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入口福利,97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蜜臀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首頁 > 高中物理 > 試卷中心

2022高中物理第八章靜電場一輪復習專題強化十四 電場性質的綜合應用

更新時間:2021-11-27 文件大小: 730.77 KB 界面語言: 簡體中文 運行環境: /WinNT/2000/XP 授權方式: 免費資源 下載次數: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專題強化十四 電場性質的綜合應用
目標要求  1.學會處理電場中的功能關系.2.能解決電場中各種圖象問題,理解圖象斜率、面積等表示的物理意義并能解決相關問題.
題型一 電場中功能關系的綜合問題
電場中常見的功能關系
(1)若只有電場力做功,電勢能與動能之和保持不變.
(2)若只有電場力和重力做功,電勢能、重力勢能、動能之和保持不變.
(3)除重力之外,其他各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機械能的變化.
(4)所有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
例1  (多選)(2019·廣東中山一中檢測)圖1中虛線1、2、3、4表示勻強電場的等勢面.一帶正電的粒子只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從a點運動到b點,軌跡如圖中實線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1
A.等勢面1電勢最低
B.粒子從a運動到b,動能減小
C.粒子從a運動到b,電勢能減小
D.粒子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電勢能與動能之和不變
答案 CD
解析 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正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與場強方向相同,曲線運動所受合力指向曲線的凹側;帶正電的粒子只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從a點運動到b點,軌跡如圖中實線所示,可畫出速度和電場線及受力方向如圖所示,則電場力的方向向右,電場線的方向向右,順著電場線電勢降低,等勢面1電勢最高,故選項A錯誤;粒子從a運動到b,只受電場力作用,電場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成銳角,電場力做正功,粒子的動能增大,電勢能減小,故選項B錯誤,C正確;粒子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只受電場力作用,粒子的電勢能與動能之和不變,故選項D正確.

例2  (多選)(2020·江西上饒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A、B兩物體質量均為m,其中A帶正電,電荷量為+q,B不帶電,通過勁度系數為k的絕緣豎直輕質彈簧相連放在水平面上,如圖2所示,開始時A、B都處于靜止狀態.現在施加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E=2mgq,式中g為重力加速度,若不計空氣阻力,不考慮A物體電荷量的變化,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圖2
A.剛施加電場的瞬間,A的加速度大小為2g
B.從施加電場開始到B剛要離開地面的過程中,A物體速度大小一直增大
C.從施加電場開始到B剛要離開地面的過程中,A物體的機械能增加量始終等于A物體電勢能的減少量
D.B剛要離開地面時,A的速度大小為2gmk
答案 ABD
解析 在未施加電場時,A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當施加電場的瞬間,A物體受到的合力為A所受的電場力,故qE=ma,解得a=2g,方向向上,故A正確;B剛要離開地面時,地面對B彈力為0,即F彈=mg,對A物體Eq=mg+F彈,即A物體所受合力為0,因此從施加電場開始到B剛要離開地面過程,A物體做加速度逐漸變小的加速運動,即A物體速度大小一直增大,故B正確;從施加電場開始到彈簧恢復原長的過程,A物體的機械能增加量等于電勢能的減少量與彈性勢能的減少量之和,從彈簧恢復原長到B剛要離開地面的過程,A物體的機械能增加量等于電勢能的減少量與彈性勢能的增加量之差,故C錯誤;當B剛要離開地面時,此時B受到彈簧的彈力等于B的重力,從施加電場到B離開地面,彈簧的彈力做功為零,A上升的距離為x=2mgk,根據動能定理可知qEx-mgx=12mv2,解得v=2gmk,故D正確.





1.(電場力和重力做功)如圖3所示,豎直固定的光滑絕緣細桿上O點套有一個電荷量為-q(q>0)的小環,在桿的左側固定一個電荷量為Q(Q>0)的點電荷,桿上a、b兩點與Q正好構成等邊三角形,c是ab的中點.將小環從O點無初速度釋放,通過a點的速率為v.若已知ab=Oa=l,靜電力常量為k,重力加速度為g.則(  )

