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fèi)下載!
[!--downpath--]當(dāng)你走親訪友,走到新村,走到他們家旁邊時,門上的小玩意一定會引起你的興趣。 沒錯,我們明天要說的就是貓眼。
貓眼的神奇之處在于外面的人從上面看不到,上面的人卻可以看清外面。
那么,這個小東西怎么會這么神奇呢?
貓眼又稱門鏡,是安裝在住宅門上,供市民觀察室外情況的大型光學(xué)儀器。 它已成為家庭安全的必需品。
車門鏡雖然是由兩塊透鏡組成,但L1是凹透鏡,L2是凸透鏡。
(目鏡是指靠近被觀察物體兩側(cè)的全身鏡,物鏡是靠近耳朵(觀察者)的鏡子。)
從門外向外看,目鏡L1為凹透鏡,物鏡L2為凸透鏡(光路見圖1)。 目鏡L1的焦距極短,將室內(nèi)的人或物AB變成一個很小的直立實像A'B',剛好落在物鏡L2的第一焦點內(nèi),L2起到放大鏡的作用(比如放大鏡,放大鏡就是凸透鏡的作用),最終得到相對放大的直立實像A〃B〃,剛好變成接近人眼的清晰視覺距離,門外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
那么,同樣是透過門鏡,從門里面往里看,為什么什么都看不到呢?
倒視時(光路見圖2),L1成為物鏡,L2成為目鏡。 室外景物AB,折射光束經(jīng)過聚光鏡L2后應(yīng)該會產(chǎn)生倒置的虛像A'B',但在成像之前,還是落在了發(fā)散鏡L1上八年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因為L1的焦距極短,最終得到的直立實像A〃B〃離物鏡L1很近,只有2-3cm,而且由于門鏡的孔徑小,室內(nèi)的人不得不近距離觀察物鏡L1。
(放大鏡也是凸透鏡)
這樣,人眼與圖像A〃B〃的距離只有2~3厘米。 這個距離遠(yuǎn)大于正常人眼的近點。 因此,對于室內(nèi)偷窺者來說,室外的一切其實都是“視而不見”起來的。 (近點是人眼能識別物體的最小距離,近點距離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小八年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正常年輕人的近點在10cm左右,但正常人到了50歲,近點點約為 40 厘米。)
雖然,站在貓眼的正確位置上,屋子里的東西是看得見的。 然而,由于圖像太小,很難區(qū)分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