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入口福利,97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蜜臀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首頁 > 校外拓展 > 電子書

求:初中物理知識點總歸納。(人教版)

更新時間:2025-04-05

下載地址

免費下載!

[!--downpath--]

資源介紹

8年級的
第一章 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

第一節 走進神奇
第二節 探索之路
第三節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覺得這章并不是很重要,我們老師說主要記住13頁的7個方法就行了:交流與合作、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試驗、進行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

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

第一節 動與靜
第二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第三節 快與慢
第四節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
(這章嘛..講‘力’的,有點重要期中應該要考記住v=s/t這個公式)

第三章 聲的世界

第一節 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第二節 樂音與噪聲
第三節 超聲與次聲
(這章很重要哦!老師說過這章不能丟分,一定要記哦而且要終點記,提出幾個重點吧:1、空氣的傳播速度:340m/s 2、聽覺效果與聲音的強弱 3、響度、音調和音色是決定樂音特征的三個因素)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一節 光的傳播
第二節 光的反射
第三節 光的折射
(期中考試只考到這里,這章也挺重要的要記住日食月食可能要考哦,特別重要的這個和聲音容易混淆,聲音不能在真空傳播,傳播速度 空氣<液體<固體 而光可以在真空傳播,傳播速度 真空>空氣>液體>固體(透明的)光的傳播速度是3×10的⑧次方 空氣中傳播比真空慢一點點 它的傳播速度也看成3×10的⑧次方 shiu中的傳播速度約是真空的3/4,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約是真空的2/3)
9年級的
第十二章 運動和力知識歸納總結(九年物理)
一、運動的描述
運動是宇宙中普遍的現象。
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參照物:在研究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或者說被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二、運動的快慢
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
公式:
速度的單位是:m/s;km/h。
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這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變速運動:物體運動速度是變化的運動。
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用總路程除以所用的時間可得物體在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這就是平均速度。
三、時間和長度的測量
時間的測量工具:鐘表。秒表(實驗室用)
單位:s min h
長度的測量工具:刻度尺。
長度單位:m km dm cm mm μm nm
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測量時,尺要沿著所測長度,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3)厚的刻度尺的刻線要緊貼被測物體。(4).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 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
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盡量減少,而不能消除,常用減少誤差的方法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四、力
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力的單位是:牛頓(N),1N大約是你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來就叫力的示意圖。
五、牛頓第一定律
亞里士多德觀點: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伽利略觀點:物體的運動不須要力來維持,運動之所以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阻力作用。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收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因而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一定律)。
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與質量有關。
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六、二力平衡
平衡力:物體在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是因為物體受到的是平衡力。
二力平衡:物體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時合力為零)。
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第十三章 力和機械知識歸納總結(九年物理)
一、彈力 彈簧測力計
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彈性。
塑性:物體受力后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塑性。
彈力: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
彈簧測力計: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就越長。(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1)認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 (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4)測量時力要沿著彈簧的軸線方向,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秤的量程。
二、重力
萬有引力: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大到天體,小到灰塵之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體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G=mg.
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點(重心):地球吸引物體的每一個部分,但是,對于整個物體,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個點,這個點叫重心。(形狀規則、質地均勻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
三、摩擦力
摩擦力: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是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決定摩擦力(滑動摩擦)大小的因素:【實驗原理:二力平衡】1、壓力(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的分類:1、靜摩擦: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沒有發生相對的運動。2、動摩擦:(1)滑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滑動時產生的摩擦;(2)滾動摩擦:輪狀或球狀物體滾動時產生的摩擦,通常情況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
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觸面粗糙些和增大壓力。
減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觸面光滑;(2)減小壓力;(3)用滾動代替滑動;(4)使接觸面分開(加潤滑油、形成氣墊)。
四、杠桿
