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入口福利,97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蜜臀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首頁 > 高中物理 > 試卷中心

2012~2021十年高考匯編·專題38 原子物理2(解析版).doc

更新時間:2021-11-14 文件大?。?/strong> 707.24 KB 界面語言: 簡體中文 運行環境: /WinNT/2000/XP 授權方式: 免費資源 下載次數: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2012~2021十年高考匯編·專題38 原子物理2(解析版).doc
-------------------------
專題38 原子物理2
近代物理的發展與原子核
(2012-2021)
目錄

題型一、原子核的衰變規律及核反應方程 1
題型二、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13
題型三、物理學史與綜合類科學問題 15
題型一、原子核的衰變規律及核反應方程
1.(2021全國甲)如圖,一個原子核X經圖中所示的一系列 、 衰變后,生成穩定的原子核Y,在此過程中放射出電子的總個數為(  )

A. 6 B. 8 C. 10 D. 14
【答案】A
【解析】由圖分析可知,核反應方程為

設經過 次 衰變, 次 衰變。由電荷數與質量數守恒可得
;
解得

故放出6個電子。
故選A。
2.(2021河北)銀河系中存在大量的鋁同位素 , 核 衰變的衰變方程為 ,測得 核的半衰期為72萬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核的質量等于 核的質量
B. 核的中子數大于 核的中子數
C. 將鋁同位素 放置在低溫低壓的環境中,其半衰期不變
D. 銀河系中現有的鋁同位素 將在144萬年后全部衰變為
【答案】C
【解析】A. 和 的質量數均為 相等,但是二者原子核中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不同,所以質量不同,A錯誤;
B. 核的中子數為 個, 核的中子數為 個,B錯誤;
C.半衰期是原子核固有的屬性,與外界條件無關,C正確;
D.質量為 的 的半衰期為 萬年,經過 萬年為 個半衰期,剩余質量為 ,不會全部衰變為 ,D錯誤。
故選C。
3.(2021廣東)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存在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鋁26,鋁26的半衰期為72萬年,其衰變方程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Y是氦核
B. Y是質子
C. 再經過72萬年,現有的鋁26衰變一半
D. 再經過144萬年,現有的鋁26全部衰變
【答案】C
【解析】AB.根據核反應的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可知,該核反應是

即Y是正電子,選項AB錯誤;
CD.因72萬年是一個半衰期,可知再過72萬年,現有的鋁26衰變一半;再過144萬年,即兩個半衰期,現有的鋁26衰變四分之三,選項C正確,D錯誤;
故選C。
4.(2021全國乙)醫學治療中常用放射性核素 產生 射線,而 是由半衰期相對較長的 衰變產生的。對于質量為 的 ,經過時間t后剩余的 質量為m,其 圖線如圖所示。從圖中可以得到 的半衰期為( ?。?br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從 到 恰好衰變了一半,根據半衰期的定義可知半衰期為

故選C。
5.(2021湖南) 核廢料具有很強的放射性,需要妥善處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放射性元素經過兩個完整的半衰期后,將完全衰變殆盡
B. 原子核衰變時電荷數守恒,質量數不守恒
C. 改變壓力、溫度或濃度,將改變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 過量放射性輻射對人體組織有破壞作用,但輻射強度在安全劑量內則沒有傷害
【答案】D
【解析】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大量的放射性元素衰變的統計規律,對少量的個別的原子核無意義,則放射性元素完全衰變殆盡的說法錯誤,故A錯誤;
B.原子核衰變時滿足電荷數守恒,質量數守恒,故B錯誤;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原子核的自身結構決定的,而與物理環境如壓力、溫度或濃度無關,與化學狀態無關,故C錯誤;
D.過量放射性輻射包含大量的射線,對人體組織有破壞作用,但輻射強度在安全劑量內則沒有傷害,故D正確;
故選D。
6.(2021浙江)對四個核反應方程(1) ;(2) ;(3) ;(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1)(2)式核反應沒有釋放能量
B. (1)(2)(3)式均是原子核衰變方程
C. (3)式是人類第一次實現原子核轉變的方程
D. 利用激光引發可控的(4)式核聚變是正在嘗試的技術之一
【答案】CD
【解析】A.(1)是 衰變,(2)是 衰變,均有能量放出,故A錯誤;
B.(3)是人工核轉變,故B錯誤;
C.(3)式是人類第一次實現原子核轉變的方程,故C正確;
D.利用激光引發可控的(4)式核聚變是正在嘗試的技術之一,故D正確。
故選CD。
7.(2020全國3)1934年,約里奧—居里夫婦用α粒子轟擊鋁箔,首次產生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X,反應方程為: 。X會衰變成原子核Y,衰變方程為 ,則( ?。?br /> A. X的質量數與Y的質量數相等 B. X的電荷數比Y的電荷數少1
C. X的電荷數比 的電荷數多2 D. X的質量數與 的質量數相等
【答案】AC
【解析】設 和 的質子數分別為 和 ,質量數分別為 和 ,則反應方程為

