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入口福利,97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蜜臀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首頁 > 高中物理 > 試卷中心

2022三維設計一輪課時跟蹤檢測(四十三) 機械振動.doc

更新時間:2021-10-26 文件大小: 395.58 KB 界面語言: 簡體中文 運行環境: /WinNT/2000/XP 授權方式: 免費資源 下載次數: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課時跟蹤檢測(四十三) 機械振動

1.(多選)正在運轉的洗衣機,當其脫水桶轉得很快時,機身的振動并不強烈,切斷電源,轉動逐漸停下來,到某一時刻t,機身反而會發生強烈的振動,此后脫水桶轉速繼續變慢,機身的振動也隨之減弱,針對這種現象的分析說法正確的是(  )

A.在t時刻脫水桶的慣性最大
B.在t時刻脫水桶的轉動頻率最大
C.在t時刻洗衣機發生共振
D.純屬偶然現象,并無規律
E.機身做受迫振動的頻率與脫水桶的轉動頻率相等
解析:選CE 慣性是物體本身的性質,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A錯誤;機身做受迫振動的頻率與脫水桶的轉動頻率相等,當脫水桶的轉動頻率與機身的固有頻率相等時機身發生共振,振幅最大,C、E正確,B、D錯誤。
2.(多選)如圖甲所示,彈簧振子以點O為平衡位置,在A、B兩點之間做簡諧運動,取向右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0.8 s時,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
B.t=0.2 s時,振子在O點右側6 cm處
C.t=0.4 s和t=1.2 s時,振子的加速度完全相同
D.t=0.4 s到t=0.8 s的時間內,振子的速度逐漸增大
E.t=0.8 s到t=1.2 s的時間內,振子的加速度逐漸增大
解析:選ADE 由題圖知,t=0.8 s時,振子在平衡位置向負方向運動,所以速度方向向左,A正確;由題圖乙可知,彈簧振子的振動方程為x=A sin ωt=12sin 54πt cm,當t=0.2 s時,x=62 cm,即振子在O點右側62 cm處,B錯誤;t=0.4 s和t=1.2 s時,振子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錯誤;t=0.4 s到t=0.8 s的時間內,振子向平衡位置運動,速度逐漸增大,D正確;t=0.8 s到t=1.2 s的時間內,振子遠離平衡位置運動,加速度增大,E正確。
3.(多選)關于單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單擺由沈陽移至廣州,單擺周期變大
B.單擺的周期公式是由惠更斯總結得出的
C.將單擺的擺角從4°改為2°,單擺的周期變小
D.當單擺的擺球運動到平衡位置時,擺球的速度最大
E.當單擺的擺球運動到平衡位置時,受到的合力為零
解析:選ABD 將單擺由沈陽移至廣州,因重力加速度減小,根據T=2πlg 可知,單擺周期變大,選項A正確;單擺的周期公式是由惠更斯總結得出的,選項B正確;單擺的周期與擺角無關,將單擺的擺角從4°改為2°,單擺的周期不變,選項C錯誤;當單擺的擺球運動到平衡位置時,擺球的速度最大,有向心加速度,則受到的合力不為零,選項D正確,選項E錯誤。
4.(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同一地點,單擺做簡諧運動的周期的平方與其擺長成正比
B.彈簧振子做簡諧運動時,振動系統的勢能與動能之和保持不變
C.在同一地點,當擺長不變時,擺球質量越大,單擺做簡諧運動的周期越小
D.系統做穩定的受迫振動時,系統振動的頻率等于周期性驅動力的頻率
E.已知彈簧振子初始時刻的位置及其振動周期,就可知振子在任意時刻運動速度的方向
解析:選ABD 根據單擺周期公式T=2πlg 可以知道,在同一地點,重力加速度g為定值,故周期的平方與其擺長成正比,故選項A正確;彈簧振子做簡諧運動時,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根據機械能守恒條件可以知道,振動系統的勢能與動能之和保持不變,故選項B正確;根據單擺周期公式T=2πlg 可以知道,單擺的周期與質量無關,故選項C錯誤;當系統做穩定的受迫振動時,系統振動的頻率等于周期性驅動力的頻率,故選項D正確;若彈簧振子初始時刻的位置在平衡位置,知道周期后,可以確定任意時刻運動速度的方向,若彈簧振子初始時刻的位置不在平衡位置,則無法確定,故選項E錯誤。
