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課時跟蹤檢測(三十六) 交變電流的產生及描述
1.在正弦交流電的產生原理中,有個“中性面”的概念,下列關于它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中性面,就是線圈所在的平面
B.中性面與磁場方向平行
C.線圈經過中性面時,磁通量最大
D.線圈經過中性面時,電動勢最大
解析:選C 中性面是指線圈平面與磁感線方向垂直的位置,則線圈在中性面時磁通量最大,故A、B錯誤,C正確;線圈經過中性面時,磁通量最大,由于沒有任何一條邊切割磁感線,即磁通量的變化率為零,故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為零,故D錯誤。
2.(多選)風電是一種清潔、綠色的可再生能源,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目前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圖甲為風力發電的簡易模型,在風力作用下,風葉帶動與桿固連的永磁鐵轉動,磁鐵下方的線圈與電壓傳感器相連。在某一風速時,傳感器顯示如圖乙所示,則( )
A.磁鐵的轉速為10 r/s
B.線圈兩端電壓的有效值為62 V
C.交變電流的電壓表達式為u=12sin 5πt(V)
D.該交變電流的頻率為50 Hz
解析:選BC 電壓的周期為T=0.4 s,因此磁鐵的轉速為n=2.5 r/s,f=2.5 Hz,故A、D錯誤;通過題圖乙可知電壓的最大值為12 V,因此有效值U=Um2 =122 V=62 V,故B正確;周期T=0.4 s,因此ω=2πT =2π0.4 rad/s=5π rad/s,因此電壓的表達式為u=12sin 5πt(V),故C正確。
3.(多選)(2020·廣州模擬)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原理圖如圖甲所示,M為匝數n=50匝、電阻r=1.0 Ω的受電線圈,N為送電線圈。當送電線圈N接交變電流后,在受電線圈內產生了與線圈平面垂直的磁場,其磁通量Ф隨時間t變化的規律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受電線圈產生的電動勢的有效值為102 V
B.在t1時刻,受電線圈產生的電動勢為20 V
C.在t1~t2內,通過受電線圈的電荷量為4×10-2 C
D.在t1~t2內,通過受電線圈的電荷量為2×10-2 C
解析:選AD 由圖乙可知,T=π×10-3s,受電線圈的最大磁通量為Φm=2.0×10-4 Wb,因此受電線圈產生的電動勢最大值為:Em=nΦm·2πT =50×2.0×10-4×2ππ×10-3 V=20 V,因此受電線圈產生的電動勢的有效值為E=Em2 =102 V,故A正確;由圖乙可知,t1時刻磁通量變化率為0,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可知,此時受電線圈產生的電動勢為0 V,故B錯誤;由公式q=nΔΦr 代入數據解得q=nΔΦr =50×4.0×10-41.0 C=2.0×10-2 C,故C錯誤,D正確。
4.(多選)(2020·衡水模擬)如圖所示,線圈ABCD匝數n=10,面積S=0.4 m2,邊界MN(與線圈的AB邊重合)右側存在磁感應強度B=2π T的勻強磁場。若線圈從圖示位置開始繞AB邊以ω=10π rad/s的角速度勻速轉動,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線圈產生的是正弦交流電
B.線圈在轉動過程中產生的最大感應電動勢為80 V
C.線圈轉動160 s時瞬時感應電動勢為403 V
D.線圈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的有效值為40 V
解析:選BD 線圈在有界勻強磁場中將產生正弦半波脈動電流,故A錯誤;電動勢最大值Em=nBSω=80 V,故B正確;線圈轉動160 s、轉過角度π6 ,瞬時感應電動勢為e=Emsin π6 =40 V,故C錯誤;在一個周期時間內,只有半個周期產生感應電動勢,根據有效值的定義有Em2R 2 R·T2 =ER 2 RT,可得感應電動勢有效值E=Em2 =40 V,故D正確。
5.某一線圈交流電的電流—時間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前半個周期為正弦波形的12 ,則一個周期內該電流的有效值為( )
A.32 I0 B.52 I0
C.32 I0 D.52 I0
解析:選B 根據有效值的定義有:
I2RT=22I0 2 ·R·T2 +(2I0)2R·T4
解得I=52 I0,故選B。
