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量守恒?
1. 動量守恒理論
1、定理內容:如果一個系統不受外力作用或外力之和為零,則該系統的總動量保持不變。 這種推論稱為動量守恒原理。
闡明:
(1) 動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 它既適用于宏觀物體,也適用于微觀粒子; 它既適用于低速運動的物體,也適用于高速運動的物體。 它是一個實驗定律,也可以由牛頓第三定理和動量定律推導出來;
(2)動量守恒、能量守恒和角動量守恒共同成為現代數學的三大基本守恒理論。 最初它們是牛頓定理的結果,
但是后來發現它們的適用范圍遠比牛頓定理廣,
它是比牛頓定理更基本的數學定律,
它反映了時空的本質。 在,
動量守恒是從空間平移的不變性推導出來的,
能量守恒是從時間平移的不變性推導出來的,
而角動量守恒定律是從空間的旋轉對稱性推導出來的;
(3) 具有相互斥力的物體系統稱為系統。 系統中可以有兩個、三個或更多對象。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應根據需要和解決問題的方便程度合理選擇系統。
2、動量守恒定律的適用條件:系統不受外力作用或外力對系統的合力為零,或內力遠小于外力。
注:(1)區分內力和外力
兩個物體發生碰撞時,必須相互排斥,因為兩個物體屬于同一個系統,它們之間的力稱為內力; 系統外的物體所施加的力稱為外力。
(2) 當總動量一定時,每個物體的動量可以有很大的變化
3.動量守恒的物理描述:
(1)p=p'。
即系統相互作用開始時的總動量等于相互作用結束時(或某一中間狀態)的總動量;
(2)δp=0。
即系統總動量的變化為零。 如果所研究的系統由兩個對象組成,則可以描述為:
m1v1+m2v2=m1v1'+m2v2'(等式兩邊都是向量和);
(3) δp1=-δp2。
也就是說,如果系統是由兩個物體組成的,則兩個物體的動量變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這里,要注意動量變化的矢量性質。 在兩個物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兩個物體的動量也可能減小。 小,也可能減少,但其向量和保持不變。 [編輯本段] 二、碰撞
1、碰撞是指物體之間相互作用時間很短,但相互排斥力很大的現象。
在碰撞過程中,系統中物體相互作用的內力通常遠小于外力,因此碰撞中的動量守恒。 根據碰撞前后物體的動量是否在一條直線上,有正面碰撞和斜向碰撞。 小學數學通常只學習正常的bump。
2、根據碰撞過程中動能的損失,碰撞可分為兩種:
A。 完全彈性碰撞:碰撞前后系統的總動能不變,兩個物體組成的系統正面碰撞滿足:
m1v1+m2v2=m1v1'+m2v2'
1/+1/=1/2m1v1′2+1/2m2v2′2(動能守恒)
合并兩式可得:
v1'=[(m1-m2)
v1+2m2v2]/(
m1+m2)=(m1-m2)v1/(m1+m2)
v2'=[(m2-m1)
v2+2m1v1]/(
m1+m2)=2m1v1/(m1+m2)
如果m1m2,第一個物體的質量遠大于第二個物體的質量
此時m1-m2≈m1,m1+m2≈m1。 則有 v1'=v1
v2'=2v1
如果m1m2,第一個物體的質量遠小于第二個物體的質量
此時m1-m2≈-m2,
2m1/(m1+m2)≈0。 那么就有v1'=-v1
v2'=0
b. 完全非彈性碰撞,其中動能損失最大,滿足由兩個物體組成的系統:
m1v1+m2v2=(m1+m2)v
C。 非彈性碰撞,碰撞后有一定的動能損失,損失比例介于前三者之間。 [編輯本段] 3.反沖現象
在系統內力的作用下,當一部分的動量向某一方向變化時,其余部分的動量向相反方向變化相同的大小。 噴氣客機、火箭等都是反沖運動的例子。 若系統由兩部分組成角動量定理的實際應用,相互作用前總動量為零,則0=m1v1+m2v2,v1和v2方向相反。
通常對于物體的分離,有0=mv+(mm)v`
動量守恒定律
如果系統不受外力作用或外力之和為零,則系統的總動量保持不變。 這種推論稱為動量守恒定律。 動量守恒、能量守恒和角動量守恒共同成為現代數學中的三大基本守恒理論。 從空間平移不變性推導出動量守恒,從時間平移不變性推導出能量守恒角動量定理的實際應用,從空間旋轉對稱性推導出角動量守恒定律。
動量守恒定律
普遍的動力學定律之一。 動量定律的內容是:物體在一個過程開始和結束時動量的變化量等于它在這個過程中受到的力的沖量(用字母I表示),即乘積力與力作用時間的關系,物理表達式為FΔt=mΔv。 公式中的沖量是所有外力沖量的矢量和。 動量定律是通過實驗觀察總結出來的定律,也可以從牛頓第二定理和運動學公式中推導出來。 其化學本質也與牛頓第二定理相同,也就是說只能在經典熱力學范圍內應用。
而與動量定律有關的定理——動量守恒定律,大到接近光速的高速,小到分子原子尺度,仍然成立。 動量守恒定律的定義是:如果一個系統沒有受到外力或外力矢量和為零,則系統的總動量保持不變。 可見,動量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1、動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 它是一個實驗定律,也可以用牛頓第三定理結合動量定律推導出來。
2、具有相互斥力的物體系統稱為系統。 系統中可以有兩個、三個或更多對象。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應根據需要和解決問題的方便程度合理選擇系統。
什么是動量守恒定律? 公式是什么?
動量守恒、能量守恒和角動量守恒共同成為現代數學中的三大基本守恒理論。 起初它們是牛頓定理的結論,后來發現它們的適用范圍遠比牛頓定理廣,是比牛頓定理更基本的數學定律,反映了空間和時間的本質。
1. p=p'表示系統交互開始時的總動量等于交互結束時(或中學狀態)的總動量。
2、Δp=0表示系統總動量的變化為零。 如果所研究的系統由兩個對象組成,則可以描述為:
(等式兩邊都是向量和)。
3.Δp1=-Δp2
也就是說,如果系統是由兩個物體組成的,則兩個物體的動量變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這里,要注意動量變化的矢量性質。
擴展信息
為了驗證能量守恒原理,法國化學家泡利(1900-1958)在1930年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覺得在β衰變過程中有一個未被探測到的未知粒子,那么列出的所有沖突都可以立即得到解決。
也就是說,如果β衰變服從能量守恒原理,那么在衰變過程中應該存在一種質量極小、不帶電荷的粒子。 泡利在 1930 年 12 月寫信給邁特納和蓋革時首次提出了這一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