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初一、二年級的同學可以通過這篇文章來檢查一下自己哪部分沒學好,趁機快速查漏補缺!
中考難嗎?
根據往年中考分析,中考各類題型難度比例約為3:5:2(簡單、中等、困難)。 也就是說初二物理經典題20道,80%的題是簡單題和中等題,只有20%左右是真正困難的題。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學生肯學,肯努力,找對方向,就一定能取得基礎和中級成績。
在眾多的考生中,尖子生的比例畢竟還是比較少的,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是以基礎成績和中級成績為主。
那么,如果你中考拿不到基礎分數,是不是因為你忽略了初一、二年級的哪些問題呢?
綜上所述,初一注重適應、轉型,初二注重分化。
01
初一注重適應和轉變
一年級的同學和家長,我們先來看看初中和小學的區別:
1.課程設置和要求的差異
在課程設置上,初中將增加更多課程,各科內容將趨于專業化、系統化。
比如數學,小學教算術,初中教代數和幾何。 另外,學科的新舊知識聯系緊密、概念性強,這就增加了對空間想象力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 題目難度與小學相似。 比例也增加了很多。
預防解決方案:
初中課程數量增多、難度加大,因此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初中階段的學習是系統的學習,要求學生做好課前準備,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能夠主動學習。
2. 課程安排不同
初中課堂教學中,復習鞏固的時間比小學少,課堂作業練習的時間也少。 鞏固知識的方法也和小學的不同。 初中要求學生課后不斷思考、總結、提高。
與小學相比,初中的作業更加多樣化。 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僅作為課程的鞏固或第二天的預習。 然而,中學知識的綜合性要求初中生不斷拓展知識面才能跟上。 步伐。
預防解決方案:
你必須學會??自己組織知識,學會對知識進行分類和綜合; 聽懂課、會做作業只是初級階段,還要追求融會貫通、熟練應用。
3、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同
小學老師的講課生動活潑。 他們非常重視教具、掛圖、標本等直觀教學方法的運用。 只要孩子跟著老師走,掌握知識就沒有問題。 進入初中后,教師根據孩子思維發展的特點,往往注重引導孩子從原始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并且更加注重將概念解釋清楚,課堂上多進行分析和演示。
預防解決方案:
多問問題,不斷提出疑問和困惑。 只有這樣,你才能發現問題,學會獨立思考,適應更有挑戰性的學習。
4.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同
初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老師們不能再每天注視著孩子們,而是大膽地讓學生自主學習。 自覺性和主動性是初中生必須具備的。
預防解決方案:
你的學習成績關鍵取決于這45分鐘的課堂效率,所以你一定要保持注意力,跟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改變學習方式,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并且逐步做到“三個會”:
能夠預習并能夠在預習過程中找出重點和難點并提出自己的問題。
能夠聽講,能夠集中注意力,并根據老師所說的做筆記。
可以復習一下。 課后,你應該能夠對當天所學內容進行總結,整理筆記,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然后進行練習和糾正錯誤。
05. 學校作息時間不同
初中生的課外作業比小學生的難度更大、時間更長。 為了讓孩子有效利用時間,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快速適應初中生活。
預防解決方案:
必要時,家長和孩子每天都會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 一般來說,制定作息時間和計劃應注意四點:
(1)根據用腦規律,科學安排時間。 例如,背誦英語和漢語最好在起床后半小時或睡覺前半小時進行;
(2)安排一定的空閑時間,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3)安排一定的時間做家務,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4)保證孩子有足夠的運動和睡眠時間。
02
初二注意年級差異化
有一句話你可能聽說過:初一差別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有高有低!
人們普遍認為,初二年級是孩子成績下降的高危期! 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初一年級都是“好學生”。 怎么一到初二成績就下降了?
