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tǒng)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下載地址1
資源介紹
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一) 力學三大觀點的綜合應用
1.(多選)(2020·青島市模擬)如圖,輕質(zhì)彈簧上端懸掛于天花板,下端系一圓盤A,處于靜止狀態(tài)。一圓環(huán)B套在彈簧外,與圓盤A距離為h,讓環(huán)自由下落撞擊圓盤,碰撞時間極短,碰后圓環(huán)與圓盤共同向下開始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整個運動過程中,圓環(huán)、圓盤與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B.碰撞后環(huán)與盤一起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碰撞后環(huán)與盤一塊運動的過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與h無關(guān)
D.從B開始下落到運動到最低點過程中,環(huán)與盤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大于彈簧彈性勢能的增加量
解析:選CD 圓環(huán)與圓盤碰撞過程,時間極短,內(nèi)力遠大于外力,系統(tǒng)總動量守恒,由于碰后速度相同,為完全非彈性碰撞,機械能不守恒,故A錯誤;碰撞后環(huán)與盤一起向下運動過程中,受重力,彈簧彈力,由于彈力增大,整體受到的合力變化,所以加速度變化,故B錯誤;碰撞后平衡時,有kx=(m+M)g,即碰撞后新平衡位置與下落高度h無關(guān),故C正確;從B開始下落到運動到最低點過程中,環(huán)與盤發(fā)生完全非彈性碰撞,有能量損失,故環(huán)與盤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大于彈簧彈性勢能的增加量,故D正確。
2.如圖甲所示,物塊A、B的質(zhì)量分別是mA=4.0 kg和mB=3.0 kg,用輕彈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塊B右側(cè)與豎直墻壁相接觸,另有一物塊C從t=0時以一定速度向右運動,在t=4 s時與物塊A相碰,并立即與A粘在一起不再分開,物塊C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則墻壁對物塊B的彈力在4 s到12 s的時間內(nèi)對B的沖量I的大小( )
A.9 N·s B.18 N·s
C.36 N·s D.72 N·s
解析:選C 由圖知,C與A碰前速度為:v1=9 m/s,碰后速度為:v2=3 m/s,C與A碰撞過程動量守恒,以C的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Cv1=(mA+mC)v2,可解得mC=2 kg,12 s末A和C的速度為:v3=-3 m/s,4 s到12 s,墻對B的沖量為:I=(mA+mC)v3-(mA+mC)v2,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I=-36 N·s,方向向左;故墻壁對物塊B的彈力在4 s到12 s的時間內(nèi)對B的沖量I的大小為36 N·s,故C正確,A、B、D錯誤。
3.如圖所示,光滑地面上靜置一質(zhì)量為M的半圓形凹槽,凹槽半徑為R,表面光滑。將一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從凹槽邊緣處由靜止釋放,當小滑塊運動到凹槽的最低點時,對凹槽的壓力為FN,F(xiàn)N的求解比較復雜,但是我們可以根據(jù)學過的物理知識和方法判斷出可能正確的是(重力加速度為g)( )
A. B.
C. D.
解析:選A 滑塊和凹槽組成的系統(tǒng)水平方向上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當滑塊運動到最低點時有:mv=Mv′, mgR=mv2+Mv′2 ,由極限的思想,當M趨于無窮大時,v′趨近于0,凹槽靜止不動,滑塊速度為 v=,且小滑塊在最低點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N-mg=m,解得 FN=3mg,四個選項中當M趨于無窮大時,只有A選項符合,另外CD選項從量綱的角度上講也不對,故A對,B、C、D錯。
4.(2021·四川德陽模擬)如圖所示,在固定的水平桿上,套有質(zhì)量為m的光滑圓環(huán),輕繩一端拴在環(huán)上,另一端系著質(zhì)量為M的木塊,現(xiàn)有質(zhì)量為m0的子彈以大小為v0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塊并立刻留在木塊中,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子彈射入木塊后的瞬間,速度大小為
B.子彈射入木塊后的瞬間,繩子拉力等于(M+m0)g
C.子彈射入木塊后的瞬間,環(huán)對輕桿的壓力大于(M+m+m0)g
D.子彈射入木塊之后,圓環(huán)、木塊和子彈構(gòu)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解析:選C 子彈射入木塊后的瞬間,子彈和木塊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則m0v0=(M+m0)v1,解得速度大小為v1=,選項A錯誤;子彈射入木塊后的瞬間,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T-(M+m0)g=(M+m0)可知繩子拉力大于(M+m0)g,選項B錯誤;子彈射入木塊后的瞬間,對子彈、木塊和圓環(huán)整體:N=T+mg> (M+m+m0)g,選項C正確;子彈射入木塊之后,圓環(huán)、木塊和子彈構(gòu)成的系統(tǒng)只在水平方向動量守恒,選項D錯誤;故選C。
5.(多選)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長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OA段光滑,AB段粗糙且長為l,左端O處固定輕質(zhì)彈簧,右側(cè)用不可伸長的輕繩連接于豎直墻上,輕繩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F。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以速度v從A點向左滑動壓縮彈簧,彈簧的壓縮量達最大時輕繩恰好被拉斷,再過一段時間后長木板停止運動,小滑塊恰未掉落。則( )
A.輕繩被拉斷瞬間木板的加速度大小為
B.輕繩被拉斷瞬間彈簧的彈性勢能為mv2
C.彈簧恢復原長時滑塊的動能為mv2
D.滑塊與木板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解析:選ABD 輕繩被拉斷瞬間彈簧的彈力等于F,對木板,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Ma,得a=,故A正確;滑塊以速度v從A點向左滑動壓縮彈簧,到彈簧壓縮量最大時速度為0,由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得,輕繩被拉斷瞬間彈簧的彈性勢能為mv2,故B正確;彈簧恢復原長時木板獲得動能,所以滑塊的動能小于mv2,故C錯誤;彈簧最大的彈性勢能Ep=mv2,小滑塊恰未掉落時滑到木板的右端,且速度與木板相同,均為0。由能量守恒定律得Ep=μmgl,解得μ=,故D正確。
6.(多選)(2021·山東高考模擬)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下端固定在地上,上端與質(zhì)量為m的鋼板連接,鋼板處于靜止狀態(tài)。一個質(zhì)量也為m的物塊從鋼板正上方h處的P點自由落下,打在鋼板上并與鋼板一起向下運動x0后到達最低點Q。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與鋼板碰后的速度為
B.物塊與鋼板碰后的速度為 |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