6.已知某電阻元件在正常工作時,通過它的電流按如圖所示的規律變化,其中0~T4 時間內為正弦交流電的一部分,將一個多用電表(已調至交變電流電流擋)與這個電阻元件串聯,則多用電表的讀數為( )
A.4 A B.17 A
C.19 A D.52 A
解析:選B 在0~T4 時間內,正弦交流電的有效值為82 A;在T4 ~T2 時間內,電流為0;在T2 ~T時間內,直流電的電流為32 A。根據交流電有效值的定義,可得此交變電流的有效值I產生的焦耳熱與各段時間產生焦耳熱的關系為I2RT=82 2 R×T4 +(32 )2R×T2 ,解得I=17 A,選項B正確。
7.圖甲所示電壓按正弦規律變化,圖乙所示電壓是正弦交流電的一部分,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乙所示的電壓也是正弦交流電壓
B.圖甲所示電壓的瞬時值表達式為u=10sin (50πt)V
C.圖乙所示電壓的周期與圖甲所示電壓周期相同
D.圖甲所示電壓的有效值比圖乙所示電壓的有效值小
解析:選D 圖乙所示電壓只有一部分按正弦交流電壓變化,整個圖象所描述的電壓不能稱為正弦交流電壓,選項A錯誤;圖甲所示電壓的瞬時值表達式為u=10sin (100πt)V,選項B錯誤;圖乙所示電壓的周期為圖甲所示電壓周期的2倍,選項C錯誤;圖甲所示電壓的有效值為52 V,對圖乙由Um22R ·T2 =U2R T,得圖乙所示電壓的有效值為U=10 V,選項D正確。
8.(多選)如圖甲所示,標有“220 V 40 W”的燈泡和標有“20 μF 320 V”的電容器并聯接到交流電源上,○V為交流電壓表,交流電源的輸出電壓如圖乙所示。當閉合開關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t=T2 時刻,○V的示數為零
B.燈泡恰好正常發光
C.電容器不可能被擊穿
D.○V的示數保持1102 V不變
解析:選BC ○V的示數應是電壓的有效值220 V,選項A、D錯誤;電壓的有效值恰好等于燈泡的額定電壓,燈泡正常發光,選項B正確;電壓的峰值Um=2202 V≈311 V,小于電容器的耐壓值,故電容器不可能被擊穿,選項C正確。
9.如圖所示,一半徑為L的導體圓環位于紙面內,O為圓心。環內兩個圓心角為90°且關于O中心對稱的扇形區域內分布有勻強磁場,兩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均為B、方向相反且均與紙面垂直。導體桿OM可繞O轉動,M端通過滑動觸點與圓環良好接觸,在圓心和圓環間連有電阻R,不計圓環和導體桿的電阻。當桿OM以恒定角速度ω逆時針轉動時,理想電流表A的示數為( )
A.2BL2ω4R B.BL2ω4R
C.2BL2ω2R D.BL2ω2R
解析:選A OM切割磁感線產生的電動勢E=BL2ω2 ,OM切割磁感線時產生的感應電流I=ER ,設電流的有效值為I有效,則I有效2RT=2I2R·14 T,解得I有效=2BL2ω4R ,選項A正確。
10.如圖所示,在電阻兩端并聯二極管的電路中,電阻R1與電阻R2阻值都為R,和R1并聯的D為理想二極管(正向電阻可看為零,反向電阻可看為無窮大),在A、B間加一正弦交流電u=202 sin (100πt)V,則加在R2上的電壓有效值為( )
A.10 V B.20 V
C.15 V D.510 V
解析:選D 電壓值取正值時,即在前半個周期內,二極管電阻為零,R2上的電壓等于輸入電壓值;電壓值取負值時,即在后半個周期內,二極管電阻無窮大可稱為斷路,R2上的電壓等于輸入電壓值的一半。據此可設加在R2的電壓有效值為U,根據電流的熱效應,在一個周期內滿足U2R T=202R ·T2 +102R ·T2 ,可求出U=510 V。故選項D正確。
11.某研究小組成員設計了一個如圖所示的電路,已知純電阻R的阻值不隨溫度變化。與R并聯的是一個理想的交流電壓表,D是理想二極管(它的導電特點是正向電阻為零,反向電阻為無窮大)。在A、B間加一交流電壓,瞬時值的表達式為u=202 sin 100πt(V),則交流電壓表示數為( )
A.10 V B.20 V
C.15 V D.14.1 V
解析:選D 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使得半個周期內R通路,另半個周期內R斷路。在正半周內,交流電的有效值為20 V,故一個周期內電阻產生的熱量為Q=U2R T=202R ·T2 ,解得U=102 V≈14.1 V,選項D正確。
12.(多選)如圖所示,處在垂直紙面向外、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的勻強磁場中的矩形線框MNPQ,以恒定的角速度ω繞對角線NQ轉動。已知MN長為l1,NP長為l2,線框電阻為R。t=0時刻線框平面與紙面重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矩形線框產生的感應電動勢有效值為22 Bl1l2ω
