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實驗2 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的關系 班級名稱 時間 1. 實驗目的 1. 研究彈簧力與彈簧伸長的關系。 2.學會用圖像方法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探索化學規(guī)律。 二、實驗原理 1、如圖1所示,當掛鉤掛在上端時,彈簧會伸長,彈簧平衡時形成的彈力等于掛鉤的重力。 2、用標尺測量彈簧在不同鉤拉力下的伸長量x,構(gòu)建直角坐標系,用縱坐標表示彈力F,用橫坐標表示彈簧的伸長量x,并描述實驗在坐標系中將各組(x,F(xiàn))對應的測量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根據(jù)實驗得到的圖形可以一窺彈力與伸長率的關系。 三、實驗設備、、、、、、 四、實驗步驟 1、將彈簧一端掛在鐵架上,讓它自然下垂彈簧彈力與彈簧伸長量實驗,用秤測量____,即原來的長度。 2、如圖所示,在彈簧上端掛一個質(zhì)量為m1的掛鉤,測量此時彈簧的寬度l1,記錄m1和l1,填入自己設計的表格中。 3、改變鉤碼的質(zhì)量,測量對應的彈簧寬度,記錄m2、m3、m4、m5和對應的彈簧寬度l2、l3、l4、l5,并得到每個彈簧的伸長率x1、x2、x3, x4,x5。
鉤數(shù) 寬度伸長率 x 鉤質(zhì)量 m 彈性 F0—————— 12345?????? 五、數(shù)據(jù)處理 1、以彈力F(大小等于鉤碼的重力)為縱坐標彈簧彈力與彈簧伸長量實驗,彈簧的伸長量x為橫坐標,用描跡的方法畫圖。 連接各點即可得到彈力 F 隨彈簧伸長 x 變化的圖表。 2. 寫出以彈簧伸長量為自變量的圖形表示的函數(shù)。 首先嘗試一次函數(shù),如果不起作用,請考慮二次函數(shù)。 3. 得到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定量關系,并解釋函數(shù)表達式中常數(shù)的化學意義。 六、誤差分析 七、注意事項 1、增加或減少鉤碼寬度時,必須保證彈簧與鉤碼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得上下振動,否則,彈簧力可能不等于鉤碼的重力。 2、彈簧上端降鉤時,注意不要超過彈簧的極限。 3、檢測相關寬度時,應區(qū)分彈簧原始長度l0、實際總長度l和伸長率x之間的差異,并明確兩者之間的關系。 4、構(gòu)造平面直角坐標系時,兩軸單位寬度所表示的值要適當,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5、畫線的原則是盡量讓每個點都落在所畫的線上,少數(shù)點分布在線外。 畫的線不應該是折線,而應該是平滑的曲線。 6、記錄數(shù)據(jù)時,注意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對應關系及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