杠桿: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叫杠桿。
杠桿的五要素: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2、動力:作用在杠桿上,使杠桿轉動的力;3、阻力:作用在杠桿上,阻礙杠桿轉動的力;4、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三種杠杠桿: (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費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剪刀等) (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 五、其他簡單機械 定滑輪特點:(軸固定不動)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質是個等臂杠桿) 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忽略摩擦和動滑輪重),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 (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滑輪組:1、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即F=G/n(G為總重,n為承擔重物繩子斷數)2、S=nh(n同上,h 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3、奇動(滑輪)、偶定(滑輪)。 輪軸:由一個軸和一個大輪組成,能繞共同軸線旋轉的簡單機械;動力作用在輪上省力,作用在軸上費力。 斜面:(為了省力)斜面粗糙程度一定,坡度越小,越省力。 應用:盤山公路、螺旋千斤頂等。 第十四章 壓強和浮力知識歸納總結(九年物理) 一、壓強 壓力: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1)有的和重力有關;如:水平面:F=G(2)有的和重力無關。 壓力的作用效果:(實驗采用控制變量法)跟壓力、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壓強公式: ,式中p單位是:pa,壓力F單位是:N;受力面積S單位是:m2。。 增大壓強方法:(1)S不變,F增大;;(2)F不變,S減小; (3)同時把F增大,S減小。 減小壓強方法則相反。 二、液體的壓強 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由于液體受到重力,液體具有流動性。 液體壓強特點:(1)液體對容器底和壁都有壓強,(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3)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密度有關系。 液體壓強計算: ,(ρ是液體密度,單位是kg/m3;g=9.8n/kg;h是深度,指液體自由液面到液體內部某點的豎直距離,單位是m。)據液體壓強公式: ,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和質量等無關。 連通器: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連通器原理:連通器如果只裝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 應用:船閘、、鍋爐水位計、茶壺、下水管道。 三、大氣壓強 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空氣受到重力作用,具有流動性而產生的, 測定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1、托里拆利實驗(最先測出):實驗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銀面的上方是大氣,是大氣壓支持管內這段水銀柱不落下,大氣壓的數值等于這段水銀柱產生的壓強。2、課堂實驗:用吸盤測大氣壓:(原理:二力平衡F=大氣壓p=F/s) 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是:氣壓計。常見氣壓計有水銀氣壓計和無液(金屬盒)氣壓計。 標準大氣壓:把等于760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1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汞柱=1.013×105pa。 大氣壓的變化:和高度、天氣等有關;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在海拔3000m以內,大約每升高10m,大氣壓減小100pa。 ○(沸點與氣壓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把水從低處抽到高處的。在1標準大氣壓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約 10.3m高。 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飛機的升力:飛機前進時,由于機翼上下不對稱,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較小,下方流速小,壓強較大,機翼上下表面存在壓強差,這就產生了向上的升力。 五、浮力 浮力: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 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物體沉浮條件:(開始是浸沒在液體中) 法一:(比浮力與物體重力大?。?(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ㄗ詈笃?,此時F浮=G) (3)F浮 = G 懸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體與液體的密度大小) (1) > 下沉;(2) < 上??; (3) = 懸浮。(不會漂?。?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浸沒在氣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氣體受到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計算浮力方法有: (1)稱量法:F浮=G-F ,(G是物體受到重力,F 是物體浸入液體中彈簧秤的讀數)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適合漂浮、懸浮) 六、浮力利用 (1)輪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開更多的水。這就是制成輪船的道理。 排水量:輪船按照設計要求,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排水量=輪船的總質量 (2)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沉浮。 (3)氣球和飛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 (4)密度計:測量液體密度的儀器,利用物體漂浮在液面的條件工作(F浮=G),刻度值上小下大。 第十五章 功和機械能知識歸納總結(九年物理) 一、功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功的計算:力與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W=FS。 單位:焦耳(J) 1J=1Nm 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于不用機械時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二、機械效率 有用功:為實現人們的目的,對人們有用,無論采用什么辦法都必須做的功。 額外功:對人們沒用,不得不做的功(通常克服機械的重力和機件之間的摩擦做的功)。 總功: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 計算公式:η=W有用/W總 機械效率小于1;因為有用功總小于總功。 三、功率 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計算公式: 。單位:P→瓦特(w) 推導公式:P=Fv。(速度的單位要用m) 四、動能和勢能 能量: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能量)。能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 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它的動能就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它的動能就越大;其中,速度對物體的動能影響較大。 注:對車速限制,防止動能太大。 勢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勢能。 