圖3
A.在a點,小環所受彈力大小為kQql2
B.在c點,小環的動能最大
C.在c點,小環的電勢能最大
D.在b點,小環的速率為v2+2gl
答案 D
解析 在a點,小環所受的電場力沿aQ方向,大小為F=kQql2,水平方向小環受力平衡,所以小環受到向右的彈力大小為FN=Fsin 60°=3kQq2l2,A錯誤;在c點時,小環水平方向受到電場力和桿的彈力作用,豎直方向受到重力作用,合力豎直向下,小環有豎直向下的加速度,所以在c點時小環的動能不是最大,B錯誤;c點距離Q最近,電勢最高,帶負電的小環在c點的電勢能最小,C錯誤;因為a、b兩點到Q的距離相等,所以a、b兩點電勢相等,小環從a點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0,根據動能定理得mgl=12mvb2-12mv2,解得vb=v2+2gl,D正確.
2.(電場力做功的綜合問題)在一個水平面上建立x軸,在過原點O垂直于x軸的平面的右側空間有一個勻強電場,場強大小E=6.0×105 N/C,方向與x軸正方向相同.在O點處放一個帶電荷量q=-5.0×10-8 C,質量m=1.0×10-2 kg的絕緣物塊.物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0,沿x軸正方向給物塊一個初速度v0=2.0 m/s,如圖4所示.(g取10 m/s2)求:

圖4
(1)物塊向右運動的最大距離;
(2)物塊最終停止的位置.
答案 (1)0.4 m (2)O點左側0.2 m處
解析 (1)設物塊向右運動的最大距離為xm,
由動能定理得-μmgxm-E|q|xm=0-12mv02
解得xm=0.4 m.
(2)因E|q|>μmg,物塊不可能停止在O點右側,設物塊最終停在O點左側且離O點為x處.
由動能定理得E|q|xm-μmg(xm+x)=0,
解得x=0.2 m.
題型二 電場中的圖象問題

      電場中的v-t圖象

根據v-t圖象的速度變化、斜率變化(即加速度大小的變化),可確定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與電場力的大小變化情況,進而確定電場的方向、電勢的高低及電勢能的變化.
例3  (多選)(2019·安徽黃山市模擬)光滑絕緣水平面上固定兩個等量點電荷,它們連線的中垂線上有A、B、C三點,如圖5甲所示.一質量m=1 kg的帶正電小物塊由A點靜止釋放,并以此時為計時起點,沿光滑水平面經過B、C兩點,其運動過程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其中圖線在B點位置時斜率最大,根據圖線可以確定(  )

圖5
A.中垂線上B點電場強度最大
B.兩點電荷是負電荷
C.B點是A、C連線的中點
D.UBC>UAB
答案 AD
解析 根據v-t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小物塊在B點的加速度最大,所受的電場力最大,所以中垂線上B點電場強度最大,故選項A正確;小物塊從B到C動能增大,電場力做正功,且小物塊帶正電,可知兩點電荷是正電荷,故選項B錯誤;中垂線上電場線分布不均勻,不能確定B點是A、C連線的中點,故選項C錯誤;小物塊從A→B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qUAB=12mvB2-12mvA2=12×1×42 J-0=8 J,小物塊從B→C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qUBC=12mvC2-12mvB2=12×1×72 J-12×1×42 J=16.5 J,對比可得UBC>UAB,故選項D正確.

      φ-x圖象

1.電場強度的大小等于φ-x圖線的切線斜率的絕對值,如果圖線是曲線,電場為非勻強電場;如果圖線是傾斜的直線,電場為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為零處φ-x圖線存在極值,其切線的斜率為零.(如圖6)

圖6
2.在φ-x圖象中可以直接判斷各點電勢的大小,并可根據電勢大小關系確定電場強度的方向,進而可以判斷電荷在電場中的受力方向.(如圖7)

圖7
3.電場中常見的φ-x圖象
(1)點電荷的φ-x圖象(取無限遠處電勢為零),如圖8.

圖8
(2)兩個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上的φ-x圖象,如圖9.

圖9
(3)兩個等量同種點電荷的φ-x圖象,如圖10.

