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入口福利,97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蜜臀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首頁 > 高中物理 > 試卷中心

2012~2021十年高考匯編·專題13 動量定理與動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解析版).doc

更新時間:2021-11-11 文件大小: 759.46 KB 界面語言: 簡體中文 運行環境: /WinNT/2000/XP 授權方式: 免費資源 下載次數: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2012~2021十年高考匯編·專題13 動量定理與動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解析版).doc
====================
專題13 動量定理及動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
目錄
題型一、動量守恒定律條件 1
題型二、實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2
題型二、動量與動量定理的綜合應用 7

題型一、動量守恒定律條件
1.(2021全國乙)如圖,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車,一輕彈簧的一端與車廂的擋板相連,另一端與滑塊相連,滑塊與車廂的水平底板間有摩擦。用力向右推動車廂使彈簧壓縮,撤去推力時滑塊在車廂底板上有相對滑動。在地面參考系(可視為慣性系)中,從撤去推力開始,小車、彈簧和滑塊組成的系統( ?。?br />

A. 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
B. 動量守恒,機械能不守恒
C. 動量不守恒,機械能守恒
D. 動量不守恒,機械能不守恒
【答案】B
【解析】因為滑塊與車廂水平底板間有摩擦,且撤去推力后滑塊在車廂底板上有相對滑動,即摩擦力做功,而水平地面是光滑的;以小車、彈簧和滑塊組成的系統,根據動量守恒和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可知撤去推力后該系統動量守恒,機械能不守恒。
故選B。
題型二、實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2.(2020全國1)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動量定理,所用器材包括:氣墊導軌、滑塊(上方安裝有寬度為d的遮光片)、兩個與計算機相連接的光電門、砝碼盤和砝碼等。
實驗步驟如下:

(1)開動氣泵,調節氣墊導軌,輕推滑塊,當滑塊上的遮光片經過兩個光電門的遮光時間________時,可認為氣墊導軌水平;
(2)用天平測砝碼與砝碼盤的總質量m1、滑塊(含遮光片)的質量m2;
(3)用細線跨過輕質定滑輪將滑塊與砝碼盤連接,并讓細線水平拉動滑塊;
(4)令滑塊在砝碼和砝碼盤的拉動下從左邊開始運動,和計算機連接的光電門能測量出遮光片經過A、B兩處的光電門的遮光時間Δt1、Δt2及遮光片從A運動到B所用的時間t12;
(5)在遮光片隨滑塊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如果將砝碼和砝碼盤所受重力視為滑塊所受拉力,拉力沖量的大小I=________,滑塊動量改變量的大小Δp=________;(用題中給出的物理量及重力加速度g表示)
(6)某次測量得到的一組數據為:d=1.000 cm,m1=1.50 10-2 kg,m2=0.400 kg,△t1=3.900 10-2 s,Δt2=1.270 10-2 s,t12=1.50 s,取g=9.80 m/s2。計算可得I=________N·s,Δp=____ kg·m·s-1;(結果均保留3位有效數字)
(7)定義 ,本次實驗δ=________%(保留1位有效數字)。
【答案】 (1). 大約相等 (2). m1gt12 (3). (4). 0.221 (5). 0.212 (6). 4
【解析】(1)當經過A,B兩個光電門時間相等時,速度相等,此時由于阻力很小,可以認為導軌是水平的。
(5)由I=Ft,知

由 知

6)代入數值知,沖量

動量改變量

(7)

3.(2014·全國2) 現利用圖(a)所示的裝置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在圖(a)中,氣墊導軌上有A、B兩個滑塊,滑塊A右側帶有一彈簧片,左側與打點計時器(圖中未畫出)的紙帶相連;滑塊B左側也帶有一彈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電計時器(未完全畫出)可以記錄遮光片通過光電門的時間.

圖(a)
實驗測得滑塊A的質量m1=0.310 kg,滑塊B的質量m2=0.108 kg,遮光片的寬度d=1.00 cm;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f=50.0 Hz.
將光電門固定在滑塊B的右側,啟動打點計時器,給滑塊A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與B相碰.碰后光電計時顯示的時間為ΔtB=3.500 ms,碰撞前后打出的紙帶如圖(b)所示.

