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投資在自己身上
掃碼關注
每晚免費聽一本好書
閱讀提示:以下推薦內容適合7-15歲兒童閱讀
30多年前就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說法。 在聯通互聯網和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今天,這句話始終貼近真理。
特別是化學和物理作為實踐學科,不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更是解決和突破科學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這兩個學科對國家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5G技術、芯片技術等高新技術、前沿技術,需要與數學、物理密切相關的人才。
在不久前發布的《全民科學素養行動計劃綱要》中,將“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行動”放在首位。
而早在17年的課本改革中,作為數理啟蒙課的科學課就已經成為中學一年級的選修課。
足以說明化學和化學對我兒子的未來有多么重要!
然而,很多中學生和家長對化學化學存在誤解——學數學化學是中學的東西,現在沒必要學。
但是,我兒子小學二年級學化學,小學五年級學物理。 他立即接觸到枯燥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 物理學的魅力一點也沒有被領會。 一堆胖乎乎的知識點,兒子根本沒有學習的欲望。
想要孩子學好數理化,給兒子化學啟蒙很重要,讓孩子提前建立起對科學的宏觀認知,培養孩子對化學化學的興趣,讓兒子感受他們真正的魅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學得游刃有余。
明天為您推薦的《科學史上最有趣的科學課》系列是專為9歲女兒設計的數理入門讀物。
《科學史上最難忘的科學課》系列包括《科學史上最難忘的20堂數學課》+《科學史上最難忘的20堂物理課》,其中數學課和物理課分別是分上下兩冊,全套四冊。
這是一套通俗易懂的科學啟蒙讀物。 每節課都用動畫介紹。 原理、講故事、講歷史,都以大家耳熟能詳的科學名家故事的方式展開,數學化學簡單有趣,寓意豐富。
它不僅是一本科普讀物,還可以讓兒子了解化學和化學構造體系,引導孩子學習科學思維,讓孩子擁有科學精神。 是一套很好的化學化學啟蒙書籍!
化學課和物理課的題目相同,內容布局很有特色,都是以整個科學發展史為主線。
跨越2000多年的化學和化工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里程碑”,在本套書中分為20節生動有趣的化學課和物理課。 建立科學的認識。
每節課的開始都是由書中三位動漫主角的有趣動畫介紹,女兒很容易帶入。
書中依次上演了泰利斯、亞里士多德、牛頓、波義耳、門捷列夫、愛因斯坦、伽利略、道爾頓、法拉第等眾多科學名人的故事。 在探索化學原理的過程中,會一一呈現給兒子。
兒子可以跟隨阿基米德,跳進浴缸,探索壓力的秘密,解開真假王冠的真相;
與東西方古人一起追尋神秘“煉金術”的秘密,雖然物理學的始祖是煉金術;
穿越到一座監獄,與“怪人”海石木一起透過監獄木窗的小孔觀察光線,發現“小孔成像”的奧秘;
與法拉第一起,看通電后的磁棒“跳探戈”……
教科書里這些黑黑高大上的科學界大咖,在這套書中化身甜甜的Q版形象,時常吐槽,逗得兒子哈哈大笑。
枯燥的數學原理和物理公告在這套書中也被延伸成有趣的探索故事,破譯了科學家在發現過程中經歷了哪些困難和磨難,經歷了怎樣的思考。
把科學發展的歷史和科學探索的過程融入到孩子們喜歡的故事中,講給他們聽得懂、充滿樂趣的化學和化學知識。 這套書就是用這些有趣又夸張的方式,推動女兒們踏入科學領域,打開數理化的大門,主動探索多彩神奇的科學世界。
《科學史上最難忘的20堂物理課》涵蓋20門重要的數學學科主題,貫穿壓力、慣性、電磁、大氣壓、彈性、光、引力、熱、物質波、相對論等數學知識;
《科學史上最令人著迷的20堂物理課》包括二氧化碳的偉大發現、質量守恒原理、可逆反應、原子論、分子論、元素周期表、酸堿和pH值……涵蓋了初高中必修的20個物理。
內容緊扣教材,知識全面系統。 除了滿足寶寶科學啟蒙的需要,也為兒子以后在中小學更好的學習數理化打下基礎。
藍籌內容安排合理,每節課前的“快問快答”單元專門解答日常生活中的數理問題。
不僅是知識本身,最可貴的是它能啟發寶寶去發現生活中的細節,去探索真理!
