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課時跟蹤檢測(四十二) 熱力學定律與能量守恒定律
1.(多選)如圖所示,一演示用的“永動機”轉輪由5根輕桿和轉軸構成,輕桿的末端裝有用形狀記憶合金制成的葉片。輕推轉輪后,進入熱水的葉片因伸展而“劃水”,推動轉輪轉動。離開熱水后,葉片形狀迅速恢復,轉輪因此能較長時間轉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轉輪依靠自身慣性轉動,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
B.轉輪轉動所需能量來自形狀記憶合金從熱水中吸收的熱量
C.轉動的葉片不斷攪動熱水,水溫升高
D.葉片在熱水中吸收的熱量一定大于在空氣中釋放的熱量
E.葉片在熱水中吸收的熱量一定大于水和轉輪獲得的動能
解析:選BDE 根據能量守恒定律知,形狀記憶合金從熱水中吸收熱量后,一部分能量在伸展劃水時轉變為水和轉輪的動能,另一部分釋放到空氣中。轉輪轉動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轉輪的速度越來越小,所以要維持轉輪轉動需要外力做功,故A錯誤,B正確。轉動的葉片不斷攪動熱水的過程是水對轉輪做功的過程,同時水會向四周放出熱量,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水的內能減小,故水溫降低,故C錯誤。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物體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能量全部用來對外做功而不引起其變化,故葉片在熱水中吸收的熱量一定大于在空氣中釋放的熱量,也一定大于水和轉輪獲得的動能,故D、E正確。
2.(2020·天津等級考)水槍是孩子們喜愛的玩具,常見的氣壓式水槍儲水罐示意如圖。從儲水罐充氣口充入氣體,達到一定壓強后,關閉充氣口。扣動扳機將閥門M打開,水即從槍口噴出。若在水不斷噴出的過程中,罐內氣體溫度始終保持不變,則氣體( )
A.壓強變大 B.對外界做功
C.對外界放熱 D.分子平均動能變大
解析:選B 在水不斷向外噴出的過程中,罐內氣體體積增大,則氣體對外做功,根據玻意耳定律可知,罐內氣體的壓強減小,選項A錯誤,B正確;由于罐內氣體溫度不變,不對外放熱,選項C錯誤;根據溫度是影響分子平均動能唯一因素可知,溫度不變,分子平均動能不變,選項D錯誤。
3.(多選)(2020·吉林長春模擬)夏季,長春市的天氣溫差比較大,充足氣的車胎經過正午陽光的暴曬容易爆胎。若車胎內的氣體可視為理想氣體,爆胎前車胎內氣體體積及質量均不變,爆胎過程時間極短。關于車胎內的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爆胎前隨著氣溫的升高,車胎內氣體壓強增大
B.爆胎前隨著氣溫的升高,車胎內氣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大
C.爆胎前隨著氣溫的升高,車胎內氣體分子在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上碰撞車胎的次數不變
D.爆胎過程中,車胎內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
E.爆胎過程中,車胎內氣體分子平均動能不變
解析:選ABD 爆胎前氣體體積不變,溫度升高時,由氣體實驗定律可知壓強增大,選項A正確;氣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大,體積不變,沒有做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可知氣體要吸收熱量,選項B正確;氣體體積不變,氣體單位體積內分子數不變,但是溫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增大,所以氣體分子在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上與車胎碰撞的次數增多,選項C錯誤;爆胎過程時間極短,氣體來不及與外界熱交換,其體積膨脹對外做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可知,氣體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氣體分子平均動能減小,選項D正確,E錯誤。
4.(多選)如圖,用隔板將一絕熱汽缸分成兩部分,隔板左側充有理想氣體,隔板右側與絕熱活塞之間是真空。現將隔板抽開,氣體會自發擴散至整個汽缸。待氣體達到穩定后,緩慢推壓活塞,將氣體壓回到原來的體積。假設整個系統不漏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氣體自發擴散前、后內能相同
B.氣體在被壓縮的過程中內能增大
C.在自發擴散過程中,氣體對外界做功
D.氣體在被壓縮的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
E.氣體在被壓縮的過程中,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不變
解析:選ABD 抽開隔板,氣體自發擴散過程中,氣體對外界不做功,與外界沒有熱交換,因此氣體的內能不變,A項正確,C項錯誤;氣體在被壓縮的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D項正確;由于氣體與外界沒有熱交換,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體在被壓縮的過程中內能增大,因此氣體的溫度升高,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B項正確,E項錯誤。