圖(b)
若實驗允許的相對誤差絕對值(碰撞前后總動量之差碰前總動量×100%)最大為5%,本實驗是否在誤差范圍內驗證了動量守恒定律?寫出運算過程.
【答案】:見解析
【解析】 (2)按定義,物塊運動的瞬間時速度大小v為
v=ΔsΔt①
式中Δs為物塊在短時間Δt內走過的路程.
設紙帶上打出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ΔtA,則
ΔtA=1f=0.02 s②
ΔtA可視為很短
設A在碰撞前、后時速度大小分別為v0,v1.將②式和圖給實驗數據代入①式得
v0=2.00 m/s③
v2=0.970 m/s④
設B在碰撞后的速度大小為v2,由①式得
v2=dΔtB⑤
代入題給實驗數據得
v2=2.86 m/s⑥
設兩滑塊在碰撞前、后的總動量分別為p和p′則
p=m1v0⑦
p′=m1v1+m2v2⑧
兩滑塊在碰撞前后總動量相對誤差的絕對值為
δp=p-p′p×100%⑨
聯立③④⑥⑦⑧⑨式并代入有關數據,得
δp=1.7%<5%⑩
因此,本實驗在允許的誤差范圍內驗證了動量守恒定律.
4.(2010北京)如圖2用"碰撞實驗器"可以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即研究兩個小球在軌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動量關系。


圖2
①實驗中,直接測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過僅測量______ (填選項前的符號),間接地解決這個問題。
A.小球開始釋放高度h
B.小球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射程
②圖2中O點是小球拋出點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實驗時,先讓入射球ml多次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找到其平均落地點的位置P,測量平拋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靜置于軌道的水平部分,再將入射球ml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與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復。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是_________。(填選項前的符號)
A.用天平測量兩個小球的質量ml、m2
B.測量小球m1開始釋放高度h
C.測量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別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點的位置M、N
E.測量平拋射程OM,ON

③若兩球相碰前后的動量守恒,其表達式可表示為_________ (用②中測量的量表示);
若碰撞是彈性碰撞,那么還應滿足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 (用②中測量的量表示)。
④經測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點的平均位置距O點的距離如圖3所示。碰撞前、后m1的動量分別為p1與p1′,則p1:p1′=__ __ :11;若碰撞結束時m2的動量為p2′,則p1′: p2′=11:_______。
實驗結果表明,碰撞前、后總動量的比值 為____________。
⑤有同學認為,在上述實驗中僅更換兩個小球的材質,其它條件不變,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射程增大。請你用④中已知的數據,分析和計算出被碰小球m2平拋運動射程ON的最大值為________cm。
【答案】①C ②ADE或DEA或DAE ③ ④14 2.9 1~1.01 ⑤76.8
【解析】:①由于本實驗的碰撞是在同一高度,在空中運動時間相同,因而根據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射程就可知道碰撞后速度的大小之比,所以選C。
②本實驗必須用天平測量兩個小球的質量ml、m2,分別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點的位置M、N和測量平拋射程OM,ON,故選ADE。
③由于 ,且 、 、 所以: 。若碰撞是彈性碰撞,機械能守恒 ,所以
④由于 ; ;

⑤ 當兩個球發生完全彈性碰撞時,被碰小球m2平拋運動射程ON的有最大值。彈性碰撞動量守恒 ,機械能守恒 解得: ,所以: 。被碰小球m2平拋運動射程ON的最大值76.8cm。
題型二、動量與動量定理的綜合應用
5.(2020海南) 太空探測器常裝配離子發動機,其基本原理是將被電離的原子從發動機尾部高速噴出,從而為探測器提供推力,若某探測器質量為 ,離子以 的速率(遠大于探測器的飛行速率)向后噴出,流量為 ,則探測器獲得的平均推力大小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對離子,根據動量定理有



解得F=0.09N,故探測器獲得的平均推力大小為0.09N,故選C。
6.(2021湖南)物體的運動狀態可用位置 和動量 描述,稱為相,對應 圖像中的一個點。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可用 圖像中的一條曲線來描述,稱為相軌跡。假如一質點沿 軸正方向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對應的相軌跡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質點沿 軸正方向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有