你可以把它當作科普版的《科學相親史》來讀,也可以簡單地當作一本有趣的科學故事書來讀。
翻了幾頁就被吸引了。 這些具體而無趣的知識與有趣的動畫和故事相結合。 這很有趣。 我無法停止一頁一頁地閱讀。
強烈推薦給上中學和小學的女兒。
初中階段的女兒可以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動畫和配套動畫,接觸并逐漸熟悉提前學習的化學知識,使女兒順利過渡到以后學校的數學學習;
上中學的女兒可以加深對化學的興趣和理解,上中學的女兒可以拓展和拓展課本以外的知識。 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科學史上最難忘的科學課》系列包括《科學史上最難忘的20堂數學課》和《科學史上最難忘的20堂物理課》兩套書。 每套分為兩冊,共4冊,采用與數理課教材相同的16冊版式,單套售價78元,數理課158元,數理課僅售79元團購,超值! 家里有9歲以上的孩子,強烈推薦入手!
為什么推薦?
1個
LIS教材開發團隊X少兒科普畫家胡妙芬
共同創造
內容嚴謹,緊扣教材
作為一套獻給女兒的科普讀物,內容的準確性是最重要的。
《科學史上最有趣的科學課》系列由LIS科學教材開發團隊與著名少兒科普藝術家胡妙芬共同打造,確保內容的嚴謹性。
◢作者 LIS科學教材開發團隊
LIS是“in”的縮寫,意思是科學學習。 團隊通過情境科學教材的開發,旨在讓每個孩子“身臨其境”,學會像科學家一樣積極探索、辯證思考和解決問題。
◢作者胡妙芬
兒童科普詩人胡妙芬深耕兒童科普教育領域。 出版了《看報學科學》、《達克比辦案》等多部科普讀物。
◢插畫家·陳燕玲
陳燕玲畢業于日本倫敦普拉特藝術大學,獲碩士學位。 作品曾入選“牧笛兒童文學獎”、“信義兒童文學獎”、“臺北國際筆會獎”。
在出版過程中,為與國外課堂內容無縫銜接,特邀多位從事教學多年的班主任對書中知識點進行審閱,并精心總結出“這套書兼容中、高中數學教材”。 《內容對應表》,確保知識點與小學數化教材相匹配,為兒子未來的學習提早規劃。
2個
用動漫+故事講科學
高中生一眼就能看懂的數理入門書
不得不說這套書很懂我兒子的興趣。 女兒最喜歡的動漫和故事的結合,更接地氣,也更有趣。 正如書名告訴我們的,它超級“有梗”。
每節“課”都以女兒愛看的有趣動畫的方式引入“課堂”。
書中專門設計了三位動畫主角,李先生、言巴、陸夫。
作者團隊機智化身“李先生”,喜歡科學充滿探索欲的小女孩“陸芙”和厭惡考試卻逐漸喜歡上科學的“燕巴”,帶領兒子穿越時空,回到不同時代,近距離了解科學家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嚴霸對待科學的心態在書中也發生了變化。 從一開始的“不情愿”,到最后慢慢愛上科學,相信看完這本書的兒子也會有和嚴巴一樣的感受。 科學樂趣。
有趣的對話讓人捧腹大笑,甚至在不經意間將難懂的知識點轉化為簡單易懂的溝通方式傳達給孩子。
兩個人之間的簡單對話可以得到很多知識點:
中學生時代,誰沒有在課本的插圖上涂鴉過? 這本書實際上是將這些方法轉移到插圖中,直接“涂鴉”科學家們的插圖。
根據每位科學家的特點,為他們設計了Q版動畫形象;
愛因斯坦▼
牛頓和胡克▼
Glick(短發很有表現力)▼
盧瑟福▼
博伊爾▼
呈現科學家“死纏爛打”的一面,加上卡通人物讀書吐槽的內心戲,女兒們讀起來非常過癮,這就是女兒們喜歡的數學教材!