5.(多選)如圖,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出發,經過等容過程ab到達狀態b,再經過等溫過程bc到達狀態c,最后經等壓過程ca回到初態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過程ab中氣體的內能增加
B.在過程ca中外界對氣體做功
C.在過程ab中氣體對外界做功
D.在過程bc中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
E.在過程ca中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
解析:選ABD ab過程中氣體壓強增大,體積不變,則溫度升高,內能增加,A項正確;ab過程發生等容變化,氣體對外界不做功,C項錯誤;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內能僅由溫度決定,bc過程發生等溫變化,內能不變,bc過程中氣體體積增大,氣體對外界做正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D項正確;ca過程發生等壓變化,氣體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功,B項正確;ca過程中氣體溫度降低,內能減小,外界對氣體做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體向外界放熱,E項錯誤。
6.(多選)(2018·全國卷Ⅲ)如圖,一定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變化到狀態b,其過程如p-V圖中從a到b的直線所示。在此過程中( )
A.氣體溫度一直降低
B.氣體內能一直增加
C.氣體一直對外做功
D.氣體一直從外界吸熱
E.氣體吸收的熱量一直全部用于對外做功
解析:選BCD 由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pVT =C知,從a到b氣體溫度一直升高,故A錯誤。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內能由溫度決定,可知氣體內能一直增加,故B正確。氣體體積逐漸膨脹,一直對外做功,故C正確。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體一直從外界吸熱,吸收的熱量一部分用來對外做功,一部分用來增加氣體的內能,故D正確,E錯誤。
7.(多選)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分別在T1、T2溫度下發生等溫變化,相應的兩條等溫線如圖所示,T2對應的圖線上A、B兩點表示氣體的兩個狀態,則( )
A.溫度為T1時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比T2時大
B.A到B的過程中,氣體內能增加
C.A到B的過程中,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
D.A到B的過程中,氣體分子單位時間內對器壁單位面積上的碰撞次數減少
E.A到B的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功
解析:選ACD 由題圖可知,當體積相同時,有p1>p2,根據p1T1 =p2T2 得,T1>T2,故A正確;對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其內能僅由溫度決定,A到B的過程是等溫變化的過程,所以氣體的溫度不變,內能不變,故B錯誤;A到B的過程中,氣體的體積增大,對外做功而內能不變,由熱力學第一定律:ΔU=W+Q可得,氣體一定從外界吸收熱量,故C正確,E錯誤;A到B的過程中,氣體溫度不變,則分子運動的激烈程度不變,而氣體的體積增大,分子數密度減小,氣體分子單位時間內對器壁單位面積上的碰撞次數減少,故D正確。
8.(2020·湖南益陽模擬)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變化到狀態b,有如圖所示①、②兩個過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狀態a的體積大于狀態b的體積
B.在過程①中,氣體對外界做功,同時氣體也向外界放熱
C.過程①、②中氣體都對外界放出熱量,但過程②中氣體對外界放出的熱量比過程①中要少
D.過程①、②中外界都對氣體做功,但過程②中外界對氣體做的功比過程①中要少
E.過程②中氣體內能的減少量比過程①中要少
解析:選ACD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變化到狀態b,壓強增大,溫度降低,由pVT =C,可知,狀態a的體積大于狀態b的體積,選項A正確;在過程①中,氣體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減小,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氣體向外界放熱,選項B錯誤;過程①、②中氣體都對外界放出熱量,根據內能只與溫度有關,過程①、②內能變化相同,選項E錯誤;外界對氣體做功可表示為W=pΔV,對于每一個體積相等的狀態,過程②的壓強小于過程①的壓強,所以過程①外界對氣體做功大于過程②外界對氣體做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過程②中氣體對外界放出的熱量比過程①中要少,選項C、D正確。
