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習和做物理題時,需要注意思考高中物理木板模型,善于總結和整理。要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其他類似的案例中,取長補短。要把老師講的知識和解題技巧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解題技巧。下面是物理題中常見的24種解題模式,涵蓋了高中物理知識的各個方面,從力學、運動、電磁學、振動與波、光學到原子物理。主要解題模式總結如下:
當子彈穿透木塊時,二者的速度不相等;當子彈沒有穿透木塊時,二者的速度相等。臨界情況是:當子彈到達木塊的另一端時,相對于木塊的位移等于木塊的長度,二者的速度相等。其實子彈與動、靜物體的碰撞是完全非彈性碰撞。設一顆質量為m的子彈以初速度v 0射向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質量為M的木塊,子彈穿透木塊的深度為d。
mv0=(M+m)v
從能量角度看,此過程中系統所損失的動能全部轉化為系統內能。設平均阻力為f,子彈和木塊的位移分別為s1和s2,如圖所示。顯然,s1-s2=d
模型 11:滑塊模型
在動量問題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類問題,比如滑塊之間的相互作用,滑塊在長木板上的相互作用高中物理木板模型,滑塊與擋板的相互作用物理資源網,子彈射入滑塊等,或者在此基礎上增加彈簧或斜面。這些問題都涉及到滑塊,所以被稱為“滑塊模型”,與子彈擊中木塊基本類似。
1.運動場景
2. 動量關系
3. 能量關系
4. 危急情況
速度相等(l 最大,L 最小,m 不滑落)
模型12:人船模型
原本處于靜止狀態的系統在系統內處于相對運動。設人的質量為m,速度為v,位移為s,船的質量為M,速度為V,位移為S。在這個方向上,
人船模型:
模型13:傳送帶模型(考試的重點模型!!!)
傳送帶以恒定速度v順時針運動,物體從傳送帶左端釋放,無初速度。從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力與運動的分析、能量轉換的分析。
水平輸送帶分析方法
傳送帶模型中的函數關系:
輸送帶的幾種類型:
有電子版,共24張模型圖(注:付費)
下一講更新:
彈簧振子和單擺、振動和波、復合場中帶電粒子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