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一種機械式推動臂裝置的制造方式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應用到車身打號設備的推動臂及相關同類產品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機械式推動臂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車輛總裝生產線廣泛使用推動臂作為零部件搬運裝配的輔助工具,目的為實現減少操作者的搬運勞動硬度及零部件裝配的可操控性,達到提升生產節拍和生產效率的目的。
[0003]該機械式推動臂裝置,如圖3所示機械助力臂設計,由推動臂1、導向桿8、直線軸承5及彈簧平衡器2等部件構成。推動臂I能實現該裝置的穩定安裝;導向桿8才能保證推動臂裝置上安裝的車身打號裝置呈直線狀態沿推動臂I上下運動及以導向桿8為中心左右旋轉運動;直線軸承5安裝在推動臂I和導向桿8之間,才能保證導向桿8在推動臂I內沿直線方向下下順利運行;彈簧平衡器2為該裝置的受力平衡裝置,起到緩解重物(車身打號裝置或被搬運物品)提高拉力的作用,優化改善直線軸承時常受損的情況。
[0004]該機械式推動臂裝置的核心部份是彈簧平衡器2和直線軸承5部份。彈簧平衡器2受力的大小是依據推動臂I下方懸掛的物體重量,以及保證操作者的操作力大于3kg的條件進行選型;直線軸承5才能保證導向桿8在推動臂I內沿直線及左右旋轉方向運行,而且使導向桿8運行阻力最小。
[0005]該種機械式推動臂裝置,因直線軸承5設計結構和彈簧平衡器2的拉力偏心造成導向桿8發生傾斜現象;因為導向桿8傾斜,因而導致直線軸承5上下受力不均勻,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受損,機械式推動臂裝置容易發生故障;重物運行時所須要使用的舉起及落下的拉力減小,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硬度,增加了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安全可靠,能提升生產效率,減少勞動硬度的機械式推動臂裝置。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8]該機械式推動臂裝置,包括推動臂及導向桿,所述導向桿一端伸進推動臂上端內,所述導向桿該端上套有和所述推動臂聯接的直線軸承;所述導向桿的另一端上設有聯接臂;所述聯接臂和推動臂之間設有彈簧平衡器;用于聯接車身打號機頭或被搬運物品的加長臂和所述聯接臂聯接;所述直線軸承厚度降低一倍;所述加長臂坐落所述彈簧平衡器正下方。
[0009]所述推動臂上設和所述彈簧平衡器一端聯接的推動臂吊耳,所述聯接臂上設和所述彈簧平衡器另一端聯接的聯接臂吊耳;所述加長臂和所述聯接臂的聯接臂吊耳所在端相聯接。
[0010]所述推動臂為方管結構,所述推動臂上端端部設有聯接法蘭和所述直線軸承的端部法蘭相聯接。
[0011]所述導向桿上緊靠直線軸承的上下兩端上分別安裝橡膠緩沖塊。
[0012]所述推動臂下端與懸掛貨車相聯接。
[0013]所述導向桿外部設有防塵罩,所述防塵罩一端套裝在推動臂上端聯接法蘭上,所述防塵罩另一端套裝在所述導向桿的端部上。
[0014]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該機械式推動臂裝置,通過安裝加長型直線軸承,保證導向桿上下運行便捷靈活,可降低上下運動過程中磨擦阻力,增加機械式推動臂裝置的故障率以及存在的安全隱患;通過將懸掛的重物移位到彈簧平衡器下方懸掛,降低了直線軸承在水平方向的受力,確保設備運行平穩,使該裝置的操作愈發簡單便捷、安全可靠,提升了生產效率,減少設備故障率;同時增加了工人勞動硬度。
【附圖說明】
[0015]下邊對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各幅附圖抒發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略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機械式推動臂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機械式推動臂裝置的直線軸承部份安裝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現有技術中機械式推動臂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9]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
[0020]1、助力臂,2、彈簧平衡器,3、限位塊,4、橡膠緩沖塊,5、直線軸承機械助力臂設計,6、調整塊,7、防塵罩,8、導向桿,9、連接臂,10、加長臂,11、被搬運物品。
【具體施行方法】
[0021]下邊對照附圖,通過對最優施行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施行方法】作進一步詳盡的說明。
[0022]如圖1及圖2所示,該機械式推動臂裝置,包括推動臂I及導向桿8,導向桿8—端伸進推動臂I上端內,導向桿8該端上套有和推動臂I聯接的直線軸承5;即直線軸承5和推動臂I聯接,導向桿8穿過直線軸承5步入推動臂I內部,推動臂I內設有和導向桿8配合的限位塊3;導向桿8的另一端上設有聯接臂9;聯接臂9和推動臂I之間設有彈簧平衡器2;用于聯接車身打號機頭或被搬運物品11的加長臂10和聯接臂9聯接;直線軸承5寬度降低一倍;加長臂10坐落彈簧平衡器2正下方。
