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質量》最新滬科版八年級數學得獎學案
5.1質量
核心素質
通過對于質量的概念及其單位和換算的學習八年級物理物體的質量教案八年級物理物體的質量教案,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地理位置而變化的化學量,使中學生產生對質量的數學觀念。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①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和換算。
②常識性了解檢測質量的工具。
2.過程與技巧
①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地理位置而變化的化學量。
②培養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活動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①培養和提升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②培養中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
學情剖析
本節包括三部份內容,即質量的初步概念,質量的單位和認識測質量的工具。質量的概念: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是本節的難點,中學生理解上去比較困難,所以通過多舉例子,讓中學生分辨物體和物質,使中學生構建起質量的概念。對于質量的單位,通過列出一些物體的質量并進行單位換算,使中學生對物體質量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對于質量有大體的概念后,通過恐怕物體的質量認識到檢測工具的重要
性,認識托盤天平的主要結構。
本節的內容主要通過例子和實驗凸顯給中學生,使中學生能產生質量的知識體系,為下一節托盤天平的使用打下基礎。同時通過邊實驗邊學習的方式,迸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質量的單位及換算
教學難點:質量的初步概念的產生
教具打算
教具:橡皮泥、蘋果、礦泉水、食鹽、托盤天平
學具:礦泉水、硬幣、50g鉤碼、托盤天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朋友們有沒有去過菜市場買過菜或蔬菜?請朋友們觀看這樣一段視頻(廣東電視臺的找尋良心秤)。
提問:你從中可以發覺哪些信息?
(通過“尋找良心秤這檔節目,攤檔短斤缺兩現場被揭發,我們去買東西時希望足斤足兩,不要缺斤短兩,我們關注的是哪些問題,是我們買到東西的?)提問:對于質量你都曉得些哪些?大家想曉得有關質量的一些知識嗎?
我們這節課就一上去學習質量的有關知識。
板書:5.1質量
二、進行活動,舉辦新課
活動一:試分類
請把大玻璃杯、小玻璃杯、鐵釘、鐵錘、桌子、椅子進行分類;說出按照哪些理由來分類,分為幾類?
(中學生交流討論)
中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并說出分類根據.
提問:若果按制做材料分類,以上物體該如何分呢?
師生共同小結:
講解:我們把有一定形狀、體積、占據一定空間位置的實物稱物體;把組成這些物體的材料叫物質。
請中學生找出以上事例中的物體和物質。
以上事例說明哪些?(引導中學生回答)
思索:以上事例中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一樣嗎?
師總結:這也就反映了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數學學中引入質量這個數學量來分辨物體的這些性質。
提問:朋友們能按照大屏幕上的剖析說出質量的定義嗎?(班主任引導)
板書:一、質量
1.定義:物體富含物質的多少
2.m
活動二:看變化
出示一個蘋果,讓一個朋友切掉一口,問:它的質量有沒有變化?為何?
①問題一:把一塊橡皮泥捏成各類形狀,其質量會改變嗎?為何?
把一石塊弄成鋁鍋,其質量會改變嗎?為何?
把一根鐵絲弄成方形,其質量會變化嗎?為何?
得出: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形狀無關。
師丟棄鐵絲圈,剛剛做法中,鐵絲的哪些發生變化?它的質量會不會變化?
②問題二:神七翟志剛太空徜徉,身旁的四星紅旗從月球到太空,哪些發生了變化?其質量會變化嗎?為何?
得出: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空間位置無關。
③問題三:一瓶冰凍的礦泉水,融化成水后,它的哪些發生了變化?它的質量會不會變化?為何?
師生共同小結:
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改變而改變,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
活動三:知單位
媒體展示:她們在干哪些?(測體重)想必朋友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誰樂意告訴老師你的體重是多少?
(板書45t52g)
老師剛剛寫的有沒有問題?
(我們關注一個數學量定義的同時,還要明晰它的單位,否則就要鬧笑話了。)請中學生打開課本閱讀,找出與質量有關的一些知識。
閱讀并思索:
1.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是哪些?其符號是哪些?
2.哪些是國際千克原器?
3.質量還有什么常用單位?
巡視。
中學生閱讀完后,請中學生把從中獲得的知識與朋友分享。
生邊說師邊板書。
板書:
3.單位:國際制:千克㎏
常用:克g微克mg噸t
它們的換算關系是:1kg=103g1mg=103g=10-6kg1t=103kg
鞏固練習:5t=
50Kg=
10g=
50mg=(中學生寫完后進行投影展示)
媒體展示:生活中質量的單位及與國際單位的關系
單位:公斤、斤、兩
換算:1千克=1公斤=2斤
1斤=0.5千克=500克
1斤=10兩=500克
1兩=50克
老師出示一組圖片,只有數字沒有單位,請中學生幫忙填中單位。
生活小常識:過量精鹽的益處,專家們建議,成年人每晚的吃鹽量,最好不要超過6克。
直觀感知:出示一個50g的鉤碼、一元硬幣分別讓中學生體會質量的大小
請中學生用手掂掂實驗桌上的物品(數學課本、一根粉筆、一瓶礦泉水),恐怕她們的質量。
請中學生把自己的恐怕質量跟朋友們交流。
班主任提出:想曉得誰的恐怕本領最高嗎?你有哪些辦法?
活動四:認工具
請中學生想一下,日常生活中都有這些檢測質量的工具?
(秤桿、磅秤、案秤、電子秤、吊秤、估重計、地磅)
提問:假如想測一個人的體重,應當用哪些秤?案秤行不行?
假如想測一把蔬菜的重量,應當用哪些秤?
假如測一頭小象的質量,應當用哪些秤?
剛剛老師稱6g精鹽質量,應當用哪些秤?或則稱比較小的質量應當選用哪些檢測工具?
媒體展示:托盤天平、物理天平、電子天平、超微量天平。
認識天平:各小組朋友掏出天平結合書本中插圖,對照認識天平結構
中學生指認天平各部份結構。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朋友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惑?
四、鞏固練習
五、布置作業
1、閱讀P86“信息窗”,了解自然界不同物體質量的數目級。
2、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托盤天平的稱量原理。
3、完成下一課《學習使用天平和燒杯》預習任務
板書設計:
5.1質量
一、物體與物質
二、質量
1、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常用字母“m”表示。
2、特征: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物體的質量不會隨著它的形狀、空間位置和狀態的變化而變化。
3、單位及其換算:國際單位千克(kg)
常用單位噸(t)克(g)微克(mg)等
1t=1kg=1000g1g=
三、測量工具:托盤天平
教學反省: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