1、未能及時轉變思維
很多學生在小學就已經埋下了“初二和二年級區別對待”的種子。 比如:學習方式是死記硬背,靠的是“小聰明”但學習習慣不好,知識面很窄。
學習的本質不在于知識的多少,而在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初二的學習內容與以前相比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即思維方式從“形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邏輯思維)”。
小學時學生的“思維準備”沒有做好。 到了中學,他們仍然按照小學的思維方式來學習和思考。 當然,這會變得非常困難,所以他們就分開了。
預防解決方案:
(一)改進學習方法。 樂于動腦,善于思考,善于提問。 提出問題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2)知識庫要盡可能廣泛。 要有大量的課外學習和大量的生活實踐作為“背景”。 家長要重視孩子的知識積累,為孩子在課外學習和實踐創造環境和條件。
(三)注重學業成績的“智力內容”。 不要只強調學生的成績,而要看看成績是如何獲得的。 你是靠死記硬背,還是明白道理? 是獨立思考還是只是模仿? 是“形象思維”獲勝,還是“抽象思維”獲勝? 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參與程度。
2、缺乏意志力
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學習的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
有些學生比較聰明,以前學起來很容易,所以他們不需要很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績。 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 初二的知識量是小學整個六年的兩倍。 這個時候,不努力就永遠學不好。
由于學生剛剛進入初二,心理發育還不成熟,對自己的認識還不夠。 當遇到困難時,他們不能或不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于是他們訴諸自我安慰和自我付出。
而且,由于學習的長期性,學生需要堅持不懈地學習。 但有的學生缺乏基本意志和毅力,怕苦怕苦,因而產生應對心態,導致學習薄弱、分化在所難免。
預防解決方案:
首先,我們要正確理解“玩中學”、“快樂學”。 “懂得學習才能玩”、“快樂學”。 事實上,只有會學習的學生才會有真正的、長久的幸福。
第二,不要迷信天才,要相信勤奮。 要想成就偉大的事業,沒有勤奮的學習是不可能的。 了解要成功就必須學習。 任何機會都是通過努力獲得的。 只有努力工作才是通向成功的橋梁。
3、學習習慣不好
如今,初中生的學習成績主要取決于非智力因素(情商),而不是智力因素(智商)。 非智力因素包括性格、意志、毅力、興趣、體力、習慣等因素。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益于每個人的終生學習,也是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
學習習慣具體是指上課習慣、自習課習慣、作業習慣、預習習慣、考試習慣、記憶習慣、試題習慣、反思習慣等。
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取決于每個人的意志、道德品質等,尤其是遇到困難時,非智力因素就非常突出。 然而,在小學生和初一學生中,有的學生貪玩,沒有進取心,學習習慣很差。
預防解決方案:
要養成細致、扎實、嚴謹、高效的學習習慣。 越聰明的學生,越要注重學習的計劃性、思維的邏輯性、寫作的有序性。 培養他們經常反思的習慣。 對于聰明但容易傲慢、貪玩的學生,尤其不要過分夸獎他們。 要讓他們覺得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是他們的職責,這就是他們應該做的。
4.青春期煩惱
初二學生一般剛剛進入青春期,心理有很大的起伏,經歷也很深刻。 尤其是女生,更關心自己的生理變化,導致學習不專心。 有的學生開始對異性格外關注,注重打扮,與異性交往過于密切,注意力分散。
預防解決方案:
加強青春期教育和指導,使學生正確應對自身生理變化,從容面對挑戰。
家長應及時、適當地對孩子進行生理知識、性心理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 學生在青春期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這樣可以減輕孩子們的心理負擔,讓他們能夠專心學習。
5、人際關系不好
有些性格內向、不善于溝通的學生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不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問題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過程和學業成績。
