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2022甲全國高考物理試卷精校版.zip
2022高考物理(甲)
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18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9~21題有多項符合題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4.北京2022年冬奧會首鋼滑雪大跳臺局部示意圖如圖所示。運動員從a處由靜止自由滑下,到b處起跳,c點為a、b之間的最低點,a、c兩處的高度差為h。要求運動員經過c點時對滑雪板的壓力不大于自身所受重力的k倍,運動過程中將運動員視為質點并忽略所有阻力,則c點處這一段圓弧雪道的半徑不應小于
A.hk+1 B.hk C.2hk D.2hk-1
15.長為l的高速列車在平直軌道上正常行駛,速率為v0,要通過前方一長為L的隧道,
當列車的任一部分處于隧道內時,列車速率都不允許超過v (v
A.v0-v2a +L+lv B.v0-va +L+2lv
C.3(v0-v)2a +L+lv D.3(v0-v)a +L+2lv
16.三個用同樣的細導線做成的剛性閉合線框,正方形線框的邊長與圓線框的直徑相等,圓線框的半徑與正六邊形線框的邊長相等,如圖所示。把它們放入磁感應強度隨時間線性變化的同一勻強磁場中,線框所在平面均與磁場方向垂直,正方形、圓形和正六邊形線框中感應電流的大小分別為I1、I2和I3。則
A. I1 I3> I2 C.I1 =I2>I3 D.I1 =I2=I3
17.兩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別為t0和2t0,在t=0時刻這兩種元素的原子核總數為
N,在t = 2t0時刻,尚未衰變的原子核總數為N3 ,則在t = 4t0時刻,尚未衰變的原子核總數為
A.N12 B.N9 C.N8 D.N6
18.空間存在著勻強磁場和勻強電場,磁場的方向垂直于紙面( xOy平面)向里,電場的方向沿y軸正方向。一帶正電的粒子在電場和磁場的作用下,從坐標原點О由靜止開始運動。下列四幅圖中,可能正確描述該粒子運動軌跡的是
19.如圖,質量相等的兩滑塊P、Q置于水平桌面上,二者用一輕彈簧水平連接,兩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動P,使兩滑塊均做勻速運動;某時刻突然撤去該拉力,則從此刻開始到彈簧第一次恢復原長之前
A.P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為2μg
B.Q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為2μg
C.P的位移大小一定大于Q的位移大小
D.P的速度大小均不大于同一時刻Q的速度大小
20,如圖,兩根相互平行的光滑長直金屬導軌固定在水平絕緣桌面上,在導軌的左端接入電容為C的電容器和阻值為R的電阻。質量為m。阻值也為R的導體棒MN靜止于導軌上,與導軌垂直,且接觸良好,導軌電阻忽略不計,整個系統處于方向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中。開始時,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為Q,合上開關S后,
A.通過導體棒MN電流的最大值為QRC
B.導體棒MN向右先加速、后勻速運動
C.導體棒MN速度最大時所受的安培力也最大
D.電阻R上產生的焦耳熱大于導體棒MN上產生的焦耳熱
21.地面上方某區域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將一帶正電荷的小球自電場中Р點水平向左射出。小球所受的重力和電場力的大小相等,重力勢能和電勢能的零點均取在P點。則射出后,
A.小球的動能最小時,其電勢能最大
B.小球的動能等于初始動能時,其電勢能最大
C.小球速度的水平分量和豎直分量大小相等時,其動能最大
D.從射出時刻到小球速度的水平分量為零時,重力做的功等于小球電勢能的增加量
三、非選擇題:共174分。第22~3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33~38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129分。
22.(5分)
某同學要測量微安表內阻,可利用的實驗器材有:
電源E(電動勢1.5V,內阻很小),電流表?(量程10mA,內阻約10Ω),微安表○G(量程100μA,內阻Rg待測,約1kΩ),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10Ω),定值電阻R0(阻值10Ω),開關S,導線若干。
(1)在答題卡上將圖中所示的器材符號連線,畫出實驗電路原理圖;
(2)某次測量中,微安表的示數為90.0μA,電流表的示數為9.00mA,由此計算出微安表內阻Rg=__________Ω
23.(10分)利用圖示的實驗裝置對碰撞過程進行研究。讓質量為m1,的滑塊A與質量為m2的靜止滑塊B在水平氣墊導軌上發生碰撞,碰撞時間極短,比較碰撞后A和B的速度大小v1和v2,進而分析碰撞過程是否為彈性碰撞。完成下列填空:
(1)調節導軌水平。
(2)測得兩滑塊的質量分別為0.510kg和0.304kg。要使碰撞后兩滑塊運動方向相反,應選取質量為——————kg的滑塊作為A。
(3)調節B的位置,使得A與B接觸時,A的左端到左邊擋板的距離s1與B的右端到右邊擋板的距離s2相等。
(4)使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氣墊導軌運動,并與B碰撞,分別用傳感器記錄A和B從碰撞時刻開始到各自撞到擋板所用的時間t1和t2。
(5)將B放回到碰撞前的位置,改變A的初速度大小,重復步驟(4)。多次測量的結果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t1/s 0.49 0.67 1.01 1.22 1.39
t2/s 0.15 0.21 0.33 0.40 0.46
k=v1v2
0.31 k2 0.33 0.33 0.33
(6)表中的k2=_____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數字)。
(7)v1v2 的平均值為_____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數字)。
(8)理論研究表明,對本實驗的碰撞過程,是否為彈性碰撞可由v1v2 判斷。若兩滑塊的碰撞為彈性碰撞,則v1v2 的理論表達式為____________(用m1和m2表示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