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 極光之舞
極光——(),是埃及神話中的“黎明女神”。 當她用三色火焰照亮天空時,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光都會黯然失色。 從古至今,不知吸引了多少人追逐這神圣的火焰。 在高加索寧靜的荒野中,我見證了世界上最美的光。 繁星點點的夜空中,有波光粼粼的光影流動:有的橫跨長空,如萬馬奔騰; 有的像精靈一樣飛過森林;
▲在珍妮溫泉觀測點拍到的極光
極光只出現在一個狹窄的區域,即以磁體為中心的環形區域,一般在磁經65°-75°之間。 在這個區域,高層大氣中的分子和原子在受到來自太陽風的高能帶電粒子轟擊后會發光,這就是極光。 極光是大氣、磁場和高能帶電粒子共同作用的產物。 欣賞極光的美景并不是那么甜蜜,而是充滿了辛酸和磨練。
▲在費爾班克斯拍攝的極光
1次極寒測試
第一個測試是極度寒冷。 夏天選擇去高加索的費爾班克斯看極光。 費爾班克斯位于極光蛋的中心,極光出現的概率很高; 從氣象條件來看,費爾班克斯地處內陸,西北部有山脈抵御深海水汽。 干燥少雨,風小,有利于拍攝 從晝夜長短來看,冬季夜長,觀測時間充足; 費爾班克斯有很多觀測點,最北端可以到達68°N的Kurt 。 而費爾班克斯是一個極其寒冷的地方,夏季氣溫在-14°C到-24°C之間。 Kurt 的溫度低于 -35°C。
▲ 飛越南極圈
嚴寒不體貼,像露珠一樣凍人。 第一次拍攝,我在極冷的地方堅持了7個小時。 嚴寒是女神“極光”的神器,考驗著每一個追逐她的騎士。
▲阿拉斯加日落
2視覺誤區
第二個測試是視覺誤解。 看過很多極光照片,大部分都是紅色或者紅藍組合。 受此影響,我第一次觀察時,捕捉到的依然是紅光和紫光,卻只看到一簇簇“霧”。 這些“霧”起初是白色的,后來逐漸變成了白色。 我著急了,烏云來了,是不是要換天了? 頓時,“霧氣”凝聚,化為一團光團。 幾秒后,它扭動著飄蕩著,飄了上去。 我覺得很奇怪,所以我試著拍了張照片。 被單反感光后,“霧”呈現出黑底黑底紅光,這就是極光!
原來歐若拉已經拉開了帷幕,而我卻無動于衷。 我忽略了人眼的感知與單反完全不同。 人眼沒有選擇性過濾各種光線的功能,而是將各種色調混合在一起,看到的是灰褐色,就像早晨的云彩。
▲在珍妮溫泉觀測點拍到的極光
極光的顏色主要是氮氣和氧氣。 氧原子發出紅光和綠光,氮原子發出藍光,所以極光的顏色以綠、紅、藍為主。 另外,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二氧化碳的成分、數量和密度都不同,因此極光的色調會出現分層現象。 通常情況下,極光底部更容易看到綠光,它離地面更遠,而頂部的顏色更接近紅色。 只有單反才能“看到”極光色調的變化和層次感。
▲極光的分層現象
3 拍攝困難
第三個考驗是射擊難度。 極光千變萬化,天馬行空,想要獲得一張充滿敘事性的極光照片實屬不易。 除了即時捕捉的需要,還需要考慮融入落葉松林等景觀。 為了方便調試單反,我放棄了手套,忘記了寒冷。 女神“歐若拉”搖曳起舞于寧靜的世界之間,她所賦予的想象足以溫暖觀者的心。
思考了將近3個小時南極是否有極光現象,積累了一些拍攝經驗:極光很亮,ISO 1600,曝光時間4-6秒,甚至更短; 中等色溫極光,ISO 2500,曝光時間6-6 8秒; 昏暗的極光,ISO 3200南極是否有極光現象,曝光時間 8-10 秒。 這樣捕捉到的極光,形狀會很漂亮,尤其是這些序幕狀、弧狀、射線狀的極光。
▲在費爾班克斯拍攝的極光
拿到單反,已經是晚上了。 極光在天空下的舞蹈達到了高潮:有時極光突然爆發,劃過天空; 有時它消失得像曇花一現; 所有的贊美,在她的光芒下,都會黯然失色。 我只能把遇見她的每一個瞬間都記在心里。
▲在費爾班克斯拍攝的極光
寂寞的原野,極光來了,是不是還有更多的意義? 在沒有科學解釋之前,極光現象帶給人們的不是美的享受,而是驚奇的體驗。 因紐特人認為極光是通往天堂的通道。 現在,極光有了科學的解釋。 除了帶來審美享受,她還帶來了宇宙信息。
往期文章鏈接
如果你對大自然感興趣
如果你想換個角度欣賞世界
所以跟我來
“景觀?視圖”
感謝您的關注! 謝謝你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