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題申報中,一線老師會碰到一些困難,其中技術路線的撰寫就是其中一個難點。
這么,哪些是技術路線?技術路線在課題申報中有哪些作用?技術路線的呈現形式是如何的?畫技術路線的策略是哪些?
筆者就這幾個問題,和一線班主任交流交流。供批判。
一、什么是技術路線
所謂的技術路線是以研究假定為核心將研究內容、研究方式、研究步驟有機組合的邏輯結構。這個概念中,有兩個至關重要的概念,一個是“以研究假定為核心”,二是“邏輯結構”。
(一)第一個關鍵概念“以研究假定為核心”
“研究假定”也是課題申報書中須要撰寫的一個內容,“研究假定”要解決的問題是:預期成果的達成是有若干路徑的,這種路徑是我基于教育理論和科學方式框架下設想下來的,假如才能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施行,就可以達成預期成果。
“以研究假定為核心”這個概念。其中“核心”這個概念可以明晰抒發出:技術路線的主要框架就是研究假定的框架。“研究假定”寫好了,則技術路線的基本思想和內容就定調了。
(二)第二個關鍵概念“邏輯結構”
哪些“邏輯”?“邏輯”是思維的規律和規則,也就是說:你是怎么建構事物之間的關系的。“結構”就是框架,框架是可視化的。邏輯結構,就是把思維的規律和規則以可視化框架的形式呈現下來。
此時,我們再看“技術路線”這個概念才會清晰一些。其核心要義便是在研究假定的基礎上,把理論支撐、研究內容、研究方式、研究步驟、研究成果之間的邏輯關系清晰的呈現下來。
二、為什么要撰寫“技術路線”
“技術路線”是課題研究進程中,彰顯眾多要素之間邏輯關系的閉環結構。要彰顯三個方面的價值。
第一,技術路線才能彰顯出課題研究的思路。
其一,技術路線才能彰顯出研究方式、路徑的使用問題。
其一,技術路線把研究過程中眾多研究要素的邏輯關系呈現下來。
科學、清晰的技術路線,可以讓參與研究者曉得:這個課題是從那里來,要到那里去,怎么去等問題。
反之,技術路線不清晰的話,還會出現:我們剛一出發,就走失了;或是發出久了,忘掉了為什么而出發;還可以這樣比喻:我們上戰場,不知敵軍在哪,也沒有帶裝備,回去時還忘了返家的路。
三、如何呈現技術路線
通常情況下生活中的物理課題研究報告生活中的物理課題研究報告,技術路線要以圖的形式呈現下來,稱其為技術路線圖。我們把研究過程中的眾多要素,放到一張圖中,呈現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舉兩個反例。
(一)第一個事例。見右圖:
這是一線班主任畫的技術路線圖。
我們解釋一下:
最左端是課題名稱:基于創客教育的學校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研究。
下邊是技術路線圖的主體部份:
1.主體部份的中間是課題研究的內容,確定了四個研究內容,分別是創客教育融入學校數學課堂的內容研究、方法研究、實踐研究、評價研究。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四塊研究內容從上到下的排序是有先后的,這彰顯了研究的思路。
2.主體部份的右側是課題研究的方式,研究方式與研究內容是對應的。一項研究內容可以使用一種方式,也可以使用多種方式。非常要注意的是:研究方式不是隨便使用的,要做到適切,也就是你所使用的方式確實可以解決研究內容中的核心問題。
3.主體部份的右側是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那些研究成果與研究內容也是對應的。哪項研究內容可以產生什么研究成果,基本是清晰的。
應當說,上面這個課題的技術路線圖是挺好的。它彰顯了課題研究過程中,眾多研究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將研究內容、基本步驟、研究方式、預期成果之間的邏輯關系結構化,讓人一目了然。
(二)第二個反例,見右圖
這個技術圖線圖與第一個技術路線圖在方式上是有區別的。圖分成三部份。
我們看:
1.最右邊是課題的名稱:基于高中音樂課融入街舞元素提升中學生對音樂韻律美的體會力的研究。
2.最左邊是研究內容,共分為8項研究內容。不再一一列舉。
3.中間是研究方式,呈現了四種研究方式,從方式的箭頭指向可以看出,研究方式與研究內容的關聯。假如細看的話,研究方式與研究內容是十分匹配的。
其實,這個技術路線圖缺了一塊內容,即成果。沒有研究成果的技術路線圖是不完整的。由于看不出你的目標是哪些?應當在前面補上,讓每一項研究內容都指向一個研究成果。
用這樣的話來講:凡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實,事事有成果。所謂的件件和事事就是研究內容。
四、如何畫好技術路線圖
技術路線圖看上去讓人十分清晰,可觀課題研究的概貌,而且畫好技術路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么如何畫好技術路線圖呢?
筆者提供一些思路
(一)課題研究思路要爛熟于心
我為何要研究這個課題?這個課題的研究內容是哪些?我所要的成果是哪些?我的成果才能解決課題的核心問題嗎?我的成果產生的方式是哪些?我先研究哪些?再研究哪些?最后研究哪些?
這種問題要認清楚,才能爛熟于心,尤其是能否跳出來看自己的課題。
(二)舉行課題組成員風暴會
技術路線圖的建構要集你們的智慧,課題組成員要開會,分組或一起掏出大白紙,分頭畫技術路線圖。每位人都畫;之后再集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產生初稿。腦子風暴法是比較好的,可以調動課題組成員的智慧,并且課題組成員是研究者,對一些具體問題最有發言權和實踐感受。
(三)聘請專家進行指導
專家的優勢在于理論與經驗,專家在于理論上、邏輯上的指導,可以使技術路線愈發科學。其實毋須為這一件事,可以在開題論證時一起解決。
以上是筆者就課題研究中“技術路線”的剖析。敬請批評見諒。(永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