根據反應方程質子數和質量數守恒,解得 ,
,
解得 , , ,
即 的質量數與 的質量數相等, 電荷數比 的電荷數多2, 電荷數比 的質量數多3,AC正確,BD錯誤。故選AC。
8.(2020全國2)氘核 可通過一系列聚變反應釋放能量,其總效果可用反應式 表示。海水中富含氘,已知1kg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約為1.0×1022個,若全都發生聚變反應,其釋放的能量與質量為M的標準煤燃燒時釋放的熱量相等;已知1 kg標準煤燃燒釋放的熱量約為2.9×107 J,1 MeV= 1.6×10–13J,則M約為( ?。?br /> A. 40 kg B. 100 kg C. 400 kg D. 1 000 kg
【答案】C
【解析】氘核 可通過一系列聚變反應釋放能量,其總效果可用反應式

則平均每個氘核聚變釋放的能量為

1kg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約為1.0×1022個,可以放出的總能量為
由 可得,要釋放的相同的熱量,需要燃燒標準煤燃燒的質量
9.(2020全國1)下列核反應方程中,X1,X2,X3,X4代表α粒子的有( ?。?br /> A. B.
C. D.
【答案】BD
【解析】α粒子為氦原子核 He,根據核反應方程遵守電荷數守恒和質量數守恒,A選項中的X1為 He,B選項中的X2為 He,C選項中的X3為中子 n,D選項中的X4為 He。
故選BD。
10.(2019天津)我國核聚變反應研究大科學裝置“人造太陽”2018年獲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達到1億度,為人類開發利用核聚變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術基礎。下列關于聚變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核聚變比核裂變更為安全、清潔
B. 任何兩個原子核都可以發生聚變
C. 兩個輕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核,總質量較聚變前增加
D. 兩個輕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核,核子的比結合能增加
【答案】AD
【解析】:核聚變的最終產物時氦氣無污染,而核裂變會產生固體核廢料,因此核聚變更加清潔和安全,A正確;發生核聚變需要在高溫高壓下進行,大核不能發生核聚變,故B錯誤;核聚變反應會放出大量的能量,根據質能關系可知反應會發生質量虧損,故C錯誤;因聚變反應放出能量,因此反應前的比結合能小于反應后的比結合能,故D正確。
11.(2018北京)在核反應方程 中,X表示的是
A. 質子 B. 中子 C. 電子 D. α粒子
【答案】:A
【解析】:設X為: ,根據核反應的質量數守恒:4+14=17+Z,則:Z=1
電荷數守恒:2+7=8+A,則A=1,即X為: 為質子,故選項A正確,BCD錯誤。
點睛:本題考查了核反應方程式,要根據電荷數守恒、質量數守恒得出X的電荷數和質量數,從而確定X的種類。
12.(2018全國3)193 4年,約里奧-居里夫婦用α粒子轟擊鋁核 ,產生了第一個人工放射性核素X: 。X的原子序數和質量數分別為( )
A. 15和28 B. 15和30 C. 16和30 D. 17和31
【答案】B
【解析】:根據核反應遵循的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可知,X的電荷數 為2+13=15,質量數為4+27-1=30,根據原子核的電荷數等于原子序數,可知X的原子序數為15,質量數為30,選項B正確。
13.(2016全國2)在下列描述的核過程的方程中,屬于α衰變的是_______,屬于β衰變的是_______,屬于裂變的是_______,屬于聚變的是_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
A. B.
C. D. [來源:學科網ZXXK]
E. F.
【答案】C AB E F
【解析】:衰變的反應物只有一個,若生成物中有 ,說明是 衰變,若生成物中有 說明是 衰變;重核裂變是用中子轟擊一個重核,生成一個較輕的核;輕核的聚變是輕核聚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
