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由于內容較多,且有公式,建議大家下載瀏覽,這里僅給出部分內容,完整內容可參見參考資料)
參考:
第一章 機械運動
1、寬度檢測是最基本的檢測,最常用的工具是秤。
2、寬度的主要單位是米,用符號表示:米初三物理電功率知識點總結,我們走兩步的距離約為1米,桌子的高度約為0.75米。
3、寬度的單位有公里、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他們的關系是:
…………
第 2 章聲學現象
1、聲音的發生:由物體振動而形成。 震動停止了,聲音也停止了。
2. 聲音的傳播:聲音通過介質傳播。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一般來說,我們看到的聲音來自于空氣。
3、波速: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 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液體中快,而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又比在空氣中快。
4、帶回波可測量距離:S=1/2vt
…………
第三章物質狀態的變化
1、氣溫:指物體冷或熱的程度。 檢測工具是溫度計,濕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2. 攝氏溫度(°C):單位為攝氏度。 1攝氏度的規定:將冷水混合物的室溫設定為0度,將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設定為100度,將其在0度至100度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份分為1℃。
3、常見的溫度計有(1)實驗室溫度計; (二)溫度計; (3)冷熱表。
…………
第4章光現象
1、光源:能夠自行發光的物體稱為光源。
2、太陽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
3、光的三基色是:紅、綠、藍; 染料的三基色是:紅、黃、藍。
4、不可見光包括:紅外線和紫外線。 特點:紅外線可以使照射物體升溫,產生熱效應(例如太陽的熱量通過紅外線傳到月球); 紫外線最明顯的特性就是可以使熒光物質發光,還可以殺菌。
…………
第五章 鏡頭及其應用
光的折射:當光從一種介質傾斜入射到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通常會發生變化。
光的折射定律:光從空氣中斜射到水或其他介質中,折射光與入射光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折射光與入射光均在法線一側,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當入射角減小時,折射角也減小; 當光垂直于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
第 6 章質量和密度
1、質量(m):物體中富含物質的量稱為質量。
2. 國際質量單位是千克。 其他還有:噸、克、微克,1噸=103公斤=106克=109微克(進料量為千飼料)
3、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位置和體溫的變化而變化。
4、質量檢驗工具:實驗室常用天平來衡量質量。 常用的天平包括托盤天平和化學天平。
…………
第7章 力量
1. 什么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物體之間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當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時,它同時也受到前一個物體的力)。
3、力的作用: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物體形狀或體積的變化稱為變形。)
…………
第8章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定理:所有物體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則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牛頓第一定理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推廣出來的,因此該定理無法通過實驗證明)。
2.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的性質稱為慣性。 牛頓第一定理也稱為慣性定律。
…………
第9章浮力
1、壓力: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的力稱為壓力。
2、浮力:物體單位面積所受的壓力稱為浮力。
3、浮力公式:P=F/S初三物理電功率知識點總結,其中p的單位為:帕斯卡,簡稱:Pa,1 Pa=1 N/m2,壓力F的單位為:N; 受力面積S的單位為:m2
…………
第10章壓力
1、壓力:一切溶解在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垂直向下的力,稱為壓力。 壓力的方向始終垂直向下。 (物體在空氣中也受到壓力)
2、物體浮沉情況:(最初浸入液體中)
方法一:(比壓和物體重力)
(1)F浮動
方法二:(而不是物體和液體的密度)
ρ 物體<ρ 液體,下沉; (2) ρ 事物>ρ 液體,向下漂浮 (3) ρ 事物=ρ 液體,漂浮。 (不會漂浮)
…………
第11章功和機械能
1、做功有兩個必要的原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另一個是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的距離。
