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競賽分為預賽、復賽和決賽。預賽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命題,采取筆試的形式,所有在校的中學生都可以報名參加。在預賽中成績優秀的學生由地、市、縣推薦,如以參加復賽。復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理論部分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題,滿分為140分;實驗部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命題,滿分為60分。根據復賽中理論和實驗的總成績,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推薦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決賽。決賽由全國競賽委員會命題和評獎。每屆決賽設一等獎15名左右,二等獎30名左右,三等獎60名左右。此外,還設總成績最佳獎、理論成績最佳獎、實驗成績最佳獎和女同學成績最佳獎等單項特別獎。
另外這里有一些試題
8 (30+30+28)/40=2余數是8
這個說法太武斷!
高中物理競賽與普通物理區別還很大!
高中物理競賽強調的是方法與技巧,思路與靈活性,而普通物理大都是一些新的概念,在能力要求上遠遠不及高中物理競賽復賽 。
普通物理教材相對于物理競賽輔導書,最大的特點是知識講解詳細,背景分析透徹 。
因此普物教材只能用作“學習新的定理”,而不能用作“鞏固練習”。而且上面的題太垃圾,基本就是代公式出結果,沒有絲毫能力要求 。
因此我建議,最好高一看普物,高二看競賽教程 。
我當初就是這樣做的 ,呵呵
另外,不同學科情況也不同:
力學要求最高,光看普物遠遠不夠,必須要看物理專業的力學教材甚至是理論物理 。
熱學只需瀏覽下普物,重點是熱力學定律,而非分子動理論。另外,像相變理論、表面張力之類的內容,普物中幾乎沒有,但這也是競賽中的重點。
電磁學可以略過一些章節,比如介質中的磁場、電介質中的電場、麥克斯韋方程組等。
至于光學與近代物理,只需選擇看一看,把夫瑯禾非衍射、光柵衍射、雙縫干涉、薄膜干涉、牛頓環中的公式背了就行了 。
最后還是需要提醒一下??雌瘴镏皇莻€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大部分時間還是應該用來做競賽題的。比如我,即便高一時,看普物與高數的時間也只占很小的比例(當然要通讀一遍普物與高數)。到高二時,就沒再碰過普物(頂多再稍微看看高數與理論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