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闡明了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優勢,之后提出了微課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包括借助微課指導中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利用微課進行新課導出、利用微課指導中學生進行備考三個方面。
關鍵詞:微課;中學數學教學;課前預習
一、微課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微課的使用使班主任可以將一節課的重點或難點知識進行集中、分步驟講解,并進行深入剖析,中學生可以在課前反復觀看微課視頻,這樣拉長了中學生的理解時間,增加了理解難度,因而提升了中學生的聽課效率[2]。
(二)豐富教學內容,拓展中學生知識面
微課的內容不完全受制于某一節課教材的內容,班主任可以圍繞知識點引用當前熱點問題或對教材內容做進一步的推進。微型教學視頻、微講義、微測試等都可作為中學數學教學的輔助資源,構成微課的主題學習資料包,因而中學生可以以最方便的方法,接觸最大化、最豐富的知識庫。據悉,中學生還可以借助微課填補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的漏洞和不足,做好知識儲備,擴充知識面。如班主任借助微課可以呈現電動鉗工作原理、衛星發射原理及噪音污染整治等,從而豐富中學生認知,拓展中學生知識面。
二、微課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借助微課指導中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班主任在教學前可以將課堂教學內容分解開來,以一個個不同知識點的講解為主要內容,把實際的講解過程通過攝像記錄出來,產生5~8分鐘的微課視頻,之后上傳到服務器或網路平臺上,上一節課結束后推獻給中學生,讓中學生自行在網路上下載觀看[3]。中學生對不明白的內容可以反復觀看,直到理解、掌握,這樣中學生在上課前就對教學內容心里有數,顯著提升了課堂教學療效。同時,班主任還可以組織中學生將難以理解的問題記錄出來,帶到課堂上進行集中討論。諸如,在講授“聲現象”時,班主任可引導中學生課前在手機上觀看次聲波、可聽聲波、超聲波的微課,之后讓中學生結合日常生活對教材知識進行了解、思考,并記下不明白的地方,以便課堂討論。
(二)借助微課進行新課導出
在應用微課進行新課導出的時侯,首先,班主任要明晰教學目的,確定微課與教學主題直接相關,之后圍繞新課教學內容的主線,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素材的綜合運用產生導出型微課,靈活運用問題導出、情境導出等方式;其次,在導出時,班主任要在適當的關鍵點對中學生加以引導,幫助學生順利步入后續的教學內容,如提醒中學生帶著問題觀看導出視頻,引起中學生思索。諸如,在探討“流體浮力與流速關系”一節時,筆者在導出型微課中摘錄了1905年發生在鄂洛多克小站的謎團影片的幾個片斷,并在片斷尾聲中設置了科幻:“是哪些造成該血案的發生?”接著在微課中借助文字、圖片、動態視頻引出了慘劇發生的誘因:火車快速通過時,產生局部真空,附近形成一股強悍的氣流去補充部份真空,故而形成強悍的推力,致使“人巷”倒坍發生血案,因而挺好地吸引了中學生的注意力。
(三)借助微課指導中學生進行備考
針對部份中學生對隨堂學習內容沒有把握,致使前面知識也無法及時把握的連鎖反應,班主任應按照自己往年的教學經驗和中學生的課堂反饋,將中學生容易弄錯的知識點或難點制做成微課。隨即,中學生按照自己的情況,選擇性地學習微課,通過暫停、重復播放等方式解決自身困局[4]。同時,班主任也可以將“典型例題、解題思路的講解”“以思維導圖的方式講解梳理各章節知識點”制作成微課,使中學生可以有參考性地備考所學內容,自主選擇時間初中物理免費網課,及時解決課堂遺留問題,因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學習解題思路和技巧。如在講授“電磁轉換”時,班主任可對“磁現象、磁場、電磁感應、磁場對電壓的作用”等知識及備考的要點進行梳理,產生思維導圖,并制做成微課,進而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提升備考效率。
三、結語
微課自身有著極其多的優點,這些教學模式可以讓中學生的學習愈加便捷,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減輕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當中的緊張氣氛,讓整體的教學療效得到有效提高,對于當前傳統的教學課堂而言,具有良好的補充療效。
參考文獻:
[1]熊德鑫.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8):59.
[2]韋小明.微課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57-158.
[3]原淑娟.試論微課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療效[C]//陜西省西安第二中學.小學教育科研2018年第4期(總第227期).西安:湖南省長沙第十中學,2018:2.
[4]邵邦武.實驗微課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8(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