圖10
例4  (多選)(2019·山東聊城市二模)兩電荷量分別為q1和q2的點電荷固定在x軸上的A、B兩點,兩點電荷連線上各點電勢φ隨坐標x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11所示,其中P點電勢最高,且xAP
圖11
A.q1和q2都是負電荷
B.q1的電荷量大于q2的電荷量
C.在A、B之間將一負點電荷沿x軸從P點左側移到右側,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D.一點電荷只在電場力作用下沿x軸從P點運動到B點,加速度逐漸變小
答案 AC
解析 由題圖知,越靠近兩點電荷,電勢越低,則q1和q2都是負電荷,故A項正確;φ-x圖象的切線斜率表示電場強度,則P點場強為零,據場強的疊加知兩點電荷在P處產生的場強等大反向,即kq1xAP2=kq2xBP2,又xAP



      E-x圖象

1.E-x圖象反映了電場強度隨位移變化的規律,E>0表示電場強度沿x軸正方向;E<0表示電場強度沿x軸負方向.
2.E-x圖線與x軸所圍圖形“面積”表示電勢差(如圖12所示),兩點的電勢高低根據電場方向判定.在與粒子運動相結合的題目中,可進一步確定粒子的電性、動能變化、電勢能變化等情況.

圖12
例5  (多選)(2019·四川綜合能力提升卷(三))空間內有一沿x軸分布的電場,其電場強度E隨x變化的圖象如圖13所示.-x1、x1、x2、x3是x軸上的四個點,圖象關于坐標原點O中心對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13
A.-x1處的電勢比x1處的電勢高
B.將正電荷由-x1移到x2,電勢能先增大后減小
C.將一負電荷由-x1處由靜止釋放,若只受電場力作用,它將在-x1和x1之間往復運動
D.負電荷在4個點中位于x2處電勢能最大
答案 BC
解析 根據題意,電場關于x軸對稱分布,作出電場線如圖所示.根據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則O點電勢最高,從圖線看出,電場強度關于原點O對稱,則x軸上關于O點對稱位置的電勢相等,則-x1處的電勢與x1處的電勢相等,故A錯誤;將正電荷由-x1移到x2,電勢能先增大后減小,選項B正確;-x1和x1之間的電場是對稱的,將一負電荷由-x1處由靜止釋放,若只受電場力作用,負電荷先向右做加速運動,經過O點之后做減速運動,到x1處速度減為零,則它將在-x1和x1之間往復運動,選項C正確;4個點中,x3點的電勢最低,則負電荷在4個點中位于x3處電勢能最大,選項D錯誤.


      Ep-x圖象、Ek-x圖象

1.Ep-x圖象
由Ep-Ep0=Fx,得Ep=Ep0+Fx,故Ep-x圖象的切線斜率表示電場力,縱截距表示初電勢能.
2.Ek-x圖象
由Ek-Ek0=Fx,得Ek=Ek0+Fx,故Ek-x圖象的切線斜率表示電場力,縱截距表示初動能.
例6  在x軸上O、P兩點分別放置電荷量為q1、q2的點電荷,一個帶正電的試探電荷在兩電荷連線上的電勢能Ep隨x變化關系如圖14所示,其中A、B兩點電勢能為零,BD段中C點電勢能最大,則(  )

圖14
A.q1和q2都是正電荷且q1>q2
B.B、C間場強方向沿x軸負方向
C.C點的電場強度大于A點的電場強度
D.將一個負點電荷從B點移到D點,電場力先做負功后做正功
答案 B
解析 由題圖知從O到P電勢能一直減小,試探電荷帶正電,則電勢一直降低,兩個點電荷必定是異種電荷,故A錯誤;從B到C,電勢能增加,試探電荷帶正電,則電勢升高,根據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可知,B、C間電場強度方向沿x軸負方向,故B正確;根據Ep-x圖象的切線斜率表示電場力,可知C點場強為零,A點的場強不等于零,則A點的場強大于C點的場強,故C錯誤;將一個負點電荷從B點移到D點,電勢先升高后降低,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故D錯誤.



3.(φ-x圖象)(多選)(2020·廣東惠州市模擬)某靜電場電勢φ在x軸上的分布如圖15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15
A.x1和x2處電場強度相同
B.x1處電場強度比x2處大
C.-x2到x2之間有三處場強為零
D.負電荷從x1移動到x2,電勢能減小
答案 BC
解析 φ-x圖象的切線斜率k=ΔφΔx=E,x1處比x2處切線斜率大,故x1處場強比x2處大,A錯誤,B正確;-x2到x2之間有三處切線斜率為零,所以-x2到x2之間有三處場強為零,C正確;根據電勢能公式Ep=φq,負電荷在電勢低的地方電勢能大,所以負電荷從x1移動到x2,電勢降低,電勢能增大,D錯誤.
4.(E-x圖象)(多選)(2019·河北張家口市調研)某靜電場在x軸上的場強E隨x的變化關系如圖16所示,x軸正方向為場強正方向,一個帶正電的點電荷只在電場力的作用下沿x軸運動,x1、x2、x3、x4四點間隔相等,則(  )

