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編輯 朱張津
近日,浙江省物理學會進行了公示,公示的內容是第42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浙江省隊名單,以及第42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浙江省的一二三等獎名單。
25名高中生入選省隊來自這些學校
于今年,有25名高中生成功入選省隊,他們分別來自浙江省溫州中學 ,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等9所學校 。其中,高二的學生有9人 ,高三的學生有16人 。

省隊名單
另外,浙江存在100名高中生獲取了一等獎,這100名高中生源自26所高中,當中獲獎人數多于10人的學校存在3所,浙江省溫州中學有18個人獲獎,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有18個人獲獎,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有10個人獲獎。

省一等獎獲得者名單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就地區分布而言,不管是省隊的名單,還是一等獎的名單內,杭溫地區的學子再度展開了“較量”。在省隊名單里,溫州有十三人,杭州有十人。在一等獎名單當中,溫州的學子有四十人,杭州的學子有三十八人。
僅就“杭溫對決”而言,它并非僅僅局限于物理競賽這一方面,在此之前,數學競賽的獲獎名單,以及化學競賽的獲獎名單,都已經對外公布了 。
第39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里頭,浙江有181名高中生榮獲一等獎,其中杭州有73人獲獎,溫州有57人獲獎。2025年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預賽)浙江賽區成績出色學生名單里,杭州和溫州表現相當,杭州有41人上榜,溫州則有42人上榜。
饒有趣味的是,“杭溫對決”所引發的風潮居然蔓延到了“浙BA”,依據最新呈現的積分榜來看,A組的前兩名以及B組的前兩名,毫無例外都被杭州與溫州給包攬了。

截至10月3日23時10分排名
省級獲獎名單陸續公布,參加這些競賽對升學有哪些幫助
有不少同學以及家長,面對如此眾多的獲獎名單,也懷有相當的好奇,競賽獲獎對于高考升學究竟能起到怎樣的助力作用呢?

比如說,強基計劃,它也是競賽生升學的主要路徑當中的一個。大部分高校的強基是憑借高考成績來入圍的,入圍的考生成績十分相近,所以,要想爭取到最后的錄取名額,校測成績是相當關鍵的。而我們是知道的,強基校測比高考難,基本上都涉及競賽知識,特別是清北那樣的頂尖高校是達到了復賽難度的,所以受過學科競賽訓練的考生在校測時的優勢就會突顯出來。
又比如說制度大全,于“三位一體”招生里,競賽獲獎所獲的認可度也是相當之高,就好比浙江大學那般,其雖未確切地把競賽獎項當作硬性報考條款,然而在高中階段,考生的學科特長展現情況,省級(含)以上的榮譽同樣能夠作為申請材料予以遞交。

浙江大學2025“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簡章
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少年班,就拿中科大少年班、少創班來講浙江省物理競賽,它的招生條件明確承認五大學科競賽獎項,省一以及以上獎項的通過率是很高的。甚至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省二、省三,因此就算考生沒有競賽金銀牌也存在被錄取的機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5年“少年班及創新試點班”招生簡章
最終,記者同樣想要告知各位家長,競賽的確是高考以外的一條升學路徑,然而競賽不應當存在功利目的浙江省物理競賽,提升學習能力這一事項實則更為緊要。至于升學方面,只要自身能力達到相應水準,機會向來會是眾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