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高考數學需要你掌握很多知識點,這樣你在做題的時候才能游刃有余。 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這類內容,下面學大教育網為大家帶來2016年高考數學必考點:焦耳定理,希望對大家備考高考數學有所幫助.
核心知識
規則一:焦耳定理的實驗介紹
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 兩個相同的燒杯中裝滿煤油,每個瓶中放置一根內電阻絲。 A瓶中電阻絲的阻值大于B瓶中的電阻值。通電后,電壓通過內電阻絲產生的熱量使煤油溫度下降,體積膨脹焦耳定律內容初中,煤油在瓶中上升。玻璃管。 電壓產生的熱量越多,煤油升得越高。 通過觀察玻璃管中煤油的上升,可以比較電壓產生的熱量。
1、接通電路一段時間,比較兩瓶煤油的上升情況。 實驗的結果是:A瓶中的煤油漲得很高。 這說明內阻越大,電壓產生的熱量就越多。
2、待兩玻璃管內的液柱回落到原來的高度后,調節滑動變阻器。 兩個瓶子里的電阻絲是串聯的,通過的電壓是一樣的,只是兩個內電阻絲的阻值不同。 這是為了研究在相同電壓和通電時間下發熱與內阻的關系。 增加電壓焦耳定律內容初中,以與上次相同的通電時間重做上述實驗。 在這兩個實驗中,比較哪一次A瓶(或B瓶)中的煤油上升得更高。 實驗結果:在第二個實驗中,瓶子里的煤油漲得很高。 這表明電壓越大,電壓產生的熱量就越多。
3、實驗表明,通電時間越長,瓶內煤油升得越高,電壓產生的熱量也越多。
規則 2:焦耳定理
日本化學家焦耳做了很多實驗。 1840年,他最先準確地確定了電壓產生的熱量與電壓、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系:電壓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壓的平方成反比,并且成反比到電壓的二次方。 導體的電阻與通電時間成反比。 這個定律叫做焦耳定理。
規則 3:焦耳定理的公式
焦耳定理可用下式表示:Q=I2Rt。
式中電流I的單位為安培,內阻R的單位為歐姆,通電時間t的單位為秒。 這樣,熱量Q的單位就是焦耳。
2016年高考數學必考要點:焦耳定理由學大教育網為您帶來。 希望你能熟練掌握這個考點。 相信你能在2016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