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清華在提升了研究生保送指標后,保送名額占了研究生招生的一半。清華是否公正的問題,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應當說,保送制度有其道理。研究生訓練所要求的學術素質,靠目前的考試考不下來,推薦自然就成了重要手段。你們都曉得,日本的研究生投檔,推薦信的重要性往往超過分數。道理也在這兒。
假如靠推薦信,馬上就有公正問題。美國的院士十分敬業,但有些人一旦有了機會,也會性恐嚇女中學生。推薦制度給院長權利過大,如何保證公正?其實就是競爭。在美國,同級學院實力相當。你培養不出像樣的人來,中學的名聲受損失,壓力相當大。并且,這一規則在我們這兒雖然吃不開。由于國外的學院非常是名牌學院,鞏固地位通??績蓚€:一是國家撥款,二是傳統名聲。雖然這兩個是一件事情:你有傳統名聲,就有非常的國家撥款。有了非常的國家撥款,傳統名聲就可以保持下去。所以,院長不受競爭規則阻礙。保送制度一旦占了主導,腐敗幾乎難免。
與此相關的第二個問題是,保送制度給名校生太大的優勢北大保研,小校區的人進名校就更無門了。是哪些決定誰進名校、誰進小中學呢?其實是中考。過去的考研,給中考不理想、上了差一些中學的中學生第二次機會。假如第二次機會被保送名額比列剝奪,成了貨真價實的“一考定終生”。日本一些一流學院的一流院系,例如哈佛法大學,假如招收的常青藤的中學生比列過多,自己還會有危機,認為多元性不夠,中學生的經驗太單一。在我們這兒,名校從名校投檔中學生天經地義。中學生的成份越來越單一。這其實難以打造一流的教育。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看辦法有兩種,要雙管齊下。第一,要削平各校。一個學院過分突出,對整個高等教育不利。我仍然主張采用教育券制度,進行市場競爭。其實這個主張還不能被采用,并且,國家在撥款上,起碼應當采取平等的形式,按人頭撥款,對各學院一視同仁。經營不善的學校,雖然如清華如此大的牌子,時間久了也會被人代替。這樣,招生時就必須競爭最好的人才,你們徇私時有所顧慮。
第二,把考試理智化。美國尚且招研究生要看推薦信,但這不是保送,還是要競爭的,分數也要看。例如日本學院招收中國中學生,不僅推薦信,還看分數,招了不少優秀人才。為何呢?例如我過去提出,清華法大學招生不要考專業??荚囉袃纱笾攸c:英文和外文。如同加拿大研究生入學的GRE考試那樣。由于研究生的一個基本素養就是你的閱讀量、理解力。醫學全.在線.網.站.提供
讓兩個中學生在同樣的時間北大保研,讀一本她們從來沒有看過的書,不一定和她們的專業相關。一個中學生讀了兩個小時,完成了100頁,但是講上去頭頭是道,理解得很透;另一個中學生讀同樣的時間,僅看了50頁,但是似懂非懂。莫非這兩位的素養高下還看不下來嗎?考試并非挑不出人來。只是我們不這樣考。你越是考專業,考生就越曉得死背哪幾本書,知識面就越窄。而且,你若果考上三個小時的英文閱讀,內容無所不包,中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的高下,一下子就考下來了。
所以,假若清華責怪考試招不上優秀的人才來,我就要問一下:你是怎樣考的試?大家的考試設計,達到最優化了沒有?這方面若果沒有做好,還是慎思保送。雖然,這樣很難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