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課時跟蹤檢測(四十四) 機 械 波
1.(多選)(2020·全國大聯考)圖1為醫生正在為病人做B超檢查,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探頭向人體發射一組超聲波,遇到人體組織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探頭接收到的超聲波信號由計算機處理,從而形成B超圖象。圖2為血管探頭沿x軸正方向發送的簡諧超聲波圖象,t=0時刻波恰好傳到質點M。已知此超聲波的頻率為1×107 H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血管探頭發出的超聲波在血管中的傳播速度為1.4×103 m/s
B.質點M開始振動的方向沿y軸正方向
C.t=1.25×10-7 s時質點M運動到橫坐標x=3.5×10-4 m處
D.0~1.25×10-7 s內質點M的路程為2 mm
E.t=1.25 s時質點N開始振動,振動方向沿y軸負方向
解析:選ADE 由題圖2知波長λ=14×10-2 mm=1.4×10-4m,由v=λf得波速v=1.4×10-4×1×107 m/s=1.4×103 m/s,選項A正確;根據波動與振動方向間的關系,質點M開始振動的方向沿y軸負方向,選項B錯誤;質點M只會上下振動,不會隨波遷移,選項C錯誤;質點M振動的周期T=1f=11×107 s=1×10-7 s,由于ΔtT=1.25×10-71×10-7=54,質點M在0~1.25×10-7s內運動的路程l=54×4A=54×4×0.4 mm=2 mm,選項D正確;根據波動與振動方向間的關系,質點N開始振動的方向沿y軸負方向,超聲波由M點傳到N點的時間為t=MNv=?35-17.5?×1021.4×103 s=1.25 s,故E正確。
2.(2020·山東等級考)一列簡諧橫波在均勻介質中沿x軸負方向傳播,已知x=54λ處質點的振動方程為y=Acos2πTt,則t=34T時刻的波形圖正確的是( )
解析:選D 根據題述,x=5λ4處質點的振動方程y=Acos2πTt,t=3T4時刻x=5λ4處質點的位移y=Acos2πT×3T4=Acos3π2=0,再經微小時間Δt,位移y為正值,可知質點向上運動,根據題述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可知t=3T4時刻的波形圖正確的是D。
3.(多選)一橫波在某時刻的波形圖如圖所示,已知質點F此時運動方向為豎直向下,則( )
A.波向左傳播
B.質點H與質點F的運動方向相同
C.質點C比質點B先回到平衡位置
D.此時質點C的加速度為零
E.此時速度大小最大的質點是A、E、I
解析:選ACE 由“上下坡法”可得,選項A正確;質點H與質點F的運動方向相反,選項B錯誤;質點B運動方向向上,因此質點C比質點B先回到平衡位置,選項C正確;此時質點C的加速度最大,速度為零,選項D錯誤;平衡位置處質點速度最大,選項E正確。
4.(多選)(2020·綿陽模擬)一頻率為600 Hz的聲源以20 rad/s 的角速度沿一半徑為0.8 m 的圓周(圓心為O點)做勻速圓周運動。一觀察者站在離圓心很遠的P點且相對于圓心靜止,如圖所示,則觀察者接收到( )
A.聲源在A點時發出聲音的頻率大于600 Hz
B.聲源在B點時發出聲音的頻率等于600 Hz
C.聲源在C點時發出聲音的頻率等于600 Hz
D.聲源在C點時發出聲音的頻率小于600 Hz
E.聲源在D點時發出聲音的頻率小于600 Hz
解析:選ABD 根據多普勒效應,當聲源和觀察者相互靠近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大于聲源的頻率;當聲源和觀察者相互遠離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小于聲源的頻率。將聲源運動至A、B、C、D四個點時相對于觀察者的速度方向標出來,可得:聲源運動到A點時有靠近觀察者的趨勢,運動到C點時有遠離觀察者的趨勢,聲源在B、D兩點的速度方向垂直于O點與觀察者的連線,故A、B、D正確,C、E錯誤。
5.(多選)某同學漂浮在海面上,雖然水面波正平穩地以1.8 m/s的速率向著海灘傳播,但他并不向海灘靠近。該同學發現從第1個波峰到第10個波峰通過身下的時間間隔為15 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面波是一種機械波
B.該水面波的頻率為6 Hz
C.該水面波的波長為3 m
D.水面波沒有將該同學推向岸邊,是因為波傳播時能量不會傳遞出去
E.水面波沒有將該同學推向岸邊,是因為波傳播時振動的質點并不隨波遷移