5. (多選)(2020·浙江省溫州模擬)將一單擺向左拉至水平標志線上,從靜止釋放,當擺球運動到最低點時,擺線碰到障礙物,擺球繼續向右擺動。用頻閃照相機拍到如圖所示的單擺運動過程的頻閃照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這個實驗說明了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轉化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B.擺線碰到障礙物前后的擺長之比為9∶4
C.擺球經過最低點時,線速度不變,半徑減小,擺線張力變大
D.擺球經過最低點時,角速度變大,半徑減小,擺線張力不變
解析:選ABC 擺線即使碰到障礙物,擺線的拉力對小球也不做功,整個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機械能守恒,其仍能回到原來的高度,故A正確;頻閃照相機拍攝的時間間隔一定,由題圖可知,擺線碰到障礙物前、后的周期之比為3∶2,根據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lg ,得擺長之比為9∶4,故B正確;擺球經過最低點時,線速度不變,半徑變小,根據F-mg=mv2l 知,張力變大,根據v=ωr,知角速度增大,故C正確,D錯誤。
6.(多選)受迫振動的演示裝置如圖所示,在一根張緊的繩子上懸掛幾個擺球,可以用一個單擺(稱為“驅動擺”)驅動另外幾個單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某個單擺擺動過程中多次通過同一位置時,速度可能不同而加速度一定相同
B.如果驅動擺的擺長為l,則其他單擺的振動周期都等于2πlg
C.如果驅動擺的擺長為l,振幅為A,若某個單擺的擺長大于l,振幅也大于A
D.如果某個單擺的擺長等于驅動擺的擺長,則這個單擺的振幅最大
E.驅動擺只把振動形式傳播給其他單擺,不傳播能量
解析:選ABD 某個單擺擺動過程中多次通過同一位置時,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可能不同,根據F=-kx可得,加速度a=Fm =-km x,故加速度一定相同,A正確;如果驅動擺的擺長為l,根據單擺的周期公式有T=2πlg ,而其他單擺都做受迫振動,故其振動周期都等于驅動擺的周期,B正確;當做受迫振動的單擺的固有周期等于驅動擺的周期時,做受迫振動的單擺的振幅最大,故某個單擺的擺長大,振幅不一定也大,C錯誤;同一地區,單擺的固有頻率只取決于單擺的擺長,則當擺長等于驅動擺的擺長時,單擺的振幅能夠達到最大,這種現象稱為共振,受迫振動不僅傳播運動形式,還傳播能量和信息,D正確,E錯誤。
7.(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擺鐘走得快了必須調短擺長,才可能使其走時準確
B.挑水時為了防止水從桶中蕩出,可以加快或減慢走路的頻率
C.在連續均勻的海浪沖擊下,停在海面的小船上下振動,是共振現象
D.部隊要便步通過橋梁,是為了防止橋梁發生共振而坍塌
E.較弱聲音可以震碎玻璃杯,是因為玻璃杯發生了共振
解析:選BDE 擺鐘走得快了說明擺的周期短,需要增大單擺的周期,根據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lg 可知,必須增大擺長,才可能使其走得準確,故A錯誤;挑水的人由于行走,使扁擔和水桶上下振動,當扁擔與水桶振動的固有頻率等于人邁步的頻率時,發生共振,水桶中的水溢出,挑水時為了防止水從水桶中蕩出,可以加快或減慢走路的頻率,故B正確;停在海面的小船上下振動,是受迫振動,故C錯誤;部隊經過橋梁時,如果士兵行走的頻率和橋梁的固有頻率相等,則會發生共振,為了防止橋梁發生共振而坍塌,士兵要便步通過橋梁,故D正確;當聲音的頻率等于玻璃杯的固有頻率時,杯子發生共振而破碎,則E正確。
8.如圖所示,一豎直圓盤轉動時,固定在圓盤上的小圓柱帶動一T形支架在豎直方向振動,T形支架的下面系著一彈簧和小球組成的振動系統,小球浸沒在水中。當圓盤轉動一會靜止后,小球做________(選填“阻尼”“自由”或“受迫”)振動。若彈簧和小球構成的系統振動頻率約為3 Hz,現使圓盤以4 s的周期勻速轉動,經過一段時間后,小球振動達到穩定,小球的振動頻率為________ Hz。逐漸改變圓盤的轉動周期,當小球振動的振幅達到最大時,此時圓盤的周期為________ s。
解析:由于水對小球有阻力的作用,因此圓盤停止轉動后,小球做阻尼振動;圓盤轉動時帶動小球做受迫振動,因此小球振動穩定時的振動頻率等于驅動力的頻率,即小球的振動頻率f=14 Hz=0.25 Hz;當驅動力的頻率等于小球的固有頻率時小球振動的振幅最大,即圓盤的轉動頻率應為3 Hz,則圓盤的周期應為13 s。
答案:阻尼 0.25 0.33或13