圖16
A.點電荷在x2和x4處電勢能相等
B.點電荷由x1運動到x3的過程中電勢能減小
C.x1、x2兩點之間的電勢差小于x3、x4兩點之間的電勢差
D.點電荷由x1運動到x4的過程中電場力先減小后增大
答案 BC
解析 由x軸上的場強E隨x的變化關系可知圖線與x軸所圍圖形的面積表示電勢差,所以點電荷在x2和x4處電勢能不相等,故A錯誤;點電荷由x1運動到x3的過程中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故B正確;由x軸上的場強E隨x的變化關系可知圖線與x軸所圍圖形的面積表示電勢差,x1、x2兩點之間的電勢差小于x3、x4兩點之間的電勢差,故C正確;點電荷由x1運動到x4的過程中電場力先增大后減小,故D錯誤.
5.(Ek-x圖象)(多選)(2020·廣東中山紀念中學模擬)如圖17甲所示,a、b是點電荷電場中同一電場線上的兩點,一個帶電粒子在a點由靜止釋放,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從a點向b點運動,粒子的動能與位移之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17
A.帶電粒子與場源電荷帶異種電荷
B.a點電勢比b點電勢高
C.a點場強比b點場強大
D.帶電粒子在a點的電勢能比在b點電勢能大
答案 CD
解析 粒子從a點向b點運動,Ek-x圖象的切線斜率在減小,根據動能定理,則有qEx=Ek,電場強度減小,因此a點更靠近場源電荷,則a點場強比b點場強大,若場源電荷是正電荷,則粒子帶正電;若場源電荷是負電荷,則粒子帶負電,它們是同種電荷,故A錯誤,C正確;由于不能確定場源電荷的性質,所以也不能確定電場線的方向,不能確定a點電勢與b點電勢的高低,故B錯誤;帶電粒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從a點運動到b點,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所以帶電粒子在a點的電勢能大于在b點的電勢能,故D正確.
課時精練

1.(多選)如圖1所示,一帶正電的點電荷固定于O點,兩虛線圓均以O為圓心,兩實線分別為帶電粒子M和N先后在電場中運動的軌跡,a、b、c、d、e為軌跡和虛線圓的交點,不計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A.M帶負電荷,N帶正電荷
B.M在b點的動能小于它在a點的動能
C.N在d點的電勢能等于它在e點的電勢能
D.N在從c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中克服電場力做功
答案 ABC
解析 由粒子運動軌跡可知,M受到的是吸引力,N受到的是排斥力,可知M帶負電荷,N帶正電荷,故A正確;M從a點到b點,庫侖力做負功,根據動能定理知,動能減小,則M在b點的動能小于在a點的動能,故B正確;d點和e點在同一等勢面上,電勢相等,則N在d點的電勢能等于在e點的電勢能,故C正確;N從c點運動到d點,庫侖斥力做正功,故D錯誤.
2.(2019·山西師大附中模擬)如圖2所示為一勻強電場,某帶電粒子從A點運動到B點,在這一運動過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為2.0 J,電場力做的功為1.5 J.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2
A.粒子帶負電
B.粒子在A點的電勢能比在B點少1.5 J
C.粒子在A點的動能比在B點少0.5 J
D.粒子在A點的機械能比在B點少1.5 J
答案 D
解析 由粒子運動的軌跡可知粒子帶正電,A錯誤;粒子從A到B的過程中電場力做正功,所以電勢能減小,B錯誤;根據動能定理得W+WG=ΔEk=-0.5 J,所以粒子在A點的動能比在B點多0.5 J,C錯誤;電場力做正功,機械能增加,所以粒子在A點的機械能比在B點少1.5 J,D正確.
3.(2019·廣東深圳市第二次調研)真空中,在x軸上x=0和x=8 m處分別固定兩個電性相同的點電荷Q1和Q2.電荷間連線上的電場強度E隨x變化的圖象如圖3所示(+x方向為場強正方向),其中x=6 m處E=0.將一個正試探電荷在x=2 m處由靜止釋放(重力不計,取無限遠處電勢為零),則(  )

