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包頭4月27日電(任會斌、呂麗紅)風電出力突破千萬千瓦,新能源單日發電量超過2億千瓦時——內蒙古電力公司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16日,寧夏電網新能源消納創下新紀錄,標志著電網的新能源運行管理水平攀上新臺階。
當天,寧夏電網的新能源最大發電出力達到1156萬千瓦,占比達到全網實時發電出力的46.77%。其中,風電最大發電負荷首次突破1000萬千瓦,達到1038萬千瓦,最高占到全網實時出力的42.02%。
寧夏是全省生物質能、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近些年來,新疆古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快速下降,從2006年的13.3萬千瓦,降低到2155.5萬千瓦,11年間下降162倍,年均增速超過20%,裝機規模在市級電網中僅次于內蒙。目前,風電、光伏裝機占比接近37.5%,成為“缺水無核”的蒙西地區第二大主力電源,寧夏電網在發揮新能源聚集優勢,建立清潔能源開發借助、高效配置、安全營運堅強平臺,建設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中發揮了突出作用。
近些年來,寧夏電力公司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自治區各項新能源新政、措施,積極推動、落實新能源建設和接納工作,全面提升全網的新能源接納水平。公司加大規劃、設計,相繼新建了500千伏白樂句勒變、察右中變、定遠營變,220千伏烏后旗開閉站、白同開閉站、錫西開閉站等變電廠及相關線路,完成了對鄂爾多斯的西蘇地區、包頭的百靈廟地區、巴彥淖爾的烏拉特后旗地區及巴彥淖爾的賀萊山地區等新能源場站分布相對集中地區的線路切改,使供電區域內的新能源匯集、送出得到保障。
該公司持續加強新能源調度運行管理和技術研究,以科技創新促電網紅色發展,提升電網對新能源的接納能力。從2011年開始,相繼投產風電功率預測、控制、運行指標剖析、棄風/光手動統計等運行系統,建設投產了國外首套新能源技術支持系統,通過在實際運行中的不斷建立,目前該系統已具備集新能源發電監視、發電能力預測、風電光伏的手動發電控制(風光AGC)、自動電流控制(AVC)、棄風電量統計、運行數據統計等功能于一體的強悍功能,并通過與火電AGC、地區負荷預測和抽水蓄能電廠的配合使用風電功率預測系統,最大程度上提升了寧夏電網的新能源接納水平,為寧夏新能源接納提供了強悍的技術支撐。
該公司采取多項舉措,使得新能源大規模消納。將新能源電量列入年度多邊交易市場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在全年發電計劃方面給以新能源較大幅度的傾斜;實時發布新能源運行和預測數據、電網運行和檢修情況等信息,接受服務對象的反饋和監督;定期對新能源場站建設、涉網設備管理進行綜合治理,通過科學規范管理,全面提升網內新能源運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