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上學期間,是不是看到知識點,就立即清醒了?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物理的知識點不僅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為知識點。還在煩惱沒有知識點總結嗎?下邊是小編整理的中學數學勻變速直線運動知識點,供你們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須要的同事。
中學數學勻變速直線運動知識點1
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假若在相等的時間內速率的變化相等,這些運動就稱作勻變速直線運動。也可定義為:順著一條直線,且加速度不變的運動,稱作勻變速直線運動。
【概念及公式】
順著一條直線,且加速度方向與速率方向平行的運動,稱作勻變速直線運動。假如物體的速率隨著時間均勻增大,這個運動稱作勻減速直線運動。假如物體的速率隨著時間均勻降低,這個運動稱作勻加速直線運動。
s(t)=1/2·at^2+v(0)t=【v(t)^2-v(0)^2】/(2a)={【v(t)+v(0)】/2}*t
v(t)=v(0)+at
其中a為加速度,v(0)為初速率,v(t)為t秒時的速率s(t)為t秒時的位移速率公式:v=v0+at
位移公式:x=v0t+1/2at²;
位移---速率公式:2ax=v2;-v02;
條件: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須同時符合下列兩條:
⑴受恒外力作用⑵合外力與初速率在同仍然線上。
【規律】
瞬時速率與時間的關系:V1=V0+at
位移與時間的關系:s=V0t+1/2·at^2
瞬時速率與加速度、位移的關系:V^2-V0^2=2as
位移公式X=Vot+1/2·at^2=Vo·t(勻速直線運動)
位移公式推論:
⑴由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率是均勻變化的,故平均速率=(初速率+末速率)/2=中間時刻的瞬時速率
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路程s=平均速率*時間,故s=[(v0+v)/2]·t
借助速率公式v=v0+at,得s=[(v0+v0+at)/2]·t=[v0+at/2]·t=v0·t+1/2·at^2
⑵利用微積分的基本定義可知,速率函數(關于時間)是位移函數的求導,而加速度函數是關于速率函數的求導,寫成多項式就是ds/dt=v,dv/dt=a,d2s/dt2=a
于是v=∫adt=at+v0,v0就是初速率,可以是任意的常數
因而有s=∫vdt=∫(at+v0)dt=1/2at^2+v0·t+C,(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即便t=0時,s=0,故這個任意常數C=0,于是有
s=1/2·at^2+v0·t
這就是位移公式。
推測V^2-Vo^2=2ax
平均速率=(初速率+末速率)/2=中間時刻的瞬時速率
△X=aT^2(△X代表相鄰相等時間段內位移差,T代表相鄰相等時間段的時間寬度)
X為位移。
V為末速率
Vo為初速率
【初速率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比列關系】
⑴重要比列關系
由Vt=at,得Vt∝t。
由s=(at^2)/2,得s∝t^2,或t∝2√s。
由Vt^2=2as,得s∝Vt^2,或Vt∝√s。
⑵基本比列
①第一秒末、第2秒末、……、第n秒末的速率之比
V1:V2:V3……:Vn=1:2:3:……:n。
推論:aT1:aT2:aT3:.....:aTn
②前一秒內、前2秒內、……、前n秒內的位移之比
s1:s2:s3:……sn=1:4:9……:n^2。
推論:1/2·a(T1)^2:1/2·a(T2)^2:1/2·a(T3)^2:......:1/2·a(Tn)^2
③第1個t內、第2個t內、……、第n個t內(相同時間內)的位移之比
xⅠ:xⅡ:xⅢ……:xn=1:3:5:……:(2n-1)。
推論:1/2·a(t)^2:1/2·a(2t)^2-1/2·a(t)^2:1/2·a(3t)^2-1/2·a(2t)^2
④通過前1s、前2s、前3s……、前ns的位移所需時間之比
t1:t2:……:tn=1:√2:√3……:√n。
推論:由s=1/2a(t)^2t1=√2s/at2=√4s/at3=√6s/a
⑤通過第1個s、第2個s、第3個s、……、第n個s(通過連續相等的位移)所需時間之比
tⅠ:tⅡ:tⅢ……tN=1:(√2-1):(√3-√2)……:(√n-√n-1)
推論:t1=√(2s/a)t2=√(2×2s/a)-√(2s/a)=√(2s/a)×(√2-1)t3=√(2×3s/a)-√(2×2s/a)=√(2s/a)×(√3-√2)……注⑵2=4⑶2=9
【分類】
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假如物體的速率隨著時間均勻降低,這個運動稱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假如物體的速率隨著時間均勻增大,這個運動稱作勻減速直線運動。
若速率方向與加速度方向同向(即同號),則是加速運動;若速率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即異號),則是減速運動
速率無變化(a=0時),若初速率等于瞬時速率,且速率不改變,不降低也不降低,則運動狀態為,勻速直線運動;若速率為0,則運動狀態為靜止。
中學數學勻變速直線運動知識點2
一、基本關系式
v=v0+atx=v0t+1/2at2v2-vo2=2axv=x/t=(v0+v)/2
二、推論
1、vt/2=v=(v0+v)/2
2、△x=at2{xm-xn=(m-n)at2}
3、初速率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比列式
(1)初速率為0的n個連續相等的時間末的速率之比:
V1:V2:V3::Vn=1:2:3::n
(2)初速率為0的n個連續相等時間內全位移X之比:
X1:X2:X3::Xn=1:2
(3)初速率為0的n個連續相等的時間內S之比:
S1:S2:S3::Sn=1:3:5::(2n—1)
(4)初速率為0的n個連續相等的位移內全時間t之比
t1:t2:t3::tn=1:√2:√3::√n
(5)初速率為0的n個連續相等的位移內t之比:
t1:t2:t3::tn=1:(√2—1):(√3—√2)::(√n—√n—1)應用基本關系式和結論時注意:
(1)、確定研究對象在那個運動過程,并按照題意畫出示意圖。
(2)、求解運動學問題時通常都有多種解法,并探索最佳解法。
三、兩種運動特例
(1)、自由落體運動:v0=0a=gv=gth=1/2gt2v2=2gh
(2)、豎直上拋運動;v0=0a=-g
四、關于追及與相遇問題
1、尋找三個關系:時間關系,速率關系,位移關系。兩物體速率相等是兩物體有最大或最小距離的臨界條件。
2、處理方式:化學法,語文法,圖像法。
如何能夠學好化學
1、改變觀念