圖3
A.Q1、Q2均為負電荷
B.Q1、Q2帶電荷量之比為9∶1
C.在x=6 m處電勢為0
D.該試探電荷向x軸正方向運動時,電勢能一直減小
答案 B
解析 由題圖知,在x=0處場強為正,x=8 m處場強為負,可知Q1、Q2均為正電荷,故A錯誤;根據題意“x=6 m處E=0”可知在x=6 m處,E1=E2,即kQ162=kQ222,解得Q1Q2=6222=91,故B正確;由于無限遠處電勢為零,故在x=6 m處電勢不為0,故C錯誤;該試探電荷向x軸正方向運動時,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因此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故D錯誤.
4.(多選)(2020·云南高三一模)如圖4甲所示A、B為電場中一直線上的兩個點,帶正電的點電荷只受電場力的作用,從A點以某一初速度沿直線運動到B點,其電勢能Ep隨位移x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則從A到B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4
A.點電荷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B.電荷所受電場力先減小后增大
C.從A到B各點的電勢先降低后升高
D.從A到B各點的電勢先升高后降低
答案 BD
解析 只受電場力做功,動能和電勢能之和不變,由電勢能Ep隨位移x的變化關系可知,電勢先增大后減小,所以動能先減小后增大,點電荷的速度先減小后增大;正電荷在電勢能大的地方,電勢高,所以從A到B各點的電勢先升高后降低,故D正確,A、C錯誤;電勢能Ep隨位移x的變化關系圖線的切線斜率表示電場力,由圖可知,Ep-x圖線的切線斜率先減小,后增大,所以電荷所受電場力先減小后增大,故B正確.
5.(多選)(2020·河南開封市高三一模)如圖5,豎直平面內有a、b、c三個點,b點在a點正下方,b、c連線水平.第一次,將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a點以初動能Ek0水平拋出,經過c點時,小球的動能為5Ek0;第二次,使此小球帶正電,電荷量為q,同時加一方向平行于abc所在平面、場強大小為2mgq的勻強電場,仍從a點以初動能Ek0沿某一方向拋出小球,小球經過c點時的動能為13Ek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

圖5
A.a、b兩點間的距離為5Ek0mg
B.a、b兩點間的距離為4Ek0mg
C.a、c間的電勢差為8Ek0q
D.a、c間的電勢差為12Ek0q
答案 BC
解析 不加電場時根據動能定理得mghab=5Ek0-Ek0=4Ek0,解得hab=4Ek0mg,故A錯誤,B正確;加電場時,根據動能定理得mghab+Uacq=13Ek0-Ek0,解得Uac=8Ek0q,故C正確,D錯誤.
6.(2019·廣東惠州市模擬)如圖6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有一個絕緣斜面,斜面上有一帶電金屬塊沿斜面滑下,已知在金屬塊滑下的過程中動能增加了12 J,金屬塊克服摩擦力做功8 J,重力做功24 J.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6
A.金屬塊帶負電荷
B.金屬塊克服電場力做功8 J
C.金屬塊的電勢能減少4 J
D.金屬塊的機械能減少12 J
答案 D
解析 金屬塊滑下的過程中動能增加了12 J,由動能定理知合外力做功12 J,即WG+Wf+WF=ΔEk,摩擦力做功Wf=-8 J,重力做功WG=24 J,解得電場力做功WF=-4 J,電場力做負功,金屬塊帶正電荷,電勢能增加了4 J,A、B、C錯誤;由功能關系可知機械能的變化ΔE=Wf+WF=-12 J,即機械能減少了12 J,D正確.
7.(2019·山西運城市5月適應性測試)一帶負電的微粒只在電場力作用下沿x軸正方向運動,其電勢能隨位移x變化的關系如圖7所示,其中0~x1段是曲線,x1~x2段是平行于x軸的直線,x2~x3段是傾斜直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7
A.0~x1段電勢逐漸升高
B.0~x1段微粒的加速度逐漸減小
C.x2~x3段電場強度減小
D.x2處的電勢比x3處的電勢高
答案 B
解析 電勢能Ep=φq,由于微粒帶負電,0~x1段電勢能變大,所以電勢降低,A錯誤;根據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關系:|ΔEp|=E|q|Δx,Ep-x圖象切線斜率的大小反映場強大小,0~x1段圖象切線斜率變小,場強變小,受力減小,加速度逐漸變小,B正確;x2~x3段斜率不變,場強不變,C錯誤;x2到x3,電勢能減小,微粒帶負電,所以電勢增大,D錯誤.

