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標準·第一期
如何按照標準進行教學
2022年4月,新《科學課程標準》頒布。 新課程標準提倡基于項目的學習,掌握核心學科概念和跨學科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 這對于2023級師生來說,將是一個新的機遇和挑戰。
海棠花開如錦,正值教學科研進行時。 在這暖風吹柳的美好季節,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精神,聚焦學科核心能力,加強區域內學校之間的交流研討,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充分發揮區域教學科研的整體優勢,提高教學科研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5月17日上午,在浙江省特級教師、高級教師、科學教研員韓月紅老師的精心組織下,路橋區“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定位第一名”A區以“新科學教學”為主題的全年級七年級科學研討會在百年學校新橋鎮初級中學舉行。 各區七年級科學教師和各學校科學教研組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01-
齊聚一堂,教學科研
陳安(新橋鎮初級中學)
“液壓”——汽車落水自救
陳安老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流程時,秉承從生活到科學、從科學到生活的理念。 他結合剛剛發生的湖北網紅橋梁落水事件,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融入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當您的愛車不幸落水時,如何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 通過觀看真實的模擬實驗,學生們自發地提出了三個子問題:為什么車門在水下打不開? 為什么汽車下降時水壓會增加? 為什么車子裝滿水還能打開? 然后,通過這三個遞進的問題一一突破,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 最后,回歸現實案例,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總結汽車落水后可能遇到的困難,找出自救方法,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觀念的目的。運用他們所學到的知識。
這樣精心、巧妙的課堂設計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生活中的科學現象新課標第一網,增強學生學好科學課程的信心。 此外,學生還可以學以致用,體驗科學課程的樂趣和實用性。
學科教學與研究活動
吳海燕(路橋實驗中學)
《地球自轉》
吳海燕老師以一位去新疆支教的老師為例,要求學生設計每天的日程安排,進行項目式學習。 探索特定情況下地球自轉的方向。 通過模擬實驗,學生可以直觀地感知到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 通過在太空中記錄的地球運動視頻,學生可以獨立發現晝夜現象以及晝夜交替。 。 通過小組合作新課標第一網,尋找地球自轉、傅科擺實驗、晝夜交替、時差變化、太陽、月亮、星星東升西落等視運動的證據。
通過如此多豐富的探究活動和有趣的課堂實驗,吳老師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質疑精神和實證精神,同時也讓學生明白科學探索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修正的過程。
學科教學與研究活動
-02-
專業評審促進改進
課間休息期間,唐濤校長與來到新校的老師們進行了簡短的“福雅文化”交流。 通過對“富雅傳承立美”臺州市優質課程、辦學特色、教師專業成長等方面的介紹,讓在場老師感受到了“富雅文化”的厚重底蘊和力量,獲得了老師們的高度評價。 認可。
文化交流會結束后,全體老師在學科教研人員的帶領下進行了面對面的討論。
首先,兩位老師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課堂設計并總結了今天的課堂效果。
學科教學與研究活動
評課環節,與會老師踴躍發言。 何顯榮、喬成凱等老師對陳安老師的《液體壓力》課給予高度評價,該課可以結合時事新聞事實,開展貼近學生生活的項目式學習。 微項目的教學環節循序漸進、符合邏輯、符合學生認知。 意見; 注重實驗教學,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濃厚。 郭玲玲老師點評吳海燕老師的《地球自轉》課程。 整個教學設計圍繞項目,按標準教學,重點突出,設計簡潔! 大家在肯定老師們教學亮點的同時,也提出了中肯的改進建議。 研討會氣氛熱烈。
-03-
提高素養的教研論壇
黃令飛“聚焦科學實踐,突出典型建設”
通過學習新《科學課程標準》,黃玲飛老師介紹,科學課程以學生核心能力的發展為基礎,以核心內涵體現課程理念和課程核心理念。能力和學校階段的特點。 隨后,黃老師結合新課程標準和自己的教學實踐,以《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核心概念的教學為例,突出模型構建和注重科學實踐兩個方面,與大家分享案例。參與教師。
在高級學習中,通過構建模型、開展項目研究,注重科學實踐,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實現有意義的學習,并與參與教師達成共識。 最后,黃老師建議,教學中要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核心能力為目標,轉變教學策略,努力實現課堂轉型。
阮繼茂《指向核心能力的作業設計》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任務的不斷推進和素質教育理念的傳播,我國對各階段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初中教學而言,教師不僅需要調整教學理念和方法,還要對作業設計方式做出適當調整,使其既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又促進學生的發展。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 。
阮繼茂老師結合“雙減”和學科教育的背景解讀了初中科學作業的設計,指導教師根據自己的真實學業情況準確合理地設計單元作業。 他提到,通過對教材資源的深入挖掘,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設計適合班級教學條件的探究式作業,激發學生產生高階思維。 過程中,他還強調,單元作業設計要遵循適當性、層次性、多樣性、選擇性、趣味性等幾個原則。 學科核心能力應落實到單元作業設計中,實現教育價值。
最后,韓越紅老師對兩位老師今天的課堂呈現和課堂設計進行了總結,并對兩位老師在課堂上微項目設計的創新性表示肯定。 同時,她鼓勵全體參訓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按標準講課,學以致用,積極開展項目式學習,融入初中科學課,真正體現路橋特色。 韓老師強調,學生要想在創造力上成長,就要充分發揮新老教師的引領作用,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使他們快速成長,加強青年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教育體系,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從而加快向新課程改革轉型。
此次教研活動為全區學校科學教研組搭建了思想交流的平臺,形成了共識。 教評教研活動使各學校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教研工作水平,促進全體教師專業發展,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實現教學科研工作的繁榮局面。百花齊放,齊心協力,共同譜寫路橋區教育教學發展的華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