14.(2017·全國卷2)一靜止的鈾核放出一個α粒子衰變成釷核,衰變方程為238 92U→234 90Th+42He。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衰變后釷核的動能等于α粒子的動能
B.衰變后釷核的動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動量大小
C.鈾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個α粒子所經歷的時間
D.衰變后α粒子與釷核的質量之和等于衰變前鈾核的質量
【答案】: B
【解析】: 衰變過程遵守動量守恒定律,故選項A錯,選項B對。根據半衰期的定義,可知選項C錯。α衰變釋放核能,有質量虧損,故選項D錯。
15.(2017天津)我國自主研發制造的國際熱核聚變核心部件在國際上率先通過權威機構認證,這是我國國際熱核聚變項目的重大貢獻。下列核反應方程中屬于聚變反應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對:兩個輕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原子核。B錯:原子核的人工轉變。C錯:原子核的人工轉變。D錯:重核裂變。
15.(2017全國2)一靜止的鈾核放出一個 粒子衰變成釷核,衰變方程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衰變后釷核的動能等于 粒子的動能
B.衰變后釷核的動量大小等于 粒子的動量大小
C.鈾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個 粒子所經歷的時間
D.衰變后 粒子與釷核的質量之和等于衰變前鈾核的質量
【答案】B
【解析】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釷核的動量與 粒子的動量等大反向,選項B正確;根據 可知,衰變后釷核的動能小于 粒子的動能,選項A錯誤;鈾核的半衰期等于一半數量的鈾核衰變需要的時間,而放出一個 粒子所經歷的時間是一個原子核衰變的時間,故兩者不等,選項C錯誤;由于該反應放出能量,由質能方程可知,衰變后 粒子與釷核的質量之和小于衰變前鈾核的質量,選項D錯誤;故選B。
17.(2015重慶)圖中曲線a、b、c、d為氣泡室中某放射物質發生衰變放出的部分粒子的徑跡,氣泡室中磁感應強度方向垂直紙面向里。以下判斷可能正確的是( )

A.a、b為 粒子的徑跡 B. a、b為 粒子的徑跡 C. c、d為 粒子的徑跡 D. c、d為 粒子的徑跡
【答案】D
【解析】: 射線的本質是高速的光子流不帶電故a、b不可能是 粒子徑跡, 粒子所帶電性為正,在垂直向里的磁場中結合左手定則必定左偏,而 粒子所帶電性為負,必定右偏,故D選項正確。
18.(2015廣東)科學家使用核反應獲取氚,再利用氘和氚核反應獲得能量,核反應方程分別為:X + Y + + 4.9MeV和 + + X + 17.6MeV,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A.X是中子 B.Y的質子數是3,中子數是6
C.兩個核反應都沒有質量虧損 D.氘和氚的核反應是核聚變反應
【答案】:AD
【解析】:本題中考查了原子物理的基礎知識。題目中有原子物理的兩個核反應方程,根據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規律,由第二個核反應方程得到X為中子( ),選項A正確;再由第一個方程得到Y質子數為3,質量數為6,則中子數 = 質量數 – 質子數 = 3 ,選項B錯誤;兩個核反應都產生了能量,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可知一定有質量虧損,選項C錯誤;氘和氚的核反應是核聚變反應,選項D正確。
19.(2015北京)下列核反應方程中,屬于α衰變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α 衰變是指某一原子核自發的變成另一種原子核,并放出α 粒子的過程??梢院苋菀椎倪x出 B 正確;A 選項為人工轉變方程;C 選項為輕核聚變;D 選項為β 衰變。
20.(2015北京)實驗觀察到,靜止在勻強磁場中 A 點的原子核發生β衰變,衰變產生的新核與電子恰在紙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運動方向和軌跡示意如圖。則( )

