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張金波 鄂爾多斯市外國語粵語實驗中學
章節名稱
第五章第三節,凸透鏡成像定律
班級
第 1 課
頭
標記
確切地
站立
根據
根據
課程摘錄
2.3.5 了解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 探索和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 了解凸透鏡成像定律的應用。
例7 了解凸透鏡成像定律在放大鏡和照相機中的應用。
例8 了解人眼成像原理,了解斜視、近視的誘因及矯正方法。 保護視力的意識。
活動建議:制作一個帶有凸透鏡的簡易望遠鏡,用它來觀察遠處的景色。
課程分解
1、通過實驗改變物距,觀察圖像的大小、倒立、虛實,記錄圖像的性質、像距,分析數據并總結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2、根據圖像的性質和成像規律,解決鏡頭(放大鏡、照相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材分析
八年級第二冊第五章第一節“透鏡”,了解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 第二部分“生活中的鏡頭”,了解放大鏡、相機和投影儀的成像規則。
本節第三節“凸透鏡成像定律”,探索和理解凸透鏡成像定律。 了解凸透鏡成像定律的應用。 為下節理解人眼成像原理、近視及近視動機及矯正方法奠定基礎,樹立視力保護意識。
學業狀況分析
中學生通過第一節對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和凹透鏡對光線的發散有了一定的認識,了解了三種特殊的光線。 在第2節中,他們了解到放大鏡形成正立放大的實像,相機形成倒置和縮小的虛像,投影儀形成倒立的圖像。 放大虛像的成像特性。
本課主要探討圖像大小、倒置、虛擬現實、物距之間的關系。 實驗探索過程中,需要將蠟燭移動到2f以外、2f處、f與2f之間、f處,觀察光幕上圖像的性質,也記錄了實驗進展非常順利。重要的。 如果有些小組動手能力較弱,可以根據視頻進行補充。 難點在于分析實驗數據并得出推論。
學習
目標
1.通過閱讀教材了解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2.通過講解實驗步驟,了解實驗探索的過程以及需要記錄的數據。
3.通過分析實驗數據,總結圖像的倒置、虛實、大小與物距之間的關系。
評價
任務
1、能夠根據光具座上的設備熟練地讀出物距和像距,并根據書寫的表達式確定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2、完成實驗查詢流程并顯示實驗數據。
3、匯報小組討論結果,聽取其他小組的推論。
4、了解成像規律,根據物距確定成像的性質和應用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板書設計,根據像的性質確定物體應放置的范圍。
學習過程
學習
關聯
學習任務、學生活動設計
評價要點
出口
新課
鞏固舊知識:生活中凸透鏡能形成什么樣的圖像?
PPT展示圖片:投影儀、相機、放大鏡
凸透鏡所成像的大小、倒立、虛實與物位有何關系?
鞏固上節課的要點:
投影儀形成倒置放大的虛像; 相機形成上下顛倒縮小的虛像; 放大鏡形成直立放大的實像。
鏈接一
1.了解實驗設備:光具座、蠟燭、凸透鏡、光幕
1. 獨立學習(2分鐘)閱讀課本第97-98頁并完成以下任務
任務1:找出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任務2:熟悉實驗步驟并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它們。
任務3:了解需要記錄哪些實驗數據。
1、單點中學生回答問題,任務1、2、3;
2.讀取圖中光具座的物距和像距
鏈接二
中學生實驗探究(10分鐘)
1、將蠟燭、凸透鏡、光幕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凸透鏡在中心),使蠟燭火焰、凸透鏡的光學中心、光幕的中心大致在相??同的高度(目的是使圖像位于光幕的中心)。
2、將蠟燭放置在遠離凸透鏡的位置(2f以上),在2f、f和2f之間,在f處連接光幕,直至出現明亮清晰的圖像,觀察成像特性,記錄實驗數據。
3. 繼續將蠟燭移近鏡頭,在f以內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板書設計,光幕上能看到圖像嗎? 取下光幕,從光幕兩側看鏡頭,能聽到圖像嗎? 在哪里?
觀看演示視頻補充實驗數據,總結表格內容
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并拍攝兩組照片進行展示。
鏈接三
合作學習(5分鐘)
小組合作,分析實驗數據,完成教材《分析與論證》和《思考與討論》98頁。 每組完成 1 個問題。
1、圖像的虛實: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形成虛像? 在什么條件下才成為實像?
2、像的大小: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形成縮小的虛像? 在什么條件下變成放大的虛像? 真實圖像有縮小嗎?
3、正立像和倒立像: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形成正立像? 什么條件下會變成倒像?
4、凸透鏡形成放大像時,物距與像距哪個較大? 當它變成縮小圖像時怎么辦? 凸透鏡所成的像有正立的虛像嗎? 是否有真實的顛倒圖像?
各組派一名代表做總結發言
1倍焦距
2倍焦距
實像在同側,虛像在反側
近圖和遠圖變大(真實)
遠像和近像變小(真實)
物體的遠像變大(虛像)
課程總結
家庭作業
班級檢查
1、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1)當物體放置在距離鏡頭25cm處時,光屏上得到的是;
(2)凸透鏡固定在40cm刻度線處,當蠟燭放在32cm刻度線處時,就會在光幕上;
(3) 為得到倒立縮小的虛像,物體到鏡頭的距離為 。
2. 蠟燭的火焰在哪里?
(1)光幕上的圖像是最大的?
(2) 光幕上的圖像最小?
(3) 成像時間屏幕距離鏡頭最遠嗎?
(4) 光屏上沒有圖像?
擴張
1、實驗過程中,蠟燭燃燒得越多,時間就越短。 光幕上的影像會逐漸連接到哪里? 還想讓圖像位于光幕中央,如何操作?
2.當同事將蠟燭放在距離凸透鏡15cm處時,光屏上得到縮小的圖像。 當蠟燭距離鏡頭9cm時,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圖像。 凸透鏡的焦距可以是( )
A、10cmB、8cmC、6cmD、4cm
3、物體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圖像。 如果同事不小心將一滴墨水滴到鏡頭上,光屏上的圖像將是( )
A.缺少零件
B、變小
C.它仍然是一個完整的圖像,它會變暗
D、變大
4. 為什么光屏上無論如何都找不到圖像?
版式設計
第五章第三節,凸透鏡成像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