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微項目《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博客鏈接:)立項已近一年。 在市局各教學部門、中學領導和同事們的指導、關心和幫助下,項目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提出的問題
實驗教學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驗能否激發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科學探究能力,提升中學生自身素質,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而且,目前教材中的一些實驗可操作性不強,一些實驗知名度不夠,一些實驗成功率低,一些示范實驗可以改為中學生實驗,一些課外活動可以積極自制教具。 因此,我們認為對中學化學實驗教學進行研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目標與內容
1、目標: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問題的癥結,進行點對點的對策研究,明確班主任和中學生需要改進和重點的地方,從而以培養中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全面提高中學生的科學素質。
2. 內容:課堂學生活動的開發與挖掘、演示實驗、學生實驗、綜合實踐活動等,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與解決實際問題和提高教學質量有機結合。 開展實驗課演示初中物理實驗報告博客,生成優化的探索性實驗設計方案。
三、工藝與技巧
1、行動研究法:根據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研究,不定期與領導、同行、學生就個別實驗的改進和優化進行交流,討論、啟發、改進,不斷調整直至優化.
2.文獻研究法:閱讀教學文獻,參考教學文獻和網絡資料,收集一些相關的實驗數據,通過比較對有價值的進行研究。
3、調查研究方法:針對平時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情況,通過批改、統計、舉手等多種形式了解中學數學實驗教學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改進。
4、經驗總結法:根據我們個人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師友學習等方式,了解一些化學實驗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的癥結所在和想法建議,提出一些記錄,根據這些信息,進行歸納分析,得到初步的推論,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進行探索。
5.陌陌交流方式:為了方便師生同學之間的交流,建立班級陌陌群。 有意見可以及時在群里發表意見,上傳自己的實驗圖片和視頻,效果不錯。
四、研究成果
1、對結果的認可: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實驗是值得我們去研究、調整、改進的。 有時理論上的調整和優化三言兩語就可以完成,而如果具體動手實驗和制造過程,實際上遠比理論上要冗長和復雜。 在自己制作教具的過程中初中物理實驗報告博客,深切感受到了實驗者的辛酸,也很欣慰有自己的小制作,有興趣繼續研究。
2、運行技術成果:
2018年6月,張錫群的論文《中考化學科學探究題解析及備考策略》發表在《新世紀智能學習》第30期;
2018年8月,張錫群參加南京一中化學實驗“長度檢測”演講比賽,入選江蘇省銀獎;
2018年8月,陳斌的論文《改變傳統模式,開創中學數學實驗探究性教學新理念》發表在《文理航海》第8期;
2018年10月,陳斌自制教具“多功能成像儀”通過海門市教研室審核和南京市教研室初審,已發往湖南省教研室參加選拔(具體文件或證書到位后補上)。
五、討論與建議
1、問題討論:研究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是一些研究過程、交流討論、感受、調查等沒有及時記錄; 二是非專業人士很難做專業的事情(設計、選材、制作)。
2、建議:中學數學實驗研究的題目有點簡略,可以分成比較細的點,比如:中學生實驗(中學生活動)、演示實驗、綜合實踐活動、課外實驗、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