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57直流內阻檢測儀技術參數使用方式
PC57直流內阻檢測儀是電纜線線纜導體直流內阻檢測的儀表,儀表的技術性能應能全面滿足GB/T3048.4導體直流內阻試驗中對檢測設備的各項技術要求,本儀表創新開發了多項新技術并已獲得了國家,檢測快速、準確、讀數穩定、使用便捷。是QJ57等右臂電橋的更新換代產品,與同類的數字式微歐計相比,本儀表有以下特性:
1.1高靈敏度與高分辨力。本儀表2mΩ檔,該阻值的區分力為0.1μΩ(10-7Ω),比現有的zui大檢測電壓為1A的數字式微歐計的zui高分辨力提升了10倍。本儀器采用技術特制了高靈敏、低噪音的納伏放大器,其電流靈敏度為100nV(0.1μV),測截面1米鋁線,保證有4位有效讀數,非常適用于較大截面導線與超小截面微細導線的檢測。
1.2多電壓檢測功能。本儀器的各個阻值設置了不同的檢測電壓可供選擇,并在儀表面板上注明。該性能克服了目前數字表及個別電橋(如QJ57)檢測電壓不能調節,并且在個別檔位電壓偏大導致被測導體發熱的缺陷。為了實現多電壓檢測,儀表采用了創新的數字比列式檢測電路直流電阻的測量方法有哪些,其工作原理與電橋相像。與目前數字式微歐計常用的恒流源—電壓表形式不同,本儀表讀數的zui終表達式與檢測電壓無關,大大減少了對恒流源的精度要求,同時提升了儀表檢測的確切度和穩定性。
1.3反向電壓檢測功能。按照GB/T3048.5第5.5條規定,當試樣內阻大于0.1Ω時,應將電壓反向再測一次,之后取算術平均值。在電橋法中,該功能是通過切換外部換向閘刀實現的,而一般數字式微歐計是不允許電壓反向的,難以實現標準要求的操作。本儀器中采用特殊設計的單向電壓保護電路(技術),準許進行反向電壓檢測,通過面板開關施行電壓換向操作,操作簡捷、使用便捷。
1.4交直流兩用,使用便捷。本儀器(PC57)為便攜式結構,在車間現場或野外檢測成盤線纜時,可用機內電瓶供電,不用接電源線,操作非常便捷;在試驗室等固定場合,則可使用外接電源,用交流電源供電,降低電瓶消耗。
1.5性能價錢比高,適用范圍廣本儀器在實現上述多功能及高性能的同時,其價錢僅為相同技術指標(0.1μΩ辨別力,0.05級檢測確切度)的同類數字式低阻計的幾分之一,是目前市場上的低阻檢測儀表,非常適宜中、小電纜線線纜廠、漆包線生產廠用于導體內阻試驗,作為QJ23、QJ44、QJ57等各類電橋的更新換代產品,本儀器同時適用于電力部門快速檢測小型變壓器、發電機、電動機的直流內阻,開關接觸內阻,精密檢測、檢定各種分流器。
2基本參數
儀表的基本參數見表1
表1基本參數
參數名稱
機型
PC57
PC57A
檢測范圍
0.1μΩ-1999.9Ω
額定檢測電壓
0.1mA-1A
單向電壓檢測
內附電壓換向裝置,可進行正、反向電壓檢測
顯示
41/2位數字顯示,字高35mm,阻值顯示,單位顯示,帶背光
確切度等級
0.05級、0.1級
電源
1號電瓶8節或(外接電源)
zui大幀率
DC:12V300mA;AC:5VA
7VA
容積、重量
270×115×250mm(W×H×D);2.5kg
面板安裝式儀表,用戶規格
3技術要求
3.1.1環境濕度:a)標稱工作氣溫:15-25℃
b)正常工作氣溫:5-35℃
3.1.2相對溫度不小于85%RH
3.1.3電源:DC:8.5—12.5V
AC:220V±10%,50Hz±2Hz
3.1.4除地磁場外,無電脈沖電火花等電磁場
3.2基本偏差
在標稱水溫(15-25℃)下,儀表各阻值的基本偏差見表2
表2基本偏差
阻值
基本偏差
2mΩ-20mΩ
±(0.08%RX+0.02%Rm)
200mΩ-2000Ω
±(0.04%RX+0.01%Rm)
其中RX:儀表讀數值(內阻示值)Rm:所檢測程滿度值
3.3確切度等級
在標稱水溫(15-25℃)下,儀表各阻值的確切度等級及zui大容許偏差見表3
當環境濕度為0-40℃范圍時,儀表的確切度增加一個等級。
表3確切度等級與zui大容許偏差
阻值
確切度等級
zui大容許偏差
2mΩ-20mΩ
0.1
±0.1%
200mΩ-2000Ω
0.05
±0.05%
3.4額定電壓
儀表各檢測檔位的額定電壓標稱值見表4。
