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教育資源網(wǎng)免費人教版八年級第2卷數(shù)學:1.4《測量平均速度》優(yōu)秀教案初中數(shù)學教案網(wǎng)1.4檢測平均速度1. 可以使用秤和秒表來測量移動物體的平均速度。 2. 利用位移傳感測量物體的瞬時速度,了解超聲波測距。 使用秤和秒表測量移動物體的平均速度。 閱讀課本第23頁,回答下列問題: 1. 卡車沿斜坡滑下的運動是什么樣的? 2. 在數(shù)學中,哪些是用來描述運動物體的速度的? 3. 如何估計t時間內(nèi)變速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 群友討論以下問題:(1)使用秤時應注意什么? (2)使用秒表前應注意什么? (3)群內(nèi)好友如何分工合作,讓時間檢測更加準確? 一群朋友完成了如下實驗:有一個長1.6米的斜面。 用秒表測量卡車從斜面頂部滑行到底端所需的時間t1; 卡車從坡頂滑到坡中點的時間t2; 根據(jù)測量的時間,將貨車通過整個坡道的平均速度v1、前半坡的平均速度v2、后半坡的平均速度v3填入下表。 距離(米)運動時間(秒)平均速度(米/秒)s1=1。 6t1=v1=s2=0。 8t2=v2=s3=s1-s2=t3=t1-t2=v3=1。 使用時觀察標尺的分度值、量程和零位標記,并正確放置、讀取和記錄。
2、觀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位標記。 秒表的最小刻度為0。一秒,讀數(shù)精確到比特。 3、將卡車放在坡頂精品課測量平均速度,將金屬片放在坡底,開始數(shù):“5、4、3、2、1、0”; 讀到“0”時松開卡車,中學生啟動秒表計時。 當聽到卡車撞擊金屬板的聲音時,中學生們立即按下了秒表。 這些運作方式讓中學生的分工更加精準。 4、同一物體以變速運動,在各段距離內(nèi)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 平均速度描述了物體在距離 s 或時間段 t 內(nèi)以變速運動的平均速度。 嚴格來說,離開一定距離或一定時間時,平均速度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在計算物體通過一定距離的平均速度時,必須將物體行進的距離乘以通過這段距離所花費的時間。 如圖所示,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1)斜面的作用是使卡車獲得運動的動力; (2)金屬片的作用是使卡車停在同一位置; (3)下表是重復三次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精品課測量平均速度,請根據(jù)此數(shù)據(jù)填寫表格。 距離移動時間1s1==2的平均速度。 6sv1=28。 85cm/s2s2==2。 5sv2=30。 00cm/s3s3==2。 4sv3=31。 25cm/s 利用位移傳感器測量物體的實時速度 從閱讀教材第24頁起,完成下列填空題: 1.
位移傳感器可以通過超聲波的方式測量不同時刻卡車與其之間的距離,以便計算機估算出移動卡車在不同位置的速度; 2、計算機屏幕上顯示的圖像縱軸代表時間,橫軸代表速度。 3、超聲波發(fā)射器向一定方向發(fā)射超聲波,發(fā)射的同時開始計時。 當超聲波遇到障礙物時,就會被反射。 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后停止計時,根據(jù)計時器記錄的時間,儀器手動計算發(fā)射點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 4、如果障礙物是移動物體,超聲波探測器可以根據(jù)計算出的障礙物距離以及兩次手動超聲波發(fā)射的時間,計算出該物體的通訊速度。 利用位移傳感器和計算機進行了以下實驗:(1)檢測卡車在斜坡上行駛的速度; (2)檢測實驗者行走的速度。 位移傳感和超聲波測距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檢測運動物體的速度時,都是通過估計運動物體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距離來計算的。 如圖a所示,是利用超聲波測速儀檢測高速公路車速的示意圖,測速儀發(fā)出和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 根據(jù)發(fā)送和接收信號的時間差,測量被測物體的速度。 圖b中,P1和P2是車速表發(fā)出的超聲波信號,n1和n2分別是P1和P2從車輛反射回來的信號。 儀器勻速掃描,P1和P2之間的時間間隔Δt=1.0s,超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v=340m/s。 P2的兩個信號之間行駛的距離為17m,車輛的速度為17.9m/s。 至此,請使用教案及實訓部分。天津教育資源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