8.真空中固定一電荷量為Q的負點電荷,一電荷量為q、質量為m的試探電荷僅在電場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先后經過A、B、C三點,其a-1r2圖象如圖8所示,圖中a為試探電荷的加速度,r代表試探電荷與負點電荷間的距離,已知aC=3aA=1.5aB,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8
A.試探電荷帶負電
B.A、B、C三點的電勢關系:φA<φB<φC
C.A、B、C三點的電場強度關系:EC=3EA=1.5EB
D.該圖線的斜率代表負點電荷的電荷量與試探電荷質量的比值
答案 C
解析 因為試探電荷僅在電場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先后經過A、B、C三點,結合題中圖象可知,試探電荷離負點電荷越來越近,而固定點電荷帶負電,說明試探電荷帶正電,A錯誤;沿著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所以φA>φB>φC,B錯誤;根據F=kQqr2=ma,并進行定性分析(F=qE),由aC=3aA=1.5aB,可知A、B、C三點電場強度關系:EC=3EA=1.5EB,題圖斜率k′=kQqm,故C正確,D錯誤.


9.(多選)(2019·山西孝義市摸底)a、b、c是靜電場中一直線上的三個點,從a點釋放一個初速度為零的電子,電子僅在電場力的作用下,由a點經b點運動到c點,其電勢能隨該電子位置的變化關系如圖9所示,則(  )

圖9
A.該電場可能是孤立的點電荷產生的
B.電子在a點加速度的值大于在b點加速度的值
C.電場中a點的電勢大于b點的電勢
D.電子從a點到c點的過程中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答案 BD
解析 若該電場為孤立點電荷產生的,則電子的電勢能應當單調變化,選項A錯誤;根據功能關系ΔEp=-FΔx,知Ep-x圖象切線斜率大小表示電場力大小,圖線在a點的切線斜率的絕對值大于b點,故電子在a點受到的電場力和加速度也大于b點,選項B正確;由題圖可知,Epa>Epc>Epb,電子帶負電,根據電勢與電勢能關系及能量守恒定律,則有φa<φc<φb,Eka 10.(多選)(2020·四川宜賓市質檢)如圖10甲所示,光滑絕緣水平面上有一沿水平方向的電場,MN是其中的一條直線,線上有A、B、C三點,一帶電荷量為+2×10-3 C、質量為1×
10-3 kg的小物塊從A點由靜止釋放(t=0),沿MN做直線運動,其運動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其中B點處的切線斜率最大(圖中標出了該切線),C點處的切線平行于t軸,運動過程中小物塊電荷量保持不變,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10
A.A、B兩點電勢差UAB=-4 V
B.小物塊從B點到C點電場力做的功W=10-2 J
C.B點為AC間電場強度最大的點,場強大小E=1 V/m
D.由A到C的過程中小物塊的電勢能先減小后變大
答案 BC
解析 小物塊從A到B由動能定理:qUAB=12mvB2,解得UAB=4 V,選項A錯誤;小物塊從B點到C點電場力做的功WBC=12mvC2-12mvB2=10-2 J,選項B正確;在B點的加速度最大,則所受的電場力最大,由題圖乙可知:a=ΔvΔt=45-3 m/s2=2 m/s2;由Eq=ma,解得E=1 V/m,選項C正確;由A到C的過程中小物塊的動能一直增大,電場力一直做正功,則電勢能一直減小,選項D錯誤.
11.(2019·陜西高新一中高三期中)一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僅受電場力作用,做初速度為零的直線運動.取該直線為x軸,起始點O為坐標原點,其電勢能Ep與位移x的關系如圖11所示.下列圖象中合理的是(  )