B.矩形線框轉過π時的電流大小為零
C.矩形線框轉動一周,通過線框任意橫截面的電荷量為Bl1l2R
D.矩形線框轉過π過程中產生的熱量為πB2l12l22ω2R
解析:選ABD 矩形線框產生正弦式交變電流,感應電動勢最大值為Em=Bl1l2ω,所以有效值E=2Bl1l2ω2 ,故A正確;轉過π時,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垂直,磁通量最大,感應電動勢為零,電流為零,故B正確;線框轉過一周通過橫截面的電荷量為零,故C錯誤;根據焦耳定律可得轉過π過程中產生的熱量Q=I2Rt=E2R ×πω =πB2l12l22ω2R ,故D正確。
13.(多選)(2020·河南開封模擬)如圖所示,一個半徑為r的半圓形線圈,以直徑ab為軸勻速轉動,轉速為n,ab的左側有垂直于紙面向里(與ab垂直)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M和N是兩個集流環,負載電阻為R,線圈、電流表和連接導線的電阻不計。則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感應電動勢的最大值為2π2Bnr2
B.從圖示位置起轉過14 周期的時間內負載電阻R上產生的熱量為π4B2nr48R
C.從圖示位置起轉過14 周期的時間內通過負載電阻R的電荷量為πBr22R
D.電流表的示數為π2r2nB2R
解析:選BCD 線圈繞軸轉動時,在電路中產生如圖所示的交變電流。此交變電流的最大值為Em=BSω=B·πr22 ·2πn=π2Bnr2,故A錯誤 ;在轉過14 周期的時間內,線圈一直切割磁感線,則產生的熱量Q=Em22R ·T4 =π4B2nr48R , 故B正確;在轉過14 周期的時間內,電動勢的平均值E =ΔΦΔt 。通過R的電荷量q=I Δt=ER Δt=ΔΦR =πBr22R ,故C正確;根據電流的熱效應,在一個周期內:Q=I2RT=Em22R ·T2 ,解得電流表的示數為I=π2r2nB2R ,故D正確。
14.如圖所示,電阻為r、匝數為N、面積為S的矩形線圈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繞垂直于磁場的軸以某一角速度ω勻速轉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為R。t=0時,線圈平面與磁場垂直,各電表均為理想交流電表,則( )
A.t=0時,線圈中的感應電動勢E=NBSω
B.電壓表的示數為NBSωR+r ·R
C.滑片P向下滑動時,電流表的讀數變大
D.線圈勻速轉動的角速度ω變大時,電流表的讀數變大
解析:選D t=0時,線圈位于中性面,此時感應電動勢為零,故A錯誤;電壓表的示數為路端電壓的有效值,即U=NBSω2(R+r) ·R,故B錯誤;滑片P向下滑動時,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增大,電流減小,所以電流表讀數變小,故C錯誤;線圈勻速轉動的角速度ω變大時,電動勢的最大值Em=NBSω增大,電動勢有效值增大,電流表的讀數變大,故D正確。
15.(多選)如圖所示,面積為S、匝數為N、電阻為r的正方形導線框與阻值為R的電阻構成閉合回路,理想交流電壓表并聯在電阻R的兩端。線框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以與電路連接的一邊所在直線為軸以角速度ω勻速轉動,圖示位置線框平面垂直于磁場,不計其他電阻,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從圖示位置開始計時,線框中感應電動勢的瞬時值表達式為e=NBSωsin ωt
B.線框通過中性面前后,流過電阻R的電流方向將發生改變,1秒鐘內流過電阻R的電流方向改變ωπ 次
C.線框從圖示位置轉過60°的過程中,通過電阻R的電荷量為NBS2(R+r)
D.電壓表的示數跟線框轉動的角速度ω大小無關
解析:選ABC 從圖示位置開始計時,即從線框處于中性面位置開始計時,感應電動勢瞬時值表達式e=NBSωsin ωt,選項A正確;線框通過中性面前后,流過電阻R的電流方向發生改變,每轉1周電流方向改變2次,1秒鐘內線框轉動圈數為1T =ω2π ,故流過電阻R的電流方向改變2×ω2π =ωπ 次,選項B正確;線框從圖示位置轉過60°的過程中,通過電阻R的電荷量Δq=I Δt=ER+r Δt=NΔΦR+r ,而ΔΦ=BΔS⊥=12 BS,故Δq=NBS2(R+r) ,選項C正確;電壓表的示數U=RER+r ,而E=NBSω2 ,故U∝ω,選項D錯誤。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