和小學數學相比,小學數學知識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通俗易懂的,而且內容也不算是好多,也更容易把握一些。并且能學好中學數學,不見得能夠學好中學數學了。假如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沒有培養上去,再加上沒有好的學習方式,學習中學數學簡直就是難上加難。所以想要學好中學數學,首先就須要改變觀念,應當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認識高中物理天體運動變軌,從頭開始。
2、培養對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學好中學數學就要對化學這門學科飽含興趣。這么,如何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呢?化學是一門和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理科生應當在平常的時侯多注意化學與日常生活、生產和現代科技密切聯系,息息相關的.地方。甚至是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這樣可以大大的迸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萬有引力知識點
1.開普勒第三定理:T2/R3=K(=4π2/GM){R:軌道直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量)}
2.萬有引力定理: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體直徑(m),M:天體質量(kg)}
4.衛星繞行速率、角速率、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率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月球同步衛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h:距月球表面的高度,r地:月球的直徑}
注:(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理可計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3)月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月球自轉周期相同;
(4)衛星軌道直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一齊反右);
(5)月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率和最小發射速率均為7.9km/s。
中學數學勻變速直線運動知識點3
勻變速直線運動重要知識點講解
基本概念: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假若在相等的時間內速率的變化相等,這些運動就稱作勻變速直線運動。
也可定義為:順著一條直線,且加速度不變的運動,稱作勻變速直線運動。順著一條直線高中物理天體運動變軌,且加速度方向與速率方向平行的運動,稱作勻變速直線運動。
假如物體的速率隨著時間均勻增大,這個運動稱作勻減速直線運動。假如物體的速率隨著時間均勻降低,這個運動稱作勻加速直線運動。
●最核心公式
末速率與時間關系:Vt=Vo+at
位移與時間關系:x=Vot+at^2/2
速率與位移關系:Vt^2-Vo^2=2as
●重要公式補充
(1)平均速率V=s/t;
(2)中間時刻速率V(t)=(Vt+Vo)/2=x/t;
(3)中間位置速率V(s)=[(Vo^2+Vt^2)/2]1/2;
(4)公式推導Δs=aT^2;備注:多項式中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這個公式也是打點計時器求加速度實驗的原理多項式。
●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須同時符合下列兩條:
⑴受恒外力作用
⑵合外力與初速率在同仍然線上。
●重要比列關系
由Vt=at,得Vt∝t。
由s=(at^2)/2,得s∝t^2,或t∝2√s。
由Vt^2=2as,得s∝Vt^2,或Vt∝√s。
明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兒了。
中學數學勻變速直線運動知識點4
知識點概述
1.知識與技能:
1把握用v—t圖像描述位移的方式.
2把握勻變速運動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并運用(曉得其推論方式).
2.過程與方式:
1通過對v—t圖像位移的求法,明晰“面積”與位移的關系。
2通過圖象問題,學會用已有知識剖析問題的方式和驗證勻加速運動的平均速率求法。
3練習位移與時間公式的應用
知識點總結
位移--時間圖像(s-t圖)
(1)描述:表示位移和時間的關系的圖像,叫位移-時間圖像,簡稱位移圖像。
(2)數學意義:描述物體運動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3)座標軸的涵義:橫座標表示時間,縱座標表示位移。由圖像可知任意一段時間內的位移和發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時間。
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
(1)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或某直線運動的s-t圖像是傾斜直線則表示其作勻速直線運動。
(2)s-t圖像中斜率(傾斜程度)大小表示物體運動快慢,斜率(傾斜程度)越大,速率越快。
(3)s-t圖像中直線傾斜方法(方向)不同,意味著兩直線運動方向相反。
(4)s-t圖像中,兩物體圖像在某時刻相交表示在該時刻相遇。
(5)s-t圖像若平行于t軸,則表示物體靜止。
(6)s-t圖像并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7)s-t圖只能描述直線運動。
表達式:v=(vt+vo)/2、x=v·t、vt=v0+at、x=v0+at2/2
常見考點考法
一輛車輛從靜止開始加速,加速度a=5m/s2,問:10s后車輛走過的位移為多少?(車輛沿直線運動)
解:由于物體做的是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
x=v0t+at2/2x=250m
【高中數學勻變速直線運動知識點(4篇)】相關文章:
中學數學勻變速直線運動知識點10-26
中學數學勻變速直線運動知識點4篇11-19
中學數學熱學知識點12-13
中學數學彈力知識點10-26
中學數學知識點歸納最新12-07
中學數學水平考知識點08-08
中學數學知識點最新大全07-30
中學數學熱學知識點2篇01-11
中學數學電勢能知識點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