表4額定電壓標稱值
阻值
檢測狀態
常規電壓(THI)
低電壓(TLO)
2mΩ
————
1A
20mΩ
1A
————
200mΩ
————
100mA
2Ω
100mA
10mA
20Ω
10mA
1mA
200Ω
1mA
100μA
2000Ω
100μA
————
3.5單向電壓檢測
在清除了檢測回路的熱電勢誤差后,儀表在正向電壓下的檢測結果與反向電壓下的檢測結果的相差值,不超過儀表基本偏差的1/2。
3.6電瓶低電流指示(僅PC57)
當電瓶電流高于8.5±0.3V時,儀表面板上的電瓶低電流告警藍色指示燈亮,提示用戶更換電瓶或改用外接電源操作,此時儀表仍為正常工作狀態,檢測結果有效。假如繼續使用機內電板,當電瓶電流高于儀表正常工作范圍時,儀表顯示屏上的背光照明手動熄滅,此時,檢測結果無效。
3.6絕緣內阻
交流電源輸入端與外殼接地端及儀表檢測端之間的絕緣內阻應不大于30MΩ。
3.7工頻耐壓
交流電源輸入端與外殼接地端及儀表檢測端之間應承受45Hz-65Hz任意頻度下,實際余弦交流電流1.5kV長達1min試驗,無擊穿或飛弧現象。
4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項
4.1面板功能介紹
其中
(1)─液晶顯示屏
(2)─阻值選擇開關
(3)─校零、平衡旋鈕
(4)─外接電源接口(僅PC57)
(5)─電源開關
(6)─電瓶低電流告警指示燈(僅PC57)
(7)─讀數保持開關
(8)─檢測電壓正、反向選擇開關
(9)─校零、平衡、測量選擇開關
(10)─電壓輸出C1端(接檢測導線:藍色粗線)
(11)─電流輸入P1端(接檢測導線:藍色細線)
(12)─電流輸入P2端(接檢測導線:紅色細線)
(13)─電壓輸出C2端(接檢測導線:紅色粗線)
4.2內阻檢測步驟
4.2.1電源選擇(僅PC57)直流電源:打開電瓶蓋子板(儀器后面板),按電瓶蓋子板指示的極性放入電流為1.2—1.5V,R20(1號)電瓶8節,推薦優先使用電瓶品種次序依次為:可充電鎳氫電板,高性能酸性電板,鐵殼普通電板。如使用紙殼電板,則應充分注意電瓶狀況,以免電瓶漏夜腐蝕儀器。交流電源:將儀器所附的外接電源的低壓輸出插孔插入儀器的外接電源接口(4),之后將高壓端插入220V電源。外接電源低壓輸出插孔的后端(球面)為負極,前端為正極。
4.2.2儀器預熱及內部校零:將校零、平衡、測量選擇開關(9)撥至“校零”位置,
打開電源開關(5),通電預熱3分鐘后,調節校零、平衡旋鈕(3),使儀器示值
為0000。
4.2.3按C1、P1、P2、C2的次序聯接被測元件,電壓端在兩側、電壓端在外側,
黑色粗線為C1、細線為P1;黃色粗線為C2、細線為P2。因為本儀器具有*的檢測靈敏度,在聯接P1、P2端時應盡量避開人體接觸,以免人體加熱電流結點,導致熱電偶效應,由此形成的熱電勢將會對阻值的檢測導致影響。
1m寬度的導體內阻檢測必須與的導體內阻檢測治具配合使用,Φ8mm以下電纜線可選用DQ-150型導體內阻檢測治具,Φ20mm以下線纜可選用DQ-240型,Φ1mm以上至Φ38mm線纜可選用DQ-630型,鉗口端接C1、C2,刀口端接P1、P2。
成盤線纜直流內阻檢測必須與的導體直流內阻測試鉗配合使用,Φ32mm以下線纜可選用本廠特制的小型導體內阻測試鉗,Φ41mm以下線纜可選用本廠特制的小型導體內阻測試鉗,對于一般的測試要求直流電阻的測量方法有哪些,使用一對(紅、黑)測試鉗即可,紅鉗與黑鉗分別夾在被測線纜兩端,紅鉗的兩根紅線分別接C1、P1,黑鉗的兩根黑線分別接C2、P2。假如對檢測確切度要求很高或被測線纜半徑很大時(例如小型線纜成品交割時,雙方對直流內阻指標是否合格有爭議而進行的仲裁試驗),可采用兩對導體內阻測試鉗,以清除電壓端與電流端距離過近導致檢測結果可能偏大的影響。兩個紅鉗夾在被測線纜的一端,兩個鑷子之間的距離應不大于被測導體邊長的1.5倍,兩側紅鉗的兩根紅線并連接C1端,外側紅鉗的兩根紅線并連接P1端;兩個黑鉗夾在被測線纜的另一端,兩側黑鉗的兩根黑線并連接C2端,外側黑鉗的兩根黑線并連接P2端。