A.軌跡 1 是電子的,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
B.軌跡 2 是電子的,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
C.軌跡 1 是新核的,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
D.軌跡 2 是新核的,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
【答案】D
【解析】由動量守恒可知,原子核靜止在磁場中,發生β衰變后的新核與電子的動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 ,得 ,粒子運動的半徑與電荷量成反比。新核帶電量大于電子,因此 R 較小,知軌跡 2 為新核軌跡,由左手定則可知,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
21.(2014·重慶卷)碘131的半衰期約為8天,若某藥物含有質量為m的碘131,經過32天后,該藥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約還有(  )
A.m4 B.m8 C.m16 D.m32
【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元素的半衰期.根據半衰期公式 ,將題目中的數據代入可得C正確,A、B、D錯誤.
22.(2015山東) 發生放射性衰變為 ,半衰期約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其間,其體內 與 的比例不變;生命活動結束后, 的比例持續減少?,F通過測量得知,某古木樣品中 的比例正好是現代植物所制樣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雙選,填正確答案標號)
a.該古木的年代距今約為5700年[來源:學科網ZXXK]
b. 、 、 具有相同的中子數
c. 衰變為 的過程中放出β射線
d. 增加樣品測量環境的壓強將加速 的衰變
【答案】ac
【解析】因古木樣品中 的比例正好是現代植物所制樣品的二分之一,則可知經過的時間為一個半衰期,即該古木的年代距今約為5700年,選項a正確; 、 、 具有相同的質子數,由于質量 數不同,故中子數不同,選項b錯誤;根據核反應方程可知, 衰變為 的過程中放出電子,即發出β射線,選項c正確;外界環境不影響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選項d錯誤;故選ac.
23.(2013山東)恒星向外輻射的能量來自于其內部發生的各種熱核反應,當溫度達到108K時,可以發生“氦燃燒”。
(1)完成“氦燃燒”的核反應方程: 。
(2) 是一種不穩定的粒子,其半衰期為2.6×10-16s。一定質量的 ,經7.8×10-16s后所剩下的 占開始時的____________。
【答案】:(1) ,(2)12.5%
【解析】:核反應的過程中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故可以左右兩側作差即可求得空線出的應該為: ;結合半衰期公式 ,又因為在本題中t=7.8×10-16s=3T,代入得:
,所以占開始的的12.5%。
24.(2014·福建)如圖所示,放射性元素鐳衰變過程中釋放出α、β、γ三種射線,分別進入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