有的人因為人際孤獨而患上精神疾病,有的人交到了不好的朋友,有的人則從不好的書籍、游戲、網絡中尋求寄托。
預防解決方案:
正確處理與親戚、老師、同學的關系。 一般來說,整天對別人有很多看法的人往往心胸狹隘、偏激。 父母應該教他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以緩解心理失衡。 用愛和寬容去包容他人,善待他人,體諒他人,與他人和睦相處。
多參加集體活動初二物理經典題20道,多服務他人,多幫助別人,多與他人交流,多交朋友。
如果你有什么想法,你應該告訴你的朋友和老師。 家長要經常與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的思維動向,及時進行引導。 如有必要,可以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接受專業人士(醫生)的指導。
6、家庭因素
家庭關系的不和諧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影響。 當你的孩子上初中時,你應該盡量讓家庭生活保持穩定。 如果這段時間生活發生重大改變,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于發育時期,生理的變化也讓他們更需要個性的發展。 他們也希望父母能夠理解并尊重他們的真實想法。 這體現在“初二的孩子逆反心理比較多,逆反行為也比較多”。 在其他年級更明顯。”
預防解決方案:
盡量保持家庭和諧穩定,盡量不改變自己的居住條件。 比如:父母不離婚、父母不長期遠離孩子、不讓孩子知道大悲大喜等等。
如果不得不改變居住條件,也要考慮孩子的承受能力,或者提前和孩子溝通,取得孩子的理解。
孩子最不喜歡的父母的共同特點就是“居高臨下”。 因此,父母和孩子必須平等溝通,營造和諧的親子氛圍。 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教育孩子時,宜采用疏導的方法,而不是阻塞的方法。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時,如果與孩子發生言語沖突,一定要保持冷靜,切不可激化沖突。
中學階段的孩子容易沖動,家長是成年人,應該理性。 你應該立即主動采取適當措施來制止爭吵,但絕不放棄。 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再去開導孩子,效果會好很多。
七、社會影響
初二階段,媒體和同伴對學生的影響力更大,甚至超過家長和老師。 有時候,父母、老師的千言萬語,抵不上同伴的一句。 一個好孩子可能會因為沉迷上網、沉迷游戲、沉迷戀愛、與社會上的“哥們”交往而一落千丈。
預防解決方案:
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沉迷網絡、沉迷游戲、交壞朋友、談戀愛、看色情書刊、電影等。
我們應該盡力避免初中兒童受到不良影響。 最好在孩子初一的時候就跟孩子講清真相,說明其中的危險,“立三份協議”。 當這些問題的跡象出現時,盡早發現并采取行動。
03
給一二年級學生的一些建議
首先,不要等到初三才發現自己和同學之間的差距。 即使到時候你發現了,也沒有必要。
在關心自己考試成績的同時,也應該關心自己的學習狀況。 如果你不明白,就問吧。 如果你不遵守,請立即與同學討論。 不要等到初三才“查漏補缺”。
其次,要有遠大的目標和合適的計劃:嚴格管理時間,科學安排時間。
大多數初中生的時間確實被擠壓了。 幸運的是,我們還有時間。 如果抓住這個時間,我們的初中生就會無比輕松。
最后,要刻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解決問題的習慣。 這些習慣包括:
1.學會處理復習題和做題的關系
我們要努力克服初二復習題不重視,看一眼就急著寫的不嚴謹的做法。 我們既要了解題目的條件和要求,更重要的是挖掘題目中隱含的條件。 然后開始解決問題。
2.學會處理“能做”和“得分”之間的關系
把自己的解題思路轉化為得分點,主要體現在推理準確完整和計算精確嚴謹,克服紙上大量“知但不正確”、“對但不完全”的情況。
3、注意區分主次
數學、語文、英語、物理應該是學習安排的重點。 除了上課認真聽講外,課后70%的精力應該花在這些主課上。 不管多忙,適當做一些運動還是有必要的。
4、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人的記憶力最好的時間是早上,適合閱讀英語、背單詞。 白天自習課安排的是數學和物理,這時候解決問題效率更高。 剩下的時間應該留給中國人。 可以多看課外書,積累作文素材。 大家都知道,作文是學好語文的關鍵。
5.“蹩腳”科目應盡快完成
同學們或許不知道,想要在初三修復自己的“跛行”,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另外,還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是準備一些額外的筆記本。 遇到好問題和容易出錯的問題就立即寫下來。 這樣,復習時就能有的放矢、有條不紊、從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