9.如圖所示,一單擺懸于O點,擺長為l,若在O點的正下方的O′點釘一個光滑釘子,使OO′=l2 ,將單擺拉至A處釋放,小球將在A、B、C間來回振動,若振動中擺線與豎直方向夾角小于5°,則此擺的周期是(  )

A.2πlg         B.2π l2g
C.2π lg+ l2g D.π lg+ l2g
解析:選D 根據T=2π lg ,該單擺有12 周期擺長為l,12 周期擺長為12 l。故T=πlg +π l2g =π lg+ l2g ,故D正確。
10.(多選)簡諧運動的振動圖象可用下述方法畫出:如圖甲所示,在彈簧振子的小球上安裝一支繪圖筆P,讓一條紙帶在與小球振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勻速運動,筆P在紙帶上畫出的就是小球的振動圖象。取振子水平向右的方向為振子離開平衡位置位移的正方向,紙帶運動的距離代表時間,得到的振動圖象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彈簧振子的周期為4 s
B.彈簧振子的振幅為10 cm
C.t=17 s時振子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是10 cm
D.若紙帶運動的速度為2 cm/s,振動圖象上1、3兩點間的距離是4 cm
E.2.5 s時振子正在向x軸正方向運動
解析:選ABD 周期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動的時間,由題圖知,彈簧振子的周期為T=4 s,故A正確;振幅是振子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由題圖知,彈簧振子的振幅為10 cm,故B正確;振子的周期為4 s,由周期性知,t=17 s時振子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與t=1 s時振子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為0,故C錯誤;若紙帶運動的速度為2 cm/s,振動圖象上1、3兩點間的距離為s=vt=2 cm/s×2 s=4 cm,故D正確;題圖乙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則知2.5 s時振子的速度為負,正在向x軸負方向運動,故E錯誤。
11.(多選)某實驗小組在研究單擺時改進了實驗方案,將一力傳感器連接到計算機上。圖甲中O點為單擺的固定懸點,現將擺球(可視為質點)拉至A點,此時細線處于張緊狀態。由靜止釋放擺球,則擺球將在豎直平面內的A、C之間來回擺動,其中B點為最低位置,∠AOB=∠COB=α,α小于5°且大小未知,同時由計算機得到了擺線對擺球的拉力大小F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乙所示(圖中所標字母均為已知量),且圖中t=0時刻為擺球從A點開始運動的時刻。已知擺長為l,重力加速度為g。根據題中(包括圖中)所給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單擺的周期為t2
B.可求出擺球的質量
C.不能求出擺球在最低點B時的速度大小
D.若在地球的兩極做該實驗,則測得單擺的周期最大
E.若增加擺球的質量,單擺的周期不變
解析:選ABE 由題圖乙可知單擺的周期T=t2,故A正確;在B點拉力F有最大值,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ax-mg=mv2l ,在A、C兩點拉力F有最小值,Fmin=mg cos α,由A點到B點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l(1-cos α)=12 mv2,由此可求得擺球的質量m=Fmax+2Fmin3g ,在B點時的速度v= 2(Fmax-Fmin)glFmax+2Fmin ,故B正確,C錯誤;地球的兩極重力加速度最大,若在地球的兩極做該實驗,單擺周期為T=2π lgmax ,所以測得單擺的周期最小,故D錯誤;根據單擺周期公式可知,單擺的周期與擺球質量無關,故E正確。
12.(多選)如圖所示,兩根完全相同的彈簧和一根張緊的細線將甲、乙兩物塊束縛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質量是乙的質量的4倍,彈簧振子做簡諧運動的周期T=2πmk ,式中m為振子的質量,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當細線突然斷開后,兩物塊都開始做簡諧運動,在運動過程中(  )