A.①表示γ射線,③表示α射線
B.②表示β射線,③表示α射線
C.④表示α射線,⑤表示γ射線
D.⑤表示β射線,⑥表示α射線
【答案】C 
【解析】 α射線帶正電,β射線帶負電,γ射線不帶電.在勻強電場中,α射線與β射線分別在電場力的作用下發生偏轉,α射線偏向負極板,β射線偏向正極板,γ射線不受電場力,不發生偏轉;在磁場中,由左手定則可以判斷α射線向左偏,β射線向右偏,γ射線不受洛倫茲力,不發生偏轉.故C項正確.
25(2014·新課標全國)關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所有元素都可能發生衰變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與外界的溫度無關
C.放射性元素與別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時仍具有放射性
D.α、β和γ三種射線中,γ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強
E.一個原子核在一次衰變中可同時放出α、β和γ三種射線
【答案】:BCD
【解析】:本題考查了原子核的衰變.原子序數大于83的元素才可以發生衰變,原子序數小于83的元素有的可以發生衰變,有的不可以發生衰變,A錯誤;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與元素所處的物理 、化學狀態無關,B、C正確;三種射線α、β、γ穿透能力依次增強,D正確;原子核發生α或β衰變時常常伴隨著γ光子的產生,但同一原子核不會同時發生α衰變和β衰變,E錯誤.
26.(2014江蘇)氡222是一種天然放射性氣體,被吸入后,會對人的呼吸系統造成輻射損傷.它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主要環境致癌物質之一.其衰變方程是222 86Rn→218 84Po+________.已知222 86Rn的半衰期約為3.8天,則約經過________天,16 g的222 86Rn衰變后還剩1 g.
【答案】42He(或α粒子) 15.2 
【解析】 核反應過程中電荷數守恒和質量數守恒可推得該反應的另一種生成物為42He.②根據 知tT=4,解得t=3.8×4=15.2天.
27.(2014上海)核反應方程式 Be+ He C+X中的X表示 ( )
A質子 B電子 C光子 D中子
【答案】:D
【解析】:核反應時電荷數和質量數守恒
28.(2015江蘇)核電站利用原子核鏈式反應放出的巨大能量進行發電, 是常用的核燃料。 受一個中子轟擊后裂變成 和 兩部分,并產生_____個中子。要使 鏈式反應發生,裂變物質的體積要_________(選填“大于”或者“小于”)它的臨界體積。
【答案】:3、大于
【解析】:由質量數和電荷數守可知: ,可見產生了3個中子,鏈式反應的一個條件是鈾燃料的體積必須大于或等于臨界體積。
題型二、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29.(2019全國2)太陽內部核反應 主要模式之一是質子-質子循壞,循環的結果可表示為 ,已知 和 的質量分別為 和 ,1u=931MeV/c2,c為光速。在4個 轉變成1個 的過程中,釋放的能量約為( )
A. 8 MeV B. 16 MeV C. 26 MeV D. 52 MeV
【答案】C
【解析】由 , = ,忽略電子質量,則: ,故C選項符合題意;
30.(2017·北京理綜)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一個靜止的放射性原子核發生了一次α衰變。放射出α粒子(42He)在與磁場垂直的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其軌道半徑為R。以m、q分別表示α粒子的質量和電荷量。
(1)放射性原子核用AZX表示,新核的元素符號用Y表示,寫出該α衰變的核反應方程;
(2)α粒子的圓周運動可以等效成一個環形電流,求圓周運動的周期和環形電流大小;
(3)設該衰變過程釋放的核能都轉化為α粒子和新核的動能,新核的質量為M,求衰變過程的質量虧損Δm。
【答案】: (1)AZX→A-4Z-2Y+42He (2)2πmqB q2B2πm (3)q2B2R2?M+m?2Mmc2
【解析】: 
(1)AZX→A-4Z-2Y+42He
(2)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有qvB=mv2R 所以v=qBRm,T=2πRv=2πmqB
環形電流I=qT=q2B2πm。
(3)衰變過程動量守恒,有0=pY+pα 所以PY=-Pα,“-”表示方向相反。
因為p=mv,Ek=12mv2 所以Ek=p22m
即:EkY∶Ekα=m∶M 由能量守恒Δmc2=EkY+Ekα
Δm=Ekαc2M+mM,其中Ekα=12mv2=q2B2R22m,
所以Δm=q2B2R2?M+m?2Mmc2。
31.(2017全國1)大科學工程“人造太陽”主要是將氘核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用來發電。氘核聚變反應方程是 。已知 的質量為2.013 6 u, 的質量為3.015 0 u, 的質量為1.008 7 u,1 u=931 MeV/c2。氘核聚變反應中釋放的核能約為( )
A.3.7 MeV B.3.3 MeV C.2.7 MeV D.0.93 MeV
【答案】: B