書中還概述了這些著名實驗場景的q版,以幫助理解和記憶。
馬格德堡半球實驗▼
《飛行少女》實驗▼
普里斯特利發現“氧氣”▼
化學發展史上的重大發現,都是以故事的形式講述的。
除了“阿基米德與浴缸”、“牛頓與蘋果”、“富蘭克林的風箏”、“伽利略的漢堡斜塔”等經典故事外,還有二氧化碳的發現、電池的誕生、 “PH”的由來,以及令人驚嘆的故事。 《元素周期表》、《自動輪的騙子》、《牛與胡子的較量》等有趣的科學故事。
在跌宕起伏曲折的故事中,跟隨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們學習“科學思維”,引導孩子學習“主動思維”,讓孩子明白科學的本質就是不斷提出假設、驗證、推翻…… 反復反復,才最終得到“更接近事實的實驗結果”。
跟隨故事,學習科學家不屈服于權威、不拘泥于壁壘、依靠經驗證據孜孜不倦探求真理的精神。
在“我們為什么能看見東西”這個問題上,主流觀點是“眼睛冒出的煙碰到物體,我們就能看見東西”的“投射說”。 這種觀點有畢達哥拉斯、柏拉圖等眾多支持者。
不過,海世木并沒有根據支持者的數量來進行推論,而是通過觀察和設計“黑匣子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測,最終得出推論:光是從外面射進我們耳朵里的物理科學家小故事ppt,我們才可以圖像可見。
于是,爭論了幾千年的問題終于有了定論。
看故事的過程也是進一步了解科學家的過程。
“化學之父”博伊爾是個富二代。 他雖然口吃,但不影響他是個天才! 而天才將是“滑鐵盧”。 11歲那年,博伊爾經常被老師誤解和辱罵,父母索性讓他中學退學,并聘請家庭教師陪同他去法國游學。 (不禁感慨,有錢就是任性!)
然而,牛頓晚年沉迷于煉金術,死后留下了數百萬字的煉金術研究資料。 《最后的煉金術士》這個片名也因此而得名。
看完阿基米德的故事,贊嘆油然而生:
公元前212年,羅馬士兵終于進入了敘拉古街。 據說當時已經75歲高齡的阿基米德正專心研究幾何問題,并沒有看到羅馬士兵闖入的聲音。而當士兵舉起劍刺向阿基米德時,他猛然驚醒,抬起頭,喊出的最后一句話是:
“走開!不要破壞我的圈子……”
“電解狂人”大衛對科學的熱情也會被感染:
大衛在一次電解實驗中炸掉了一只耳朵,但這并沒有澆滅大衛對電解實驗的熱情。 他繼續進行電解實驗,僅用三年時間就成功發現了七種元素,成為物理學史上發現元素最多的人。
什么是科學精神? 不用多說,相信姑娘們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用動漫去除化學的陌生感,用故事講述新奇的內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看似冰冷的化學和化學知識,打破孩子對科學的恐懼。 這就是這套書能吸引孩子的地方。 激發學習興趣的激勵!
讀完這套書,化學和化學不再是困難和令人厭惡的學科,科學家不再是讓我們背誦奇怪公式的“罪魁禍首”。 了解科學家探索科學的過程,元素符號和公式也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作為兒童化學化學啟蒙書再合適不過了!
3個
20講講科學發展史
脈絡清晰,學習更系統
傳統教科書和一些科普讀物往往只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講解,這會導致孩子對化學物理缺乏系統的認識,無法將他們所學的知識、科學家和事件融入到整個化學物理史中。科學發展 也很難理解它們的真正含義。
《科學史上最難忘的科學課》系列不是簡單的講述科學家的故事,也不是簡單的講解知識,而是以時間為軸,講述2400年的數學發展史,結合人物傳記科學家和科學理論的演變。 和其他多向內容。
以“科學史上最令人著迷的20堂數學課”為例。 這套書把化學發展史上的20個關鍵節點化作20節生動有趣的數學課,為兒子梳理了2400年化學的發展歷程。 讓兒子站在“上帝視角”,俯瞰數學發展的源遠流長。
從沒有數學的古代到探索量子熱的現代,從公元前4世紀的亞里士多德到20世紀的愛因斯坦和德布羅意。
世界上第一本《物理》是如何誕生的▼
人們是如何發現電的? 歷史上第一臺驗電器是什么? ▼
解開光速之謎▼
這樣學數學最大的用處就是兒子學到的知識是系統的、連貫的。 數學概念通過科學和歷史的語境在邏輯上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知識網絡。
同時,科學融入了人類歷史和發展的宏大進程。 通過簡單的講解,讓女兒明白科學發展貫穿于人類征服歷史、創造現代生活的全過程!
