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理論上不需要,所有題目都可以用“微元法”解決。但微元法其實就是粗略的微積分推導過程,如果你會微積分的話會大大方便你的解題。如果你想進省隊的話,還是要會的。
需要的知識就是基本的求導數,求簡單的常見函數積分,最最簡單的那幾個微分方程,尤其是簡諧振動的方程。再簡單的知道點級數展開,也就夠了。
注意有幾個省很變態的,它不允許在卷子上直接用微積分。所以還是要提前問問本省的。
高中全部數學。
微積分學好人教選修2-2的就夠用了。
先高中的數學書看完。
重點學習好三角函數。
然后買本物理的三年高考兩年模擬或者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把高中物理學完。
然后搞競賽。
數學知識就夠用了。
不夠用的最多一點點,這個時候看看書,上網搜搜
就行了。
競賽與普通的考試不同,競賽考的更注重個人的綜合能力,而不是單純的把知識學多就完事的
所以競賽生關鍵是要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即包括,邏輯思維,應變能力等等更不只是單純知識面的概括總結應用。
我以前參加競賽輔導時,是唯一一個不去抄老師給的題目和答案,也幾乎是唯一一個不注重那些題目的學生。當時,十幾個人把老師給的題目抄個精光,甚至還會繼續問老師那些解答的方法。
也許,那可能是非常有用的,不過,也要會用。事實上,會用的人相當的少。因為平常學生面對的題目都只是知識點,并沒有多深的探討性可言。也造成了許多學生對物理知識,像是理解,卻只是記得。
競賽,是為了一層一層的選拔人才,并不是競爭。雖然總會有第一名第二名,不過,那些名列前茅的如果沒有實力,再進一步也會被淘汰。被選中的機率也是相當的小。一個學校選出十幾二十個來競賽,最后只有一兩個。一兩個與其它人在市里面競賽,被淘汰的機率那是相當的高。
參加物理競賽,重要的不是被選上,如果有那個實力固然是好。在競賽中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未來會相當有好處的。我曾經賴著自己的一點天分,從不專心的去培養自己的才能。在十幾個人的競賽中唯一留下去參加復賽,卻落了個倒數回來。
我的物理知識并不怎么扎實,因為我只注重其中的力學和電學兩大體系,光學,波學,振動等其它的都沒怎么去學習。
以下是給你的方法與建議:
不要追求知識點的扎實,如果你沒有把知識點串聯起來,零零落落的,就像一盆沙,滿滿的還要裝,總要撒出來的。如果在沙子里加點什么也許就會好一點了,比如水。就是讓你在掌握知識點的同時去舉一反三,懂得一個知識點,可以拉出其它類似的或相同的知識點,還有各種聯系。這樣就是拉開窗簾,就能看見一片天空的感覺,不管你拉開那個窗簾,天空總是在眼前。
一點一點的匯聚。在你面對的題目上,尋找所有可能的關聯。最后的結果會變成,你自己能出題給同學,甚至難倒他們。這樣你可以參加競賽了,而且是相當好的。
不要按老師的解答去做題,老師的解答是送給平常考試的學生用的,通俗易懂,而且是沒有什么可思考的,除非你會連那些解法都不懂。比如選擇題,填空題,答案就要用自己的解法,甚至是直覺,這樣可以培養自己對題目的熟悉程度。
最后是一點實際的方法,買一本競賽書,只要有題有答案,即使沒過程也沒關系。一定每天自己解兩題,如果目前不是競賽生或者不熟練的話,就解一題。如果學得比較好的話,選擇有挑戰性的。要求:絕對不看答案。解不出來也不能看。解出來的話,簡單就不用看了,難的話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