【解析】:在核反應方程21H+21H→32He+10n中,反應前物質的質量m1=2×2.013 6 u=4.027 2 u,反應后物質的質量m2=3.015 0 u+1.008 7 u=4.023 7 u,質量虧損Δm=m1-m2=0.003 5 u。則氘核聚變釋放的核能為E=931×0.003 5 MeV≈3.3 MeV,選項B正確。
32.(2014·北京) 質子、中子和氘核的質量分別為m1、m2和m3.當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結合成氘核時,釋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
A.(m1+m2-m3)c B.(m1-m2-m3)c
B.C.(m1+m2-m3)c2 D.(m1-m2-m3)c2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質能方程,ΔE=Δmc2,其中Δm=(m1+m2-m3),則ΔE=(m1+m2-m3)c2 ,C正確,A、B、D錯誤.
33.(2015江蘇)取質子的質量 ,中子的質量 , 粒子的質量 ,光速 ,請計算 粒子的結合能,(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答案】:4.3×10-12J
【解析】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可求:
34.(2015海南)運動的原子核 放出 粒子后變成靜止的原子核Y。已知X、Y和 粒子的質量分別是M、 和 ,真空中的光速為c, 粒子的速度遠小于光速。求反應后與反應前的總動能之差以及 粒子的動能。
【答案】: ,
【解析】:反應后由于存在質量虧損,所以反應前后總動能之差等于質量虧損而釋放出的能量,
故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可得 ①
反應過程中三個粒子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故有 ,②
聯立①②可得
題型三、物理學史與綜合類科學問題
35.(2020天津)在物理學發展的進程中,人們通過對某些重要物理實驗的深入觀察和研究,獲得正確的理論認識。下列圖示的實驗中導致發現原子具有核式結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雙縫干涉實驗說明了光具有波動性,故A錯誤;B.光電效應實驗,說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故B錯誤;C.實驗是有關電磁波的發射與接收,與原子核無關,故C錯誤;D.盧瑟福的α粒子散射實驗導致發現了原子具有核式結構,故D正確;故選D。
36.(2016天津)物理學家通過對實驗的深入觀察和研究,獲得正確的科學認知,推動物理學的發展。下列說法符合事實的是( )
A.赫茲通過一系列實驗,證實了麥克斯韋關于光的電磁理論
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轟擊 獲得反沖核 ,發現了中子
C.貝克勒爾發現的天然放射性現象,說明原子核有復雜結構
D.盧瑟福通過對陰極射線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答案】AC
【解析】:麥克斯韋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赫茲通過實驗證實了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選項A正確;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 ,獲得反沖核 ,發現了質子,選項B錯誤;貝克勒爾發現的天然放射性現象,說明原子核具有復雜結構,選項C正確;盧瑟福通過對α粒子散射實驗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選項D錯誤。
37. (2016全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種金屬發生光電效應,改用綠光照射該金屬一定發生光電效應
B.α粒子散射實驗中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偏轉,這是盧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主要依據之一
C.在康普頓效應中,當入射光子與晶體中的電子碰撞時,把一部分動量轉移給電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長變長
D.某放射性原子核經過2次α衰變和一次β衰變,核內質子數減少4個
E.根據玻爾理論 ,氫原子的核外電子由較高能級躍遷到較低能級時,要釋放一定頻率的光子,同時電子的動能增大,原子的電勢能減小。
【答案】BCE
【解析】:紫光的頻率大于綠光,根據愛因斯坦能量方程 紫光的能量大于綠光,能否發生光電效應由入射光的能量與逸出功的大小關系決定,當入射光的能量所以紫光不能發生光電效應綠光也一定不能,α粒子散射實驗中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偏轉,這是盧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主要依據之一是正確的;結合公式 在康普頓效應中,當入射光子與晶體中的電子碰撞時,把一部分動量轉移給電子,所以入射光的動量減小,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長變長; 衰變的產物是 ,兩次衰變后質子數將減少4,質量數減少8,而 衰變的本質是一個中子分解為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所以D選項錯誤;氫原子的核外電子由較高能級躍遷到較低能級時,要釋放一定頻率的光子,同時電子的動能增大,原子的電勢能減小。故E正確。
