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育論文-初中物理新課程實施中的教學問題與對策.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學科教育論文-初中物理新課程實施中的教學問題與對策.doc(10頁珍藏版)》請到人人文庫搜索。
學科教育論文——初中物理新課程實施中教學問題及對策 摘要:初中物理新課程以“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理念,轉變課程功能和教學目標。在新課程實施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教材遇到了哪些問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筆者根據個人的觀察、思考和分析,談一談個人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新課程 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貝語網校,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建設節約型社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是培養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培養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需要社會各級各類學校實施素質教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對課程體系、結構、內容進行調整和改革,構建適應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的新課程體系,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1、物理新課程及其特點1、新課程課程原指學習的主體,新課程是指概念、功能、內容和結構體系發生變化的學習主體,是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后,樹立“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理念,調整和改革課程結構和內容,構建適應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的新課程體系。實施新課程是一項偉大的戰略工程,開展新課程教學,可以最大程度地協調國家發展需要和學生個人發展要求的關系。
2 新課程與舊課程的本質區別 新課程與舊課程的本質區別在于理念的不同。除了新的知識結構和內容外,新課程與舊課程的本質區別在于理念的新。新舊課程理念的區別在于:舊課程觀認為課程是知識和教材;課程與教學是相互分離的。新課程觀認為課程不僅是知識,更是經驗和活動;課程是教材、教師、學生、環境的整合;課程與教學是一體的,是由教材、教師和學生、教學情景、教學環境構成的生態系統。新課程堅持“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學生中心理念,而舊課程忽視學生的發展,特別是忽視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由于本質的區別,課堂教學的效果也不同。 3 新物理課程的特點新物理課程是一門自然科學基礎課程,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旨在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新物理課程伴隨著教育目標和教育觀念的變化初中物理教學問題,教材的功能也隨之發生變化,其功能由承載知識和技能轉變為促進人的發展,有利于教師創造性教學和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有利于教學屬性的發展。新物理課程具有以下特點:打破學科知識體系的框架,以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的認知發展規律為依據組織教材內容,讓學生充分體驗自然科學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改變學生在接觸自然和社會中形成的錯誤、模糊或片面的觀念,真正理解科學概念和規律的含義,形成正確的自然觀。
淡化知識和技能的功能表現,重視過程和方法,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從目前使用的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來看,新版初中物理教材確實具有以下特點:強調學生的探究活動,把科學探究的學習和科學內容的學習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根據學生的興趣、認知規律、探究的方便等設計教材結構;開放性問題多、實踐性強;充分體現科學、技術、社會的思想,注重人文精神的滲透;注重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生動活潑。2、物理新課程實施中教學問題的表現。物理新課程同其他新課程一樣初中物理教學問題,以其先進的教育理念反映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的特點,反映了世界教育發展的潮流,反映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追求。 但是,我們的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中如何體現國家的意志和專家的思想呢?現在,就我所了解的情況,簡單談一談物理新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具體來說,教師新舊教育觀念的沖突長期得不到解決,教師能力提升的速度跟不上新課程教學的需要,影響了新課程功能的最大發揮。(1)當前教師的教育觀念落后于教學要求。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廣大教師對此表示認同,也知道這是我們在新課程教學中必須堅持的方向和目標。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在鄉鎮中學和非重點學校,教師面對學生、環境、教師自身能力等課程要素,感到很難滿足實施新課程教學所需的條件,教師對新課程核心理念的認同出現了動搖。
因為他們知道新課程教學的實施會導致教師職業的專業化,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再加上在教學中還要承擔學校和上級教育部門下達的教學質量任務的重壓、低質量學生的挑剔、部分學生家長的批評,因此教師對新課程核心理念的認同態度發生動搖。教師新舊觀念的碰撞使得舊觀念占了上風,因此教師的教育觀念跟不上新課程實施的要求而落后。體現在物理教學中,在向學生提問、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指導學生學習時,都存在著與新課程教學要求相悖的行為。面對優秀學生的提問,教師顯得熱情、耐心,回答詳細、具體;面對差生的提問,教師則會置之不理,顯得不耐煩,表現出厭煩,態度壓抑。(2)教師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意識淡薄。 教師對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積極性和意識不強,當然有客觀因素,主要原因是教學設備儀器配置不齊全,但也有教師對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意識不強,導致部分資源沒有得到利用的情況。說到依靠教師自己開發,那就更是難上加難了。例如,在講授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性時,應該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進行小組實驗,進行研究學習。但老師擔心學生損壞實驗設備,就沒有讓學生動手實驗,只用老師的演示實驗代替小組實驗。
(3)課堂教學仍然普遍表現出重結果輕過程的傾向,忽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在課程目標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仍然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忽視過程和方法,忽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忽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這可以從師生相互提問時的表現中得到證實。例一:教師在向學生提問時,通常只關心問題的答案,而缺乏對為什么答案如此的關注。只關心答案而不關心原因,足以說明教師仍然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和方法。例二:一個學習成績一般但上課很活躍的學生問老師:“老師,為什么不能把水銀溫度計插進開水中測量溫度?”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你能猜到老師是怎么回答的嗎?我告訴你,老師是這樣回答學生的。老師冷冷地回答:“回去問你爸吧!” 老師這樣一說,學生啞口無言。老師對學生的這個提問,反映了什么呢?我們稍加思考就可以知道。它暴露了教師對差生的冷漠和厭惡,暴露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情感的忽視、對情感教育的忽視。(4)教師能力發展速度跟不上新課程教學的需要。在物理新課程教學中,教師的突出問題是教師現有的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跟不上新課程教學的要求。這體現在教師的主導作用沒有得到體現,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趨向于知識導向,教學過程的設計考慮仍然沿襲老套路。學生的學習方式單一,缺乏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學生沒有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體驗,不懂得運用評價理論,更不懂用形成性評價方法來評價學生的學習發展情況。 新課程教學中評價的導向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相當一部分教師不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物理新課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