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好物理,首先要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基礎知識包括三個方面:基本概念(定義)、基本規則(規律)、基本方法。
剛開始,學生幾乎學習了所有自然現象和三種狀態的變換,很多問題一開始很難理解,但整理好知識點后就很容易進入狀態。比如光學篇,對“凸透鏡”概念的理解,“透鏡”是讓光“透過”的光學元件,所以是由玻璃等“透明”的材料制成的。
“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定義類似于透鏡的形狀和“凹”和“凸”字,“聚焦”的定義就是利用凸透鏡將陽光聚焦,將紙張“燒”到地上。可以結合望遠鏡、望遠鏡、近視眼鏡來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用科學的方法,把學過的大量物理概念、定律、公式、單位死記硬背,必要的原理還是要死記硬背,把它們作為你知識信息庫里的信息,前面學過的知識是后面學習的基礎。
反復自查、反復運用是鞏固記憶的必要步驟。因此,每次課后復習、單元復習、解題運用、實驗操作、章節復習等都要有計劃、有安排,不斷鞏固記憶。
2.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
物理思維的方法有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歸納、演繹等。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主要靠抽象和概括,物理定律的建立主要靠演繹、歸納和概括。分析、綜合、比較的方法貫穿了整個物理思維,特別是在解決物理問題時,分析、綜合的方法運用得比較多。下面的這些方法,如循線索法、發散思維法、逆向推理法等,都是這些方法的具體體現。
(1)線索推理法,又稱正向推理法,是一種根據已知條件推斷結果的方法。大多數試題分析過程中都采用這種方法。
(2)發散思維,即從某一物理規律出發,尋找該規律的多種表達形式,是形成熟練技能的重要方法。例如從歐姆定律和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出發,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串并聯電路的電阻是“越串越大,越并越小”,串聯電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并聯電路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3)逆向推理法,就是根據所要解決的問題,把所需要的條件逆推過來,然后看題目中給出的條件,找出隱含的條件或過渡條件,最后解決問題。
3. 上課時注意學習
用腦子,多思考。沒有主動思考,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們應該從初中開始養成主動思考問題的習慣。
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走神或者盡量少走神。聽講是課堂的重頭戲,但也應該有個筆記本,記下一些東西。應該把自己的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子、不懂的地方都記下來。課后也要整理筆記,一方面“好好消化”,另一方面可以補充筆記。筆記本不只是用來記錄老師上課講了什么,還可以做一些閱讀摘錄。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解法,也要記錄在筆記本里,也就是學生常說的“好題本”。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應該編號,以后要經常翻看。
4.注重所學知識的應用和鞏固
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對于課上剛學到的新知識,課后一定要復習它的引入、分析、總結、總結、應用的全過程,并與大腦中相似的舊知識進行對比,看是否有矛盾,否則說明沒有真正理解。這時一定要重新思考,再看書。在理解所學知識的基礎上,一定要立即完成作業。有空余時間的同學也可以做一些課外練習,以檢驗自己掌握知識的準確性,鞏固所學知識。
時間是寶貴的,沒有時間,什么事也做不成。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時間。充分利用時間是一門很高的藝術。比如,我們可以用“回憶”的學習方法來節省時間。睡覺前、等車時、走在路上等時候,把當天的課文一一回憶起來。這樣反復學習,可以達到強化的目的。有些物理題目比較難,有些題目可能邊走邊解。學物理的人學好初中物理的方法,腦子里常常會存著幾道不會解的題目,這些都是很正常的,這是任何初學者取得成功的必經之路。
1. 學會分析物理過程
學習物理時,要注意對物理過程的研究,對物理過程有清晰的認識。不了解物理過程,解題就會有隱患。無論題目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題目用草圖就可以解答,有的題目則需要精確的畫圖,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來表現幾何關系。畫圖可以將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更準確地把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可以做狀態分析、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不連續的。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2. 整理自己的學習資料。妥善保管,分類,做標記。
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試卷、實驗報告等。批改是指,比如練習學好初中物理的方法,一般的題目不批改,但好題、有價值的題目、容易犯的錯誤,會進行不同的標記,方便日后閱讀。批改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3、向別人學習。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同學學習,向身邊的人學習,看看他們是怎么學習的。要經常和他們進行“學術”交流,互相傳授,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不能自以為是,不能固步自封。如果你有好的方法,要告訴別人,讓別人也告訴你。學習上要有幾個好朋友。
4. 總結知識結構。要注意知識結構,系統地掌握,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到具體的章節。
5、正確使用數學工具:數學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研究物理時,一定要正確使用這個工具。在利用數學工具研究物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把概念、規律的數學公式與文字、語言的描述結合起來,真正理解公式的物理意義。不要只從純數學關系去理解公式,避免物理意義上的錯誤。比如求平均速度,不要求速度的平均值。要用總距離除以總時間,而不是把不同的速度加起來再除以某個數。
(2)進行物理計算和推理時,物理計算應與簡潔的文本推理相結合,使問題的解決過程在物理思維和方法上簡潔、嚴謹,計算得出的結果也應具有明確的物理意義。
(3)養成用圖表表示物理過程和規律的習慣,如畫物體受力圖、簡單機械受力圖、晶體熔化曲線、物體運動圖、光路圖等。有意識地根據題目學會畫圖表,理解圖表含義,提高正確使用圖表的能力,克服做練習時不畫圖、不看圖、不看圖的不良習慣。
學習物理意味著:學習知識、學習方法、提高實踐技能。初中物理課上,我們不僅要掌握物理基礎知識,還要掌握一些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科學觀察),培養從事生產、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只要按照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在初二學習階段就能學得又快又好。初二的計算題比較少,為初二、初三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與技巧03-30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總結06-08
初中物理力學的學習方法08-08
關于初中物理的學習方法06-30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總結08-30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總結07-26
初中物理好學習方法09-19
初中物理最好的學習方法07-17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總結(共12篇)05-20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總結(7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