[0023]直線軸承5的設計由原先寬度降低一倍,如由原先的橫向75mm長降低到150mm長,降低導向桿8的導向寬度,同時減少導向桿8對直線軸承5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分力;確保導向桿8輕松上下自由滑動,降低直線軸承5的使用壽命。
[0024]將原設計在導向桿8下方懸掛重物一一車身打號裝置或則被搬運物品11的方案,修改為在彈簧平衡器2的正下方懸掛重物一一車身打號裝置或則被搬運物品11;通過重物的斥力,將彈簧平衡器2對導向桿8在水平方向的斥力進行部份平衡,再度減弱導向桿8對直線軸承5在水平方向的斥力;確保導向桿8輕松上下,減少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分力自由滑動。
[0025]該機械式推動臂裝置,通過安裝加長型直線軸承5,保證導向桿8上下運行便捷靈活,可降低上下運動過程中磨擦阻力,減少機械式推動臂的故障率以及存在的安全隱患;通過將懸掛的重物移位到彈簧平衡器2下方懸掛,減少了直線軸承5在水平方向的受力,確保設備運行平穩,使該裝置的操作愈發簡單便捷、安全可靠,提升了生產效率,減少設備故障率;同時增加了工人勞動硬度。
[0026]進一步地,推動臂I上設和彈簧平衡器2—端聯接的推動臂吊耳,聯接臂9上設和彈簧平衡器2另一端聯接的聯接臂吊耳;加長臂10和聯接臂9的聯接臂吊耳所在端相聯接。彈簧平衡器2的安裝便捷,彈簧平衡器2的安裝位置不變,加長臂10和聯接臂9的聯接位置改到聯接臂吊耳所在端上,致使加長臂10上的重物坐落彈簧平衡器2的正下方。
[0027]推動臂I為方管結構,推動臂I上端端部設有聯接法蘭和直線軸承5的端部法蘭相聯接;推動臂I和直線軸承5拆裝便捷。推動臂I上端聯接法蘭和直線軸承5的端部法蘭之間設有調整塊6,調整塊6用于實現推動臂I和直線軸承5的安裝位置調節。推動臂I兩端上均釬焊有聯接法蘭,助力臂I上端聯接法蘭和直線軸承5相聯接。
[0028]導向桿8上緊靠直線軸承5的上下兩端上分別安裝橡膠緩沖塊4。橡膠緩沖塊4對直線軸承5進行保護,保證操作者對推動臂I在上下方向進行快速操作時,也不會將直線軸承5撞倒;優化改善直線軸承5時常受損的情況,進一步地提升直線軸承5的使用壽命。
[0029]推動臂I下端與懸掛貨車相聯接;該機械式推動臂裝置投入工作。
[0030]導向桿8外部設有防塵罩7,防塵罩7—端套裝在推動臂I上端聯接法蘭上,防塵罩7另一端套裝在導向桿8的端部上。防塵罩7能避免塵土步入導向桿8,保證導向桿8的正常工作。
[0031]該機械式推動臂裝置的裝配過程如下:首先將導向桿8、直線軸承5、橡膠緩沖塊4和限位塊3進行組裝;
[0032]其次將組裝后的導向桿8與推動臂I組裝,將直線軸承5的端部法蘭與推動臂I上端聯接法蘭通過螺絲聯接;
[0033]再在導向桿8的另一端聯接推動臂I的聯接臂9,聯接臂9的聯接臂吊耳所在端安裝加長臂10,加長臂10下懸掛重物一一車身打號裝置或則被搬運物品11;
[0034]最后將彈簧平衡器2安裝在推動臂吊耳和聯接臂吊耳上;
[0035]在所有部件安裝完成后,將組裝后的推動臂I與懸掛貨車聯接,并將彈簧平衡器2的拉力調節后與懸掛的重物平衡后,對彈簧平衡器2的拉力進行調節,調節后使操作者的操作力大于3kg,投入生產使用。
[0036]雖說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法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式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類非實質性的改進,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機械式推動臂裝置,包括推動臂及導向桿,所述導向桿一端伸進推動臂上端內,所述導向桿該端上套有和所述推動臂聯接的直線軸承;所述導向桿的另一端上設有聯接臂;所述聯接臂和推動臂之間設有彈簧平衡器;用于聯接車身打號機頭或被搬運物品的加長臂和所述聯接臂聯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線軸承寬度降低一倍;所述加長臂坐落所述彈簧平衡器正下方。
2.如權力要求1所述的機械式推動臂裝置,其特點在于:所述推動臂上設和所述彈簧平衡器一端聯接的推動臂吊耳,所述聯接臂上設和所述彈簧平衡器另一端聯接的聯接臂吊耳;所述加長臂和所述聯接臂的聯接臂吊耳所在端相聯接。
3.如權力要求1或2所述的機械式推動臂裝置,其特點在于:所述推動臂為方管結構,所述推動臂上端端部設有聯接法蘭和所述直線軸承的端部法蘭相聯接。
4.如權力要求3所述的機械式推動臂裝置,其特點在于:所述導向桿上緊靠直線軸承的上下兩端上分別安裝橡膠緩沖塊。
5.如權力要求4所述的機械式推動臂裝置,其特點在于:所述推動臂下端與懸掛貨車相聯接。
6.如權力要求3所述的機械式推動臂裝置,其特點在于:所述導向桿外部設有防塵罩,所述防塵罩一端套裝在推動臂上端聯接法蘭上,所述防塵罩另一端套裝在所述導向桿的端部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械式推動臂裝置,包括推動臂及導向桿,所述導向桿一端伸進推動臂上端內,所述導向桿該端上套有和所述推動臂聯接的直線軸承;所述導向桿的另一端上設有聯接臂;所述聯接臂和推動臂之間設有彈簧平衡器;用于聯接車身打號機頭或被搬運物品的加長臂和所述聯接臂聯接;所述直線軸承寬度降低一倍;所述加長臂坐落所述彈簧平衡器正下方;該機械式推動臂裝置,安全可靠,增強了生產效率,增加了設備故障率;同時增加了工人勞動硬度。
【IPC分類】-04
【公開號】
【申請號】CN2
【發明人】汪江,陳海波,劉道東
【申請人】奇瑞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