9.(多選)一定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開始,經歷三個過程ab、bc、ca回到原狀態,其p -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過程ab中氣體一定吸熱
B.過程bc中氣體既不吸熱也不放熱
C.過程ca中外界對氣體所做的功等于氣體所放的熱
D.a、b和c三個狀態中,狀態a分子的平均動能最小
E.b和c兩個狀態中,容器壁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受到氣體分子撞擊的次數不同
解析:選ADE 過程ab,理想氣體等容變化,溫度升高,理想氣體的內能增大,氣體一定吸熱,A正確;過程bc,理想氣體等溫變化,壓強減小,容器壁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受到分子撞擊的次數減小,而體積變大,氣體對外做功,氣體一定吸熱,B錯誤,E正確;過程ca,理想氣體的壓強不變,溫度降低,內能減小,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對外放出的熱量大于外界對氣體做的功,C錯誤;根據上述三過程可知:在a、b、c三個狀態中,狀態a的溫度最低,根據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可知,其分子的平均動能最小,D正確。
10.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超過七千米,再創載人深潛新紀錄。在某次深潛實驗中,“蛟龍”號探測到990 m深處的海水溫度為280 K。某同學利用該數據來研究氣體狀態隨海水深度的變化。如圖所示,導熱良好的汽缸內封閉一定質量的氣體,不計活塞的質量和摩擦,汽缸所處海平面的溫度T0=300 K,壓強p0=1 atm,封閉氣體的體積V0=3 m3,如果將該汽缸下潛至990 m深處,此過程中封閉氣體可視為理想氣體。
(1)下潛過程中封閉氣體__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傳遞的熱量__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對氣體所做的功。
(2)求990 m深處封閉氣體的體積(1 atm相當于10 m深的海水產生的壓強)。
解析:(1)下潛過程中溫度降低,則ΔU<0,氣體體積減小,則W>0,由ΔU=Q+W知,Q<0,放熱,且|Q|>W。
(2)當汽缸下潛至990 m時,設封閉氣體的壓強為p,溫度為T,體積為V,由題意可知p=100 atm
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p0V0T0 =pVT
代入數據得V=2.8×10-2 m3。
答案:(1)放熱 大于 (2)2.8×10-2 m3
11.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經歷了A→B→C的狀態變化過程,在此過程中氣體的內能增加了135 J,外界對氣體做了90 J的功。已知狀態A時氣體的體積VA=600 cm3。求:
(1)從狀態A到狀態C的過程中,氣體與外界熱交換的熱量;
(2)狀態A時氣體的壓強pA。
解析:(1)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有
ΔU=W+Q①
由①代入數據得
Q=+45 J②
即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45 J。
(2)從狀態A到狀態B為等容變化過程,根據查理定律有
pATA =pBTB ③
從狀態B到狀態C為等壓變化過程,根據蓋-呂薩克定律有
VBTB =VCTC ④
從狀態A到狀態B,外界對氣體不做功;從狀態B到狀態C,外界對氣體做的功
W=pBΔV⑤
又ΔV=VB-VC,VB=VA⑥
由③④⑤⑥式代入數據得:pA=1.5×105 Pa。
答案:(1)45 J (2)1.5×105 Pa
12.如圖所示,一根兩端開口、橫截面積為S=2 cm2足夠長的玻璃管豎直插入水銀槽中并固定(插入水銀槽中的部分足夠深)。管中有一個質量不計的光滑活塞,活塞下封閉著長L=21 cm的氣柱,氣體的溫度為t1=7 ℃,外界大氣壓取p0=1.0×105 Pa(相當于75 cm高汞柱壓強)。
(1)若在活塞上放一個質量為m=0.1 kg的砝碼,保持氣體的溫度t1不變,則平衡后氣柱為多長?(g=10 m/s2)
(2)若保持砝碼的質量不變,對氣體加熱,使其溫度升高到t2=77 ℃,此時氣柱為多長?
(3)若在(2)過程中,氣體吸收的熱量為10 J,則氣體的內能增加多少?
解析:(1)被封閉氣體的初狀態為p1=p0=1.0×105 Pa,V1=LS=42 cm3,T1=280 K
末狀態壓強p2=p0+mgS =1.05×105 Pa,V2=L2S,T2=T1=280 K
根據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即p1LS=p2L2S,
得L2=20 cm。
(2)對氣體加熱后,氣體的壓強不變,p3=p2,V3=L3S,T3=350 K
根據蓋—呂薩克定律,有V2T2 =V3T3 ,即L2ST2 =L3ST3 ,
得L3=25 cm。
(3)氣體對外做的功W=p2Sh=p2S(L3-L2)=1.05 J
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
得ΔU=10 J+(-1.05 J)=8.95 J,
即氣體的內能增加了8.95 J。
答案:(1)20 cm (2)25 cm (3)8.95 J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