2. 功的估計:功(W)等于力(F)與物體沿力方向行進的距離(s)的乘積。 (功=力×距離)
3、功的公式:W=Fs; 單位:W→焦耳; F→牛頓; s→米。 (1 焦耳 = 1 N·m)。
4、工作原理:使用機器時,人所做的工作等于沒有機器的手所做的工作,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器并不節省工作。
…………
第12章簡單機器
1、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剛性桿稱為杠桿。
2.什么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1) 支點:杠桿圍繞其旋轉的點 (o)
(2) 力量:轉動杠桿的力量(F1)
(3)阻力:限制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L1)的距離。
(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
第13章內力
1、分子動力學理論的內容是:(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2)所有物體的分子都在不斷地隨機運動; (3)分子間存在著相互的引力和作用力。
2. 擴散:不同物質相互接觸、相互滲透的現象。
3.當固體和液體被壓縮時,分子間的力小于重力。
固體難以伸長,因為分子間吸引力小于作用力。
…………
第十四章 內能的利用【熱機】
1、發熱量(q):1公斤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稱為發熱量。 單位為:焦耳/千克。
2、燃料燃燒釋放的熱量估算:Q=qm; (Q 為熱量,單位為焦耳;q 為熱值,單位為焦耳/千克;m 為質量,單位為千克。
3、借助內能,可以利用熱量,也可以做功。
…………
第15章電壓和電路
1、電源:能提供連續電壓(或電流)的裝置。
2、電源是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成電能。 例如,干電池將物理能轉化為電能。 發電機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3、持續電壓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4、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 如:金屬、人體、泥土、酸、堿、鹽水、氨等。
…………
第十六章 當前內阻
1、電流(U):電流是電路中產生電壓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流的設備。
2、電流U的單位為:國際單位為:伏特(V); 常用單位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 千伏 = 103 伏 = 106 毫伏 = 109 微伏。
3、檢測電流的儀器為:電流表,其使用規則為:①電壓表應并聯在電路中; ②端子連接方法應正確,使電壓從“+”端子進入,從“-”端子退出; ③被測電流不應超過電流表的阻值;
…………
第17章歐姆定理
1.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壓與導體上的電流成反比,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2、式:(I=U/R) 式中單位:I→A(A); U→V(V); R→歐洲(Ω)。 1 安培 = 1 伏/歐姆。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R必須在同一個電路中; ②若已知I、U、R任意兩個量,則可求出另一個量; ③計算時單位應統一。
…………
第十八章電力
1、電功(W):電壓所做的功稱為電功。
2、電功率單位:SI單位:焦耳。 常用單位有:度(kWh),1度=1kWh=3.6×106焦耳。
3、檢測電功率的工具:電度表(watt-)
4、電功率估算公式:W=UIt(其中單位為W→笑話(J);U→伏特(V);I→安培(A);t→秒)
…………
第十九章家庭用電【家庭電路】知識點總結
1、家庭電路組成:進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絲盒→家用電器。
2、兩根進線是火線和零線,它們之間的電流是220伏,可??以用測試筆識別。 如果試電筆內的氖管發光,則被測線為火線,不發光線為中性線。
3、所有家用電器及插頭均并聯。 開關應與其控制的家用電器串聯。
…………
第20章電和磁
1. 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特性。
2、磁極:磁性物體稱為磁極。 它的方向是:手動北。
3、磁鐵:磁極最具磁性的部分稱為磁鐵。
① 任何磁極都有兩個磁鐵,一個是南極(N極); 另一個是北極(S極)
②磁極之間的作用:同名磁鐵相互沖突,異名磁鐵相互吸引。
…………
第21章信息傳遞
1.信息:各種事物發送的有意義的消息。
人類歷史上,信息和信息傳播活動經歷了五次偉大變革:①語言的誕生; ②人物的誕生; ③印刷術的誕生; ④電磁波的應用; ⑤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請求將被正確排序)
2、早期的信息傳播工具:烽火臺、驛馬、電報、電話等。
3、人類儲存信息的工具有:①牛骨、竹簡、木簡,②書籍,③磁盤、光盤。
…………
第22章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1、人類開發利用能源的歷史:火→化石能→電能→核能。
2、能源的種類很多,可分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常規能源(傳統能源)和新能源; 清潔能源和非清潔能源。
3、獲得核能的途徑有兩種:重核裂變和輕核聚變(聚變也稱為熱核反應)。 人類制造的原子彈和核電站是通過重核裂變釋放能量,而核彈則是通過輕核聚變釋放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