圖11


答案 D
解析 粒子僅受電場力作用,做初速度為零的加速直線運動,電場力做功等于電勢能的減小量,故F=ΔEpΔx,即Ep-x圖象上某點的切線的斜率表示電場力,故電場力逐漸減小,根據E=Fq,故電場強度也逐漸減小,故A錯誤;根據動能定理,有F·Δx=ΔEk,故Ek-x圖線上某點切線的斜率表示電場力,由于電場力逐漸減小,斜率減小,故B錯誤;題圖v-x圖象是直線,相同位移速度增加量相等,又是加速運動,故增加相等的速度需要的時間逐漸減小,故加速度逐漸增加,而電場力減小導致加速度減小,故C錯誤;由以上分析可知,粒子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故D正確.
12.(多選)(2019·安徽蚌埠市第二次質檢)電場中有一條電場線與x軸重合,x軸上各點的電場強度與位置的關系如圖12所示,一質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從坐標原點由靜止釋放沿x軸正方向運動,已知Oa=ab=bc=d,b點電勢φb=0.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圖12
A.質子沿x軸做勻速直線運動
B.質子在a、c兩點的電勢能相等
C.質子在a、b、c三點的動能之比為2∶3∶4
D.坐標原點O的電勢為1.5E0d
答案 CD
解析 由E-x圖象和F=qE可知,質子沿x軸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后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直線運動,最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質子一直做加速直線運動,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故B錯誤;由E-x圖象與x軸所圍“面積”表示電勢差,因此UOa=E0d,UOb=32E0d,UOc=2E0d,由動能定理有Eka=qUOa=qE0d,Ekb=qUOb=32qE0d,Ekc=qUOc=2qE0d,所以質子在a、b、c三點的動能之比為2∶3∶4,故C正確;根據UOb=φO-φb可得坐標原點O的電勢為φO=1.5E0d,故D正確.
13.(多選)(2018·全國卷Ⅰ·21)圖13中虛線a、b、c、d、f代表勻強電場內間距相等的一組等勢面,已知平面b上的電勢為2 V.一電子經過a時的動能為10 eV,從a到d的過程中克服電場力所做的功為6 e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3
A.平面c上的電勢為零
B.該電子可能到達不了平面f
C.該電子經過平面d時,其電勢能為4 eV
D.該電子經過平面b時的速率是經過d時的2倍
答案 AB
解析 因等勢面間距相等,由U=Ed得相鄰虛線之間電勢差相等,由a到d,-eUad=-6 eV,故Uad=6 V;各虛線電勢如圖所示,因電場力做負功,故電場方向向右,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φc=0,A項正確;因電子的速度方向未知,若不垂直于等勢面,如圖中實曲線所示,則電子到達不了平面f,B項正確;經過d時,電勢能Ep=-eφd=2 eV,C項錯誤;

由a到b,Wab=Ekb-Eka=-2 eV,所以Ekb=8 eV;由a到d,Wad=Ekd-Eka=-6 eV,所以Ekd=4 eV;則Ekb=2Ekd,根據Ek=12mv2知vb=2vd,D項錯誤.

14.(多選)(2019·河南名校聯盟2月聯考)如圖14所示,固定于同一條豎直線上的A、B是兩個帶等量異種電荷的點電荷,電荷量分別為+Q和-Q,A、B相距為2d.MN是豎直放置的光滑絕緣細桿,另有一個穿過細桿的帶電小球P質量為m,電荷量為+q(可視為點電荷,放入電場后不影響電場的分布),現將小球P 從與點電荷A等高的C處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P向下運動到距C點距離為d的O點時, 速度為v,已知MN與AB之間的距離為d,靜電力常量為k,重力加速度為g.則(  )

圖14
A.C、O兩點間的電勢差UCO=mv22q
B.O點處的電場強度E=2kQ2d2
C.小球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和電勢能之和不變
D.小球P經過與點電荷B等高的D點時的速度為2v
答案 BD
解析 小球P由C運動到O時,由mgd+qUCO=12mv2-0,得UCO=mv2-2mgd2q,選項A錯誤;對小球P在O點處時受力分析,如圖所示,F1=F2=kQq?2d?2=kQq2d2,它們的合力為:F=F1cos 45°+F2cos 45°=2kQq2d2,則O點處的電場強度E=Fq=2kQ2d2,選項B正確;小球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動能和電勢能之和不變,選項C錯誤;小球P由O運動到D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d+qUOD=12mvD2-12mv2,由等量異種點電荷的電場特點可知UCO=UOD,聯立解得vD=2v,選項D正確.

發表評論

最新列表

最熱列表

統計代碼放這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霍林郭勒市| 娄烦县| 江永县| 沾益县| 鄱阳县| 霍州市| 无棣县| 广西| 九江市| 余干县| 柳河县| 枞阳县| 高尔夫| 福海县| 贞丰县| 湘阴县| 呼玛县| 新津县| 凤台县| 和静县| 望城县| 华池县| 兰西县| 阿城市| 湾仔区| 彰武县| 吉林省| 新绛县| 凤城市| 芜湖县| 德化县| 芜湖县| 隆德县| 灵武市| 卢湾区| 察隅县| 双辽市| 郁南县| 禄丰县|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