38.(2016全國1)受日本福島核泄漏的影響,中國內地部分地區在空氣中相繼檢測出極微量人工核素碘131、銫137等.已知碘131(即 )的半衰期為8天,則下列有關福島核泄露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入正確選項前的字母,選對一個給3分,選對兩個給4分,選對三個給5分,每選錯一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核反應堆發生的是輕核聚變反應
B.20個放射性核素碘131(即 ),經過8天后,未衰變的個數不一定是10個
C.4月份以后,隨著氣溫升高、風力增強,碘131(即 )的半衰期會逐漸減小
D.碘131(即 )衰變放出的γ射線是原子核受激產生的
E.原子彈的反應類型和反應堆的反應類型相同
【答案】BD E
【解析】核反應堆發生的是重核裂變反應,選項A錯誤;因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的統計意義,對少量原子核不適應,故20個放射性核素碘131(即 ),經過8天后,未衰變的個數不一定是10個,選項B正確;半衰期與外部因素無關,選項C錯誤;碘131(即 )衰變放出的γ射線是原子核受激產生的,選項D正確;原子彈的反應類型和反應堆的反應類型相同,都是重核的裂變反應,選項E正確;故選BDE.
39.(2014·天津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玻爾對氫原子光譜的研究導致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的建立
B.可利用某些物質在紫外線照射下發出熒光來設計防偽措施
C.天然放射現象中產生的射線都能在電場或磁場中發生偏轉
D.觀察者與波源互相遠離時接收到波的頻率與波源頻率不同
【答案】:BD 
【解析】 本題是對玻爾理論、天然放射現象及多普勒效應等知識的考查,α粒子散射實驗導致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建立,A錯誤;紫外線可以使熒光物質發光,B正確;天然放射現象中產生的γ射線在電場或磁場中不會發生偏轉,C錯誤;觀察者和波源發生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就會發生改變,D正確.
40.(2014·新課標2)在人類對微觀世界進行探索的過程中,科學實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說法符合歷史事實的是________.
A.密立根通過油滴實驗測出了基本電荷的數值
B.貝克勒爾通過對天然放射現象的研究,發現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居里夫婦從瀝青鈾礦中分離出了釙(Po)和鐳(Ra)兩種新元素
D.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證實了在原子核內部存在質子
E.湯姆遜通過陰極射線在電場和磁場中偏轉的實驗,發現了陰極射線是由帶負電的粒子組成的,并測出了該粒子的比荷
【答案】ACE
【解析】 (1)密立根通過油滴實驗測出了基本電荷的電量,A項正確;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發現了原子中心有一個核,B、D兩項錯誤;居里夫婦從瀝青鈾礦中分離出了釙和鐳兩種新元素,并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C項正確;湯姆遜通過研究陰極射線,發現了電子,并測出了電子的比荷,E項正確.
41.(2015新課標2)實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實中突出體現波動性的是 。
A.電子束通過雙縫實驗后可以形成干涉圖樣
B. β射線在云室中穿過會留下清晰的徑跡
C.人們利慢中子衍射來研究晶體的結構
D.人們利用電子顯微鏡觀測物質的微觀結構
E.光電效應實驗中,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的頻率有關,與入射光的強度無關
【答案】ACD
【解析】:干涉和衍射現象是光具有波動性的特征,故A、C選項正確,顯微鏡觀察物質的微觀結構是利用光的干涉現象,故D選項正確,光電效應是光具有離子型的典型現象, 射線在云室中留下清晰的痕跡說明 射線具有離子性,故BE選項錯誤。




發表評論

最新列表

最熱列表

統計代碼放這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泉县| 兴城市| 奉节县| 兴和县| 射阳县| 屏东市| 宣城市| 镇赉县| 贵阳市| 壶关县| 年辖:市辖区| 雅安市| 义乌市| 镇坪县| 仪征市| 河西区| 齐河县| 那坡县| 永靖县| 庐江县| 高要市| 玉树县| 郯城县| 莲花县| 巴彦淖尔市| 工布江达县| 含山县| 思南县| 鄂托克前旗| 临泉县| 安宁市| 磐安县| 扎囊县| 隆回县| 清原| 泰州市| 河南省| 郯城县| 手机| 南陵县|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