解析:選ACE 水面波是一種機械波,選項A正確。根據題意得周期T=159 s=53 s,頻率f=1T=0.6 Hz,選項B錯誤。波長λ=vf=1.80.6 m=3 m,選項C正確。波傳播過程中,傳播的是振動形式,能量可以傳遞出去,但質點并不隨波遷移,選項D錯誤,選項E正確。
6.(多選)圖甲為一列簡諧橫波在t=0.20 s時刻的波形圖,P點是平衡位置在x=1.0 m處的質點,Q點是平衡位置在x=4.0 m處的質點,M點是平衡位置在x=8.0 m處的質點;圖乙為質點Q的振動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波向左傳播,波速為40 m/s
B.質點M與質點Q的運動方向總是相反
C.t=0.75 s時,Q點的位移為10 cm
D.在0.50 s時間內,質點M通過的路程為1.0 m
E.質點P做簡諧運動的表達式為
y=10sin10πt+3π4cm
解析:選BDE 由題圖乙可知Q點在0.20 s時向上運動,故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波速v=λT=80.20 m/s=40 m/s,選項A錯誤;質點M與質點Q相差半個波長,則它們的運動方向總是相反,選項B正確;t=0.75 s=334T時,Q點的位移為-10 cm,選項C錯誤;在0.50 s=2.5T時間內,質點M通過的路程為2.5×4A=100 cm=1.0 m,選項D正確;ω=2πT=10π rad/s,t=0時,質點P沿y軸負方向運動,設P質點做簡諧運動表達式為y=Asin(10πt+φ0),波形向右平移1 m時,質點P到達平衡位置,所用時間最短為t=xv=0.025 rad,可知0=sin(10π×0.025 rad+φ0),解得φ0=34π,則質點P做簡諧運動的表達式為y=10sin10πt+3π4cm,選項E正確。
7.如圖(a),在xy平面內有兩個沿z方向做簡諧運動的點波源S1(0,4)和S2(0,-2)。兩波源的振動圖泵分別如圖(b)和圖(c)所示。兩列波的波速均為1.00 m/s。兩列波從波源傳播到點A(8,-2)的路程差為________ m,兩列波引起的點B(4,1)處質點的振動相互________(選填“加強”或“減弱”),點C(0,0.5)處質點的振動相互________(選填“加強”或“減弱”)。
解析:點波源S1(0,4)的振動形式傳播到點A(8,-2)的路程為L1=10 m,點波源S2(0,-2)的振動形式傳播到點A(8,-2)的路程為L2=8 m,兩列波從波源傳播到點A(8,-2)的路程差為ΔL=L1-L2=2 m。由于兩列波的波源到點B(4,1)的路程相等,路程差為零,且t=0時兩列波的波源的振動方向相反,所以兩列波到達點B時振動方向相反,引起點B處質點的振動相互減弱。由振動圖線可知,波動周期為T=2 s,波長λ=vT=2 m。由于兩列波的波源到點C(0,0.5)的路程分別為3.5 m和2.5 m,路程差為1 m,而t=0時兩列波的波源的振動方向相反,所以兩列波到達點C時振動方向相同,引起點C處質點的振動相互加強。
答案:2 減弱 加強
8.(多選)(2018·全國卷Ⅲ)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在t=0和t=0.20 s時的波形分別如圖中實線和虛線所示。已知該波的周期T>0.20 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波速為0.40 m/s
B.波長為0.08 m
C.x=0.08 m的質點在t=0.70 s時位于波谷
D.x=0.08 m的質點在t=0.12 s時位于波谷
E.若此波傳入另一介質中其波速變為0.80 m/s,則它在該介質中的波長為0.32 m
解析:選ACE 因周期T>0.20 s,故波在t=0到t=0.20 s時間內傳播的距離小于波長λ,由題圖可知傳播距離Δx=0.08 m,故波速v=ΔxΔt=0.40 m/s,故A正確。由題圖可知波長λ=0.16 m,故B錯誤。由v=λT得,波的周期T=λv=0.40 s,根據振動與波動的關系知t=0時,x=0.08 m的質點沿+y方向振動,t=0.70 s=134T,故此時該質點位于波谷;因為14T<0.12 s<T2,此時x=0.08 m的質點在x軸上方沿-y方向振動,故C正確,D錯誤。根據λ=vf得波速變為0.80 m/s時波長λ=0.32 m,故E正確。
9.(多選)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t時刻波形圖如圖中的實線所示,此時波剛好傳到P點,t+0.6 s時刻的波形如圖中的虛線所示,a、b、c、P、Q是介質中的質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列波的波速可能為50 m/s
B.質點a在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一定小于30 cm