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質量相同的物體,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 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五、機械能及其轉化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 (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J 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方式有:動能和重力勢能之間可相互轉化;動能和彈性勢能之間可相互轉化。 機械能守恒: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住轉化,機械能的總和保持不變。 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轉動,機械能守恒;近地點動能最大,重力勢能最?。贿h地點重力勢能最大,動能最小。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第十六章 熱和能知識歸納總結(九年物理) 一、分子熱運動 分子運動論的內容是:(1)物質由分子組成;(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擴散:不同物質相互接觸,彼此進入對方現象。 擴散現象說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熱運動:分子的運動跟溫度有關,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熱運動。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 分子間的作用力:分子間有引力;引力使固體、液體保持一定的體積。分子間有斥力,分子間的斥力使分子已離得很近的固體、液體很難進一步被壓縮。 固體、液體壓縮時分子間表現為斥力大于引力。 固體很難拉長是分子間表現為引力大于斥力。 二、內能 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 物體的內能與溫度和質量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能就越大。 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 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1、熱傳遞: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低溫的物體溫度升高,高溫的物體溫度降低,這個過程叫熱傳遞。發生熱傳遞時,高溫物體內能減少,低溫物體內能增加。 熱量: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內能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單位:J。 2、做功:(1)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本身的內能會減少。 溫室效應:太陽把能量輻射到地表,地表受熱也會產生輻射,向外傳遞熱量,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阻礙這種輻射,地表的溫度會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這就是溫室效應。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劇了溫室效應。 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三、比熱容 比熱容(c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 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體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種類和狀態相同,比熱就相同。 比熱容的單位是:J/(kg?℃),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水的比熱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 熱量的計算: ① Q吸 =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J;c 是物體比熱容,單位是:J/(kg?℃);m是質量;t0 是初始溫度;t 是后來的溫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四、熱機 熱機原理:燃料燃燒把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內能做功又轉化成機械能。 內燃機:燃料在氣缸內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的燃氣,燃氣推動活塞做功。 常見內燃機:汽油機和柴油機。 內燃機的四個沖程:1、吸氣沖程;2、壓縮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3、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4、排氣沖程。 熱值(q ):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燃燒的熱值。單位是J/kg或J/m3。 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放 =qm; 熱值是物質的一種特殊屬性 熱機的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的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在熱機的各種損失中,廢氣帶走的能量最多,設法利用廢氣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五、能量的轉化和守恒 例子:在一定的條件下,各種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摩擦生熱,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發電機發電,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電動機工作,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燃料燃燒,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第十七章 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知識歸納總結(九年物理) 一、 能源家族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叫化石能源。 一次能源:可以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能源。(化石能源、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核能等) 二次能源:無法從自然界直接獲取,必須通過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電能) 生物質能:由生命物質提供的能量。 不可再生資源:(化石能源、核能)不可能在短時間從自然界得到補充的能源。 可再生資源:(水、風、太陽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斷地得到補充。 二、核能 核能: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時產生的能量。 裂變:用中子轟擊比較大的原子核,使其發生裂變,變成兩個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應用:核電、原子彈。 聚變: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溫下結合成新的原子核,會釋放出更大的核能。 應用:氫彈。 三、太陽能 太陽—巨大的“核能火爐” 太陽是人類能源的寶庫 太陽能的利用:1、利用集熱器加熱;2、利用太陽能電池發電。 四、能源革命 第一次能源革命:火的利用,柴薪為主要能源。 第二次能源革命:機械動力代替人類,由柴薪向化石能源轉化。 第三次能源革命:以核能為代表。 能量轉移和能量轉化的方向性。 五、能源和可持續發展 能源消耗對環境的影響:空氣污染和溫室效應的加劇。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未來的理想能源:1、必須足夠豐富,可以保證長期使用;2、必須足夠便宜,使大多數人用得起;3、技術必須成熟,可以保證大規模使用;4、必須足夠安全、清潔,不污染環境。參考資料和ZX5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發表評論

最新列表

最熱列表

統計代碼放這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塘县| 扬州市| 临泉县| 龙游县| 禹城市| 林甸县| 古蔺县| 恩施市| 关岭| 三门县| 凤山县| 塘沽区| 富民县| 大兴区| 拜泉县| 延津县| 鄯善县| 皋兰县| 新田县| 章丘市| 广宁县| 安顺市| 阿坝县| 永定县| 林芝县| 长治市| 林口县| 镇远县| 石城县| 富顺县| 昌吉市| 鹤庆县| 大田县| 绿春县| 桂林市| 黔西县| 桑植县| 长子县| 渝北区| 贺兰县| 莒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