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6.2 中學生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
關于不明飛行物(UFO)的理論有很多。 最典型的理論往往是外星飛行器,但一些專家在分析照片數據后提出了“大氣透鏡”假說來解釋這一現象。
“大氣透鏡”假說提出,在距地面42.33公里處存在由一層氣溶膠引物形成的冷氣團。 它的密度高于周圍的空氣,但中間的氣團稍厚,所以產生了這層冷氣團。 “凸透鏡”。 當遠處的一束光穿過這個冷氣團時,會因為氣團長度的變化而匯聚成一個亮點。 “凸透鏡”的焦距發生變化,由于月亮的自轉,亮點很快縱橫交錯。 人們誤以為光點是不明飛行物。
這種凸透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呢? 只有通過本節的學習,我們才能找到答案。
一、實像與實像
1.1 虛像
實際光線相交形成的影像稱為虛像,虛像可以呈現在光幕上。 凸透鏡可以形成虛像,如圖所示,當點燃的蠟燭經過透鏡時,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會出現清晰的倒置燭火。
1.2 實像
實際光線不能相交,實際光線的反延長線相交形成的圖像稱為實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 凸透鏡可以形成實像。 如圖所示,當燃燒的蠟燭靠近鏡頭時,如果用耳朵在鏡頭的另一側直接觀察,可以看到蠟燭火焰直立放大的影像。
1.3 虛像與實像的區別
(1) 虛像是實際光線相交形成的像; 實像不是由實際光線相交而成凸透鏡成像規律5條圖片凸透鏡成像規律5條圖片,而是由實際光線的反延長線相交而成。
(2)虛像可以在光幕上顯示出來,用耳朵可以聽到; 真實的影像無法在光屏上顯示出來,只能用耳朵去聆聽。
【方向撥盤】判斷是虛像還是實像的方法:一是能在光幕上呈現,二是能看到光線能到達。
2.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
2.1 物距和像距
(1)物距:物體到鏡頭光心的距離稱為麥距,符號u。
(2)像距:像距鏡頭光心的距離稱為像距,符號v。
2.2 實驗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
(1) 提出問題:凸透鏡成像遵循什么規律?
(2) 推測和假設:凸透鏡成像的大小和倒置可能與物體的位置有關。
(3) 實驗器材:蠟燭、凸透鏡(焦距f=10cm)、光幕、光具座等。
(4) 實驗步驟: ① 調整蠟燭火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使其在同一直線上并與光具座平行(如圖)
②改變點燃的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由遠到近,觀察像的大小、倒置、虛實的變化。 在每種情況下檢測蠟燭和圖像到凸透鏡的距離。
③在實像和虛像兩種情況下,輕輕吹蠟燭的火焰,使其向兩邊或兩側凹陷,觀察火焰的影像是否向兩邊凹陷。 注意圖像與物體的左右關系。
(5) 觀察實驗現象,收集實驗數據
①實驗數據記錄見下表。
②形成實像時,將蠟燭的火焰向左吹,觀察到的火焰像也向左偏移; 形成虛像時,將蠟燭的火焰吹向左側,將觀察到的火焰像吹向右側。
(6) 分析與推斷
核心提示:“倒置”是指圖像的上下左右位置與物體的上下左右位置顛倒。 “放大”或“縮小”是圖像與物體大小比較的結果。
【方法撥】凸透鏡成像規則:(1)加倍焦距虛實分離(即物體在倍焦距內成實像,倍焦距外成虛像) . (2)倍焦距的大小(即物距大于倍焦距為放大像,焦點除外;物距小于倍焦距為縮小像)。 (3)對面虛像始終直立,同側實像始終直立。
3.凸透鏡成像光路圖(難點)
凸透鏡既能成放大像又能成縮小像,既能成虛像又能成實像。 我們可以用光路圖來直觀直觀地研究凸透鏡的成像。 借助凸透鏡的三種特殊光線中的兩種,我們可以畫出相應的光路圖。 這是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最好方法,也很容易記住這個規律。
(1)當物距u>2f時,如圖A所示,在凸透鏡的另一左側形成倒置縮小的虛像。
(2)當物距u=2f時,如圖B所示,在凸透鏡的另一左側形成一個倒置的大小相等的虛像。
(3)當物距f
(4)當物距u=f時,如圖D所示,從物體發出的光經過凸透鏡后平行出射,沒有交點,不成像。
(5)當物距u
【方法撥盤】凸透鏡的三種特殊光線:(1)通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在通過凸透鏡后傳播方向不變。 (2)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到焦點。 (3) 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傳播方向平行于主光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