A.甲的振幅是乙的振幅的4倍
B.甲的振幅等于乙的振幅
C.甲的最大速度是乙的最大速度的12
D.甲的振動周期是乙的振動周期的2倍
E.甲的振動頻率是乙的振動頻率的2倍
解析:選BCD 細線斷開前,兩根彈簧上的彈力大小相同,彈簧的伸長量相同,細線斷開后,兩物塊都開始做簡諧運動,簡諧運動的平衡位置都在彈簧原長位置,所以它們的振幅相等,A錯誤,B正確;兩物塊做簡諧運動時,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總機械能保持不變,細線斷開前,彈簧的彈性勢能就是物塊開始做簡諧運動時的機械能,二者相等,根據機械能守恒,可知在振動過程中,它們的機械能相等,到達平衡位置時,它們的彈性勢能為零,動能達到最大,二者相等,因為甲的質量是乙的質量的4倍,根據動能公式可知甲的最大速度是乙的最大速度的12 ,C正確;根據彈簧振子做簡諧運動的周期公式T=2πmk ,甲的質量是乙的質量的4倍,甲的振動周期是乙的振動周期的2倍,D正確;根據周期與頻率成反比可知,甲的振動頻率是乙的振動頻率的12 ,E錯誤。
13.如圖所示,物體A和B用輕繩相連,掛在輕彈簧下靜止不動,A的質量為m,B的質量為M,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當連接A、B的繩突然斷開后,物體A將在豎直方向上做簡諧運動,則A振動的振幅為(   )
A.Mgk B.mgk   
C.(M+m)gk D.(M+m)g2k
解析:選A 在物體A振動的平衡位置處,彈簧彈力和A物體重力相等。物體B將A拉至平衡位置以下最大位移Δx=Mgk 處,故物體A振動的振幅為 Mgk ,A正確。
14.彈簧振子以O點為平衡位置,在B、C兩點間做簡諧運動,在t=0時刻,振子從O、B間的P點以速度v向B點運動;在t=0.2 s時刻,振子速度第一次變為-v;在t=0.5 s時,振子速度第二次變為-v。
(1)求彈簧振子的振動周期T;
(2)若B、C之間的距離為25 cm,求振子在4 s內通過的路程;
(3)若B、C之間的距離為25 cm,從沿正方向通過平衡位置開始計時,寫出彈簧振子的位移表達式,并畫出彈簧振子的振動圖象。
解析:(1)畫出彈簧振子簡諧運動示意圖,如圖所示。
由對稱性可得T=0.5×2 s=1 s。
(2)若B、C之間距離為25 cm
則振幅A=12 ×25 cm=12.5 cm
振子4 s內通過的路程
s=41 ×4×12.5 cm=200 cm。
(3)根據x=A sin ωt
A=12.5 cm,ω=2πT =2π rad/s
得x=12.5sin (2πt)cm
振動圖象如圖所示。
答案:(1)1 s (2)200 cm (3)x=12.5sin (2πt)cm 圖象見解析

發表評論

最新列表

最熱列表

統計代碼放這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州市| 南皮县| 云安县| 游戏| 漳平市| 三门峡市| 桃园市| 蛟河市| 襄汾县| 长春市| 若羌县| 张家界市| 石棉县| 金寨县| 阳城县| 曲麻莱县| 巫山县| 博客| 衡阳县| 裕民县| 汝阳县| 三穗县| 新沂市| 深圳市| 监利县| 澄江县| 永昌县| 安泽县| 乌恰县| 康保县| 察哈| 昭通市| 罗田县| 建水县| 德惠市| 盐津县| 温宿县| 南川市| 英超| 沁水县|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