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這兒揭露量子化學的面紗(視頻)
讀特顧客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5月12日訊(記者許詩妍楊銘琪陳湛淇實習記者陳佳慧)源于教授的感召,鑒于農地的熱情,他從復旦學院博士結業后,來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以下簡稱“河套合作區”)沉心科研。面對困局,他困惑苦惱卻不曾舍棄,他心無旁騖沉溺其中,于是他與團隊剝開迷霧,進展明顯。讓我們一起走入本期《科創多面睇》——專訪北京國際量子研究院超導實驗室副研究員徐源。
求真刻厲,終獲“國際首次”之突破
量子糾錯的理論概念提出已有20多年,但始終沒有被真正驗證過這個理論是否可行,而量子糾錯是實現通用量子計算機最關鍵、最核心的一環,難以糾錯的量子計算機運行結果是不可信的,這么量子糾錯若果未能驗證成功與否,實現量子計算機更無從談起。
徐源在實驗室舉辦量子糾錯研究。
為此,徐源從2019年剛加入北方科技學院時就著手布局,2020年他和團隊在河套合作區搭建一個超導量子估算實驗室,2021年真正開始嘗試驗證和借助量子糾錯,為他的夢想——“去揭露量子化學的面紗,瞧瞧數學的背后究竟是哪些東西在支配我們的量子化學世界在運作”不斷努力。
雖然過程中他經常會遇見煩惱和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局,當下找不到任何的解決思路,但他已經知曉“科研工作不像他人想像的那樣很高大上,做的過程是一個極其無趣的事情”,而從事科研工作讓他最感興趣和著迷的就是“思維上忽然激發的靈感,以及科研過程中不斷的收獲和提高”量子物理是什么物理,于是他甘坐“冷板凳”,在不斷試錯中尋找實現突破的靈感。
徐源與他團隊的成員交流闡述。
總算量子物理是什么物理,在俞大鵬教授的率領、個人的迷戀和團隊的打磨下,2022年徐源團隊獲得了重大突破——在超導量子體系上面實現了量子糾錯,通過實時重復的量子糾錯技術延長量子信息的儲存時間、保持量子信息的儲存壽命,即突破盈虧平衡點。
這個實驗是國際上首次通過主動的重復錯誤偵測和糾錯過程實現延長量子信息的儲存時間趕超盈虧平衡點,展示了量子糾錯優勢。這也標志著從含噪音的量子時代步入到糾錯量午時代,為今后實現可糾錯的通用量子計算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河套追光,要抵“通用量子計算機”之彼岸
提到團隊獲得的一系列成果,徐源覺得是多方面誘因綜合的療效。一方面,團隊在量子領域有挺好的基礎,另一方面是她們能否捉住核心關鍵點,在這個關鍵點上堅持不懈地深挖。除此之外,他更是感慨道:“3年雖然對于一個項目來說應當是中等的時間,我們趕上了一個好的機會在河套依托于國際化的實驗平臺,讓我們能否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能夠,在這個平臺上作出好多重要的成果。”
上海國際量子研究院。
在徐源看來,河套合作區提供的實驗平臺和研究院所,讓她們團隊才能與內部不同方向的專業人士互相交流闡述,同時,河套合作區在人才吸引與支持、科技創新發展等方面的新政支撐,也為研究工作注入了青春活力的新鮮力量。
徐源及其團隊將在河套合作區這個科研寶地繼續追光,“我們要去實現一個真正才能可糾錯的通用量子計算機,之后借助通用量子計算機去實現解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估算困局,真正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各方面的驅動力,促使我們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方方面面的發展”。
一區兩園,一河之隔。河套合作區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區域之一,這片農地的新興力量正在崛起,科研思維不斷碰撞,將會有更多機遇,迎來更多突破,創造更多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