而動量為

聯立可得

動量 關于 為冪函數,且 ,故正確的相軌跡圖像為D。
故選D。
7.(2020江蘇).一只質量為 的烏賊吸入 的水,靜止在水中。遇到危險時,它在極短時間內把吸入的水向后全部噴出,以 的速度向前逃竄。求該烏賊噴出的水的速度大小v。
【答案】
【解析】烏賊噴水過程,時間較短,內力遠大于外力;選取烏賊逃竄的方向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噴出水的速度大小為
8.(2020全國1).行駛中的汽車如果發生劇烈碰撞,車內的安全氣囊會被彈出并瞬間充滿氣體。若碰撞后汽車的速度在很短時間內減小為零,關于安全氣囊在此過程中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增加了司機單位面積的受力大小
B. 減少了碰撞前后司機動量的變化量
C. 將司機的動能全部轉換成汽車的動能
D. 延長了司機的受力時間并增大了司機的受力面積
【答案】D
【解析】A.因安全氣囊充氣后,受力面積增大,故減小了司機單位面積的受力大小,故A錯誤;B.有無安全氣囊司機初動量和末動量均相同,所以動量的改變量也相同,故B錯誤;
C.因有安全氣囊的存在,司機和安全氣囊接觸后會有一部分動能轉化為氣體的內能,不能全部轉化成汽車的動能,故C錯誤;
D.因為安全氣囊充氣后面積增大,司機的受力面積也增大,在司機擠壓氣囊作用過程中由于氣囊的緩沖故增加了作用時間,故D正確。
故選D。
9.(2018全國2)高空墜物極易對行人造成傷害.若一個50 g的雞蛋從一居民樓的25層墜下,與地面的撞擊時間約為2 ms,則該雞蛋對地面產生的沖擊力約為( )
A. 10 N B. 102 N C. 103 N D. 104 N
【答案】C
【解析】根據自由落體運動和動量定理有2gh=v2(h為25層樓的高度,約70 m),Ft=mv,代入數據解得F≈1×103 N,所以C正確.
10.(2018江蘇)如圖所示,懸掛于豎直彈簧下端的小球質量為m,運動速度的大小為v,方向向下.經過時間t,小球的速度大小為v,方向變為向上.忽略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求該運動過程中,小球所受彈簧彈力沖量的大?。?br />
【答案】2mv+mgt
【解析】取向上為正方向,動量定理mv-(-mv)=I且I=(F-mg)t
解得IF=Ft=2mv+mgt
11.(2017全國3)一質量為2 kg的物塊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沿直線運動。F隨時間t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則( )

A.t=1 s時物塊的速率為1 m/s
B.t=2 s時物塊的動量大小為4 kg·m/s
C.t=3 s時物塊的動量大小為5 kg·m/s
D.t=4 s時物塊的速度為零
【答案】AB
【解析】由動量定理可得:Ft=mv,解得 ,t=1 s時物塊的速率為 =1 m/s,故A正確;在F-t圖中面積表示沖量,所以,t=2 s時物塊的動量大小P=Ft=2×2=4kg.m/s ,t=3 s時物塊的動量大小為P/=(2×2-1×1)kgm/s=3 kg·m/s,t=4 s時物塊的動量大小為P//=(2×2-1×2)kgm/s=2 kg·m/s,所以t=4 s時物塊的速度為1m/s,故B正確 ,C、D錯誤。
12.(2015重慶)高空作 業須系安全帶.如果質量為 的高空作業人員不慎跌落,從開始跌落到安全帶對人剛產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離為 (可視為自由落體運動) .此后經歷時間 安全帶達到最大伸長,若在此過程中該作用力始終豎直向上,則該段時間安全帶對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人下落h高度為自由落體運動,由運動學公式 ,可知 ;緩沖過程(取向上為正)由動量定理得 ,解得: ,故選A。
13.(2015北京)“蹦極”運動中,長彈性繩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綁在人身上,人從幾十米高處跳下。將蹦極過程簡化為人沿豎直方向的運動。從繩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點的過程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繩對人的沖量始終向上,人的動量先增大后減小
B.繩對人的拉力始終做負功,人的動能一直減小
C.繩恰好伸直時,繩的彈性勢能為零,人的動能最大
D.人在最低點時,繩對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答案】A
【解析】從繩恰好伸直到人運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繩對人的拉力始終向上,故沖量始終向上。此過程中人先加速再減速,當拉力等于重力時,速度最大,則動量先增大后減小,A 正確,B、C 錯誤,在最低點時,人的加速度向上,拉力大于重力,D 錯誤。

發表評論

最新列表

最熱列表

統計代碼放這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棱县| 大荔县| 金平| 靖边县| 上蔡县| 平舆县| 方山县| 台中县| 孝昌县| 竹溪县| 古交市| 屯留县| 商洛市| 扎兰屯市| 嘉善县| 玉溪市| 那坡县| 拜泉县| 双桥区| 罗甸县| 新宾| 西盟| 香港 | 宜良县| 滦南县| 灵宝市| 麻城市| 来宾市| 保德县| 萝北县| 兴城市| 汉阴县| 邵武市| 轮台县| 沅江市| 洛川县| 永宁县| 枣阳市| 花莲市| 杨浦区| 洪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