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1、物理學中規定: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機械做功的公式,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機械功(簡稱“做功”)
2、做功的兩個必要的誘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3、功的估算方式:
定義: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公式:功=力×距離,即W=F·s
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功W的單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數學意義:1N的力,使物體力的方向上通過1m的距離所做的功為1J。
即:1J=1N×1m=1N·m
注意:在運算過程中,力F的單位:牛(N);距離s的單位:米(m);
4、機械功原理
⑴使用機械只能省力或省距離,但不能省功。
⑵機械功原理是機械的重要定理,是能量守恒在機械中的彰顯。
5、⑴功率概念:數學學中機械做功的公式,把單位時間里做的功稱作功率。
⑵功率的數學意義: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數學量。
⑶功率估算公式:功率=功/時間符號表達式:P=W/t
⑷功率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焦耳,時間的單位是秒,功率的單位是焦耳/秒,它有一個專門名稱叫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這個單位是為了記念日本化學學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子命名的。1W=1J/s
6、⑴機械效率的定義:有用功與總功的比。
⑵公式:
⑶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體的重力所做的功。
⑷額外功(W額外):克服機械自身的重力和磨擦力所做的功。
⑸總功(W總):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
⑹總功等于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即W總=W有用+W額外。
7、“能量”的概念:物體具有做功的本領,就說物體具有能。
總結:在數學學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聯系,能量反映了物體做功的本領。一個物體能做的功越多,這個物體的能量就越大。
⑴動能:物體因為運動而具有的能。
⑵重力勢能:物體因為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⑶彈性勢能:物體因為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
質量相同時,速率越大的物體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動能越大;
速率相同時,質量越大的物體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動能大。
物體被舉得越高,質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物體具有的動能和勢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