的正確水量是多少?
=2GB2 (2)溫度計氣泡合適的位置在哪里? 為什么? 如何才能將溫度計氣泡倒入正確的位置呢?
=3GB2⑶應該記錄哪些數據? 如何記錄數據?
=4GB2⑷實驗的操作步驟是怎樣的?
=5GB2⑸ 實驗過程中如何保證安全操作?
經過以上問題的討論,中學生對所使用的設備有了一定的了解。
3. 進行實驗并收集數據
(1)按照書本組裝實驗設備(圖3、2-1)。 (注:順序是從下到上,從左到右,位置要適中。酒精燈加熱時,要用外焰加熱。酒精燈在使用時,絕對禁止用該酒精燈點燃另一酒精燈,必須用燈頭將其熄滅)
實驗開始前,班主任應講解實驗的做法和注意事項。 除了向中學生解釋實驗目的、如何分組、如何分工、觀察什么、記錄什么、如何畫圖等外,還必須十分注意向中學生解釋他們應注意安全,如果酒精灑在桌子上被燙傷,如何自救。 . 班主任要準備幾塊手帕備用。
(2)用酒精燈輕輕加熱量筒,觀察雙曲線和松節油的變化。
當被測物質的溫度達到℃時,開始記錄。每隔一段時間記錄一次溫度; 海浪或漆完全融化后記錄4-5次
為了研究實驗過程,需要記錄相關數據和實驗現象。 實驗記錄表格應該如何設計? 最后,全班同學改進了朋友組合,設計了表格如下:
堅硬的
加熱時間/分鐘
4.5
凡士林
室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