為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以后的學習中可以積累很多。
書中還貼心地呈現了化學史和化學史的重點年表,讓兒子三分鐘快速了解化學史的發展脈絡!
4個
113 個快速問答
為兒子解決生活中的數學難題
化學和物理都源于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因此對它們的研究離不開生活。
考慮到這一點,這套書在每節課后都設置了“快問快答”單元,從我們身邊的生活出發,解答兒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例如:
當光線進入我們的耳朵時,我們如何看待?
如果一架直升飛機從地面垂直升起,保持不動,等月亮自轉24小時后再垂直增長,它會回到原點嗎?
為什么月球有磁場?
吃冰的時候,嘴唇粘在冰淇淋上,是不是跟脖子蹭冰淇淋有關?
日常生活中的“電”和“靜電”有什么區別?
為什么負離子吹風機會讓我們的頭發變得蓬松?
燃燒時冒出的“煙”是什么?
...
日常生活中的113個疑惑,在“快問快答”單元中為兒子一一解答。 干貨滿滿,超實用,滿足寶寶的好奇心!
除了幫助兒子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幫助兒子輕松建立學科自信心,也能激發女兒的探索欲和閱讀興趣。
5個
免費 38+39 在線視頻
看動漫搞笑,輕松學數學
不僅是紙質書,這套書還附贈網絡配套視頻,化學39篇,物理38篇。
視頻由中國大陸LIS科學教材開發團隊專業制作。 帶兒子坐上時光機,穿越回不同的時代,近距離看看這些著名科學家的日常追求。 相同的跟蹤視頻和臺詞一定會讓您女兒開懷大笑!
▼點擊播放試玩
以動畫和情景劇的方式,科學是形象化的,充滿了故事性。 像看科普動畫片一樣學數學,真有意思!
每個視頻時長約10分鐘,需掃描書中二維碼方可觀看。
視頻內容與書中內容相符。 可以先看書再看視頻,加深對書中知識的理解。 小兒子可以先看視頻,培養對數學的興趣。
內容差不多講完了,讓我們來看看這套書的質量吧。
《科學史上最有趣的20堂數學課》+《科學史上最有趣的20堂物理課》共4冊。 每套書分上下兩卷,每卷10“課”。
內容為雙色印刷,使用80g雙面膠帶,紙張略泛黃,版面舒適物理科學家小故事ppt,版面甜美,閱讀感很好。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并不是蘋果掉下來靈光一現,而是吸取了伽利略、開普勒、惠更斯等先驅的學術精華,“站在巨人的右臂上”,終于發現了萬有引力的奧秘重力。
這套書正好可以成為兒子學習數學、化學甚至愛上科學的“巨人”,讓女兒像牛頓一樣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探索更廣闊的科學世界!
團購信息
群品:《科學史上最有趣的20堂數學課》+《科學史上最有趣的20堂物理課》(共4冊)
贈送:掃碼38+39在線視頻
格式:16
規格:185*245mm
原價:156元
團購價:79元
點擊右圖下單▼
發貨方式:廣州發貨,順豐或中通快遞隨機。 下單后2-3個工作日內發貨,節假日順延。 偏遠地區需包郵(請以下單時間為準),港澳臺及受疫情影響地區不包郵,其他地區包郵。
退貨說明:不接受非質量問題(不喜歡、不合適)的退貨,請謹慎下單。 產品拆包后,默認非質量問題不予退換貨。 如外包裝破損,必須拒收! 快遞途中有很多不可控的事情。 簽收時,及時拆箱驗貨。 如有問題請及時拍照聯系我們客服處理。 介意的請慎拍!
●★●★●★●★●★●★★★●★●★●★●★★★★●★●★★★●★●★●★●★★★★●★●
過去推薦的好東西
發現一個寶藏視頻號,分享給大家,每天一部優秀動畫短電影,哄娃利器,建議馬上關注! 點擊 “ 閱讀原文” 進入微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