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熱值是燃料的一種性質,定義是:1千克(1立方米氣體)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單位是J/kg;比熱容是表示物質吸熱能力的物理量。
任何物質都有比熱容,比熱容與物質種類和狀態有關,定義是: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單位是J/(kg.℃)。
設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某一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熱量ΔQ時,溫度升高(或降低)ΔT,則ΔQ/ΔT稱為物體在此過程中的熱容量(簡稱熱容),用C表示,即C=ΔQ/ΔT。用熱容除以質量,即得比熱容c=C/m=ΔQ/mΔT。對于微小過程的熱容和比熱容,分別有C=dQ/dT,c=1/m*dQ/dT。因此,在物體溫度由T1變化到T2的有限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熱量Q=∫(T2,T1)CdT=m∫(T2,T1)CdT。
一般情況下,熱容與比熱容均為溫度的函數,但在溫度變化范圍不太大時,可近似地看為常量。于是有Q=C(T2-T1)=mc(T2-T1)。如令溫度改變量ΔT=T2-T1,則有Q=cmΔT。這是中學中用比熱容來計算熱量的基本公式。
我來給你仔細講講:
首先,吃透比熱容的定義: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其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開爾文(J /(kg·K) 或 J /(kg·℃),J是指焦耳,K是指熱力學溫標,與攝氏度℃相等),即令1千克的物質的溫度上升(或下降)1攝氏度所需的能量。根據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Q=cmΔT
[Q為吸收的熱量;m是物體的質量,⊿T是吸熱(放熱)后溫度所上升(下降)值。]
其次,從公式中我們可以知道比熱容是反應物質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本領的物理量,海水的比熱容大,吸收或放出熱量的本領強,砂石比熱容小,吸收或放出熱量的本領弱。
最后,再拿生活中喝酒作比較吧:酒量好的人和酒量差的人比較,酒量好的人與酒量差的人喝的相同酒,誰會先醉呢?當然是酒量差的先醉,同樣把這個用到物理中來,相同質量的比熱容大的物質與比熱容小的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比熱容小的物質升溫快,比熱容大的物質升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