C.質點c在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可能為60 cm
D.若周期T=0.8 s,則在t+0.5 s時刻,質點b、P的位移相同
E.若周期T=0.8 s,從t+0.4 s時刻開始計時,則質點c的振動方程為x=0.1sin πt(m)
解析:選ACD 由題圖可知波長λ=40 m,且0.6 s=nT+34T(n=0,1,2,…),解得周期T=2.44n+3 s(n=0,1,2,…)。當n=0時,T=0.8 s,波速v=λT=50 m/s,選項A正確。由傳播方向沿x軸正方向可知質點a在t時刻向上運動,當n=0時,T=0.8 s,則質點a在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小于30 cm;當n=1時,T=2470 s,質點a在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大于30 cm,選項B錯誤。若n=1,則T=2470 s,波傳播到c點所用時間為14T,0.6 s=7T4,質點c振動的時間為74T-14T=32T,故在這段時間內質點c通過的路程則為6A=60 cm,選項C正確。若T=0.8 s,t+0.5 s時刻,質點b、P的位移均為負值,大小相等,選項D正確。若T=0.8 s,從t+0.4 s時刻開始計時,則質點c的振動方程為y=0.1·cos 52πt(m),選項E錯誤。
10.(2018·北京高考)如圖所示,一列簡諧橫波向右傳播,P、Q兩質點平衡位置相距0.15 m。當P運動到上方最大位移處時,Q剛好運動到下方最大位移處,則這列波的波長可能是( )
A.0.60 m B.0.30 m
C.0.20 m D.0.15 m
解析:選B 由題意,P、Q兩點之間的間距為λ2+nλ=0.15 m(n=0,1,2,…),故n=0時,λ=0.3 m;n=1時,λ=0.1 m。選項B正確。
11.(2020·全國卷Ⅰ)一振動片以頻率f做簡諧振動時,固定在振動片上的兩根細桿同步周期性地觸動水面上a、b兩點,兩波源發出的波在水面上形成穩定的干涉圖樣。c是水面上的一點,a、b、c間的距離均為l,如圖所示。已知除c點外,在ac連線上還有其他振幅極大的點,其中距c最近的點到c的距離為38l。求
(1)波的波長;
(2)波的傳播速度。
解析:(1)如圖所示,設距c點最近的振幅極大的點為d點,a與d的距離為r1,b與d的距離為r2,d與c的距離為s,波長為λ。則
r2-r1=λ①
由幾何關系有
r1=l-s②
r22=(r1sin 60°)2+(l-r1cos 60°)2③
聯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題給數據得
λ=14l。④
(2)波的頻率為f,設波的傳播速度為v,有
v=fλ⑤
聯立④⑤式得
v=fl4。
答案:(1)14l (2)fl4
12.(2020·山東省淄博模擬)簡諧橫波沿x軸傳播,M、N是x軸上兩質點,如圖甲是質點N的振動圖象。圖乙中實線是t=3 s時刻的波形圖象,質點M位于x=8 m處,虛線是再過Δt時間后的波形圖象。圖中兩波峰間距離Δx=7.0 m。求:
(1)波速大小和方向;
(2)時間Δt。
解析:(1)由題圖知T=6 s,λ=8 m
則波速大小為v=λT=43 m/s
t=3 s時,質點N向下振動,故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
(2)由題意知,時間
Δt=nT+Δxv=6n+214s(n=0,1,2,3…)。
答案:見解析
13.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傳播在t1=0(實線)和t2=0.5 s(虛線)時刻的波形圖如圖所示。
(1)若t1時刻x=2.5 m處的質點正沿y軸負方向振動,求該質點從t2時刻位置第一次回到t1時刻的位置所經過的最長時間;
(2)若波動的周期T≤0.5 s≤2T,則在1 s內波形傳播的距離為多少?
解析:(1)由題圖知,在t1時刻x=2.5 m處的質點正向y軸負方向運動,所以該波沿x軸的負方向傳播。結合題圖可知,該質點回到t1時刻的位置波形傳播的最小距離為Δx=1 m,λ=4 m,波傳播的速度v=nλ+3 mΔt(n=0,1,2…),n=0時波速最小,x=2.5 m處質點回到t1時刻的位置經過的時間最長,tmax=Δxvmin=16 s。
(2)由于T≤0.5 s≤2T,若波沿x軸正向傳播,則0.5 s內波傳播的距離為x1=λ+Δx1=5 m,故波在1 s內傳播的距離為10 m;若波沿x軸負向傳播,則0.5 s內波傳播的距離為x2=λ+Δx2=7 m,故波在1 s內傳播的距離為14 m。
答案:(1)16 s (2)10 m或14 m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