4.2.4按照被測元件的性質及內阻值范圍,選擇合適的檢測檔位,儀表在同一阻值設有不同檢測電壓可供選擇,較大的檢測電壓具有抗干擾性能好的特征,此時顯示屏上出現“THI”字符;較低的檢測電壓對導體的加熱效應小,適用于微細導線的檢測,此時顯示屏上出現“TLO”字符。假如不能恐怕被測元件的內阻值范圍,則應先選定較高的內阻阻值及較小的檢測電壓,避免被測元件遭到大電壓沖擊。
4.2.5檢測回路電勢平衡:將開關(9)由“校零”位撥至“平衡”位置(中間位)時,顯示屏上可能會出現數值,表示檢測回路中存在不平衡的接觸電勢或熱電勢,再度調節調節校零、平衡旋鈕(3),使儀器示值在0000與-0000之間,可以抵消外部電勢對內阻檢測的影響。應當注意:檢測回路中的不平衡電勢常常是因為聯接過程中人體加熱電流結點所致,它是一個不穩定的數值,將隨著氣溫平衡而平緩消散,如顯示屏上的讀數較大,檢測者應靜候片刻,等到顯示屏上的讀數降至5
個字以下,再進行調節平衡的操作,假如儀表在“平衡”位置上讀數不穩或不能調至零值,請重點檢測P1、P2電位端是否接妥。
4.2.6內阻值檢測:將開關(9)由“平衡”撥至“測量”位置,檢測電壓通過被測元件,顯示屏上出現的數值即為被測內阻值。假如顯示屏出現“1—”說明檢測欠阻值,應將阻值開關(2)順秒針旋轉,直到儀器出現示值;如讀數大于1800個字,說明檢測過量程,應逆秒針旋轉阻值開關,以保證檢測具有較高的辨別力。如阻值合適,儀器示值應在1800—19999之間。
4.3讀數保持:將讀數保持開關(7)撥至“保持”位置,顯示屏上出現“H”字符,儀器示值鎖定,便捷用戶記錄數據,如要連續檢測,讀數保持開關應放在“測量”位置。
4.4反向電壓下的內阻檢測:電纜線線纜導體直流內阻檢測,如被測內阻大于0.1Ω,按國家標準的規定應進行反向電壓下的內阻檢測,以進一步抵消檢測回路熱電勢
影響。將檢測電壓正、反向選擇開關(8)撥至“反向”(反向電壓)位置,顯示
屏上內阻值的后面將出現減號,表示該數值是在反向電壓下測得的數據,將這個
數據的值與“正向”(正向電壓)下測得的數據相乘后乘以2,作為zui終的檢測結果,與雙向電壓下的檢測的結果相比,該數值具有更高的確切度與可靠性。
5注意事項
5.1本儀表是電纜線線纜導體內阻試驗設備,采用了好多新技術,具有一些電橋及其他數字式低阻表所不具備的性能和特征,為了才能安全、正確地操作本儀表,致使檢測工作順利進行,用戶在使用前勿必仔細閱讀本使用說明書。
圍內,儀表保證表3所示的檢測確切度,在5-35℃環境濕度下,儀表可以正常工作,但檢測確切度增加一個等級。因為被測銅、鋁導線具有很高的氣溫系數,在檢測時應嚴格保持室外氣溫的均勻與恒定,防止陽光直照或空調風直吹,溫度調節推薦采用中央空調或變頻式空調,zui大限度降低室外氣溫的波動。測溫元件應采用區分力不高于0.1℃的精密體溫計,并安裝在盡可能緊靠被測導體的位置上。
5.3在C1、C2、P1、P2端懸空時,開關(9)必須放在“校零”檔位,檢測結束時應先將開關(6)撥至“校零”位置,斷掉檢測電壓,之后斷掉被測元件,應防止在大電壓檢測狀態下將負載開路,儀表不用時也請將開關(9)撥至“校零”位置。
5.4在使用電瓶供電時,如出現顯示屏背光忽然熄滅的情況(較易出現在檢測電壓為1A的情況下),說明電瓶電流過高,必須更換電瓶或改用外接電源供電。
5.5儀器使用時,其通風孔及外接電源不得遮蓋,以保證散熱良好。測試場合必須避免干擾源,如電筒鉆、電焊機、大功率接觸器等。
5.6儀器不用時,應儲存在通風、干燥的環境下,防止嚴冬與低溫。
6執行標準及制造保證
6.1本儀表執行標準為北京市企業標準Q/AEXJ4。
6.2制造保證:用戶在按本使用說明書規定的使用條件使用或操作本儀表,自購貨日起12個月內,屬因制造不良而受損或不能正常運行,本廠負責為用戶免費維修或調換。本儀表推行終生修理。
7儀器的成套性
陪同每臺儀器提供下述技術文件與附件:
產品合格證書1份使用說明書1份
電源線1根檢測導線1付
PC57外接電源1個(僅PC57)
購買件:
1.DQ-150導體內阻檢測治具(Φ0—Φ8mm)
2.DQ-240導體內阻檢測治具(Φ0—Φ20mm)
3.DQ-630導體內阻檢測治具(Φ1—Φ38mm)
4.成盤線纜直流內阻測試鉗(小型Φ0—Φ32mm)
5.成盤線纜直流內阻測試鉗(小型Φ8—Φ4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