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運動教學稿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1號考生物理高中必修二5-4 平拋運動的規律 教案,今天我講授的內容是《平行運動》。圍繞這一節的內容,我將對教材分析、生源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與學習手段、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等進行講解。 教材分析 首先我來分析一下這一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平行運動》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二節的內容。這一節安排在曲線運動之后,是最基礎、最重要的曲線運動,是運動合成與分解知識的第一個實際應用,也是理解和掌握其他復雜曲線運動的基礎。所以,平行運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學生情況分析 為了讓教師更好地掌握課堂情況,及時引導,使教學有的放矢,還必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的學生,此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善于提問,創新意識強,對物理實驗和多媒體展示的各種物理現象有濃厚的興趣,會有探究其本質的欲望。 教學目標 在分析本教材結構和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當下的心理特點和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我為本節課設定了立體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拋射運動,什么是水平拋射運動; 2、能運用運動合成、分解的方法分析水平拋射運動,總結水平拋射運動規律; 3、能運用水平拋射運動規律解決有關問題。
流程與方法: 1.通過對水平拋射運動規律的學習,滲透物理方法教育,體驗物理方法的魅力; 2.通過引導學生自己推導水平拋射運動規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際情況,培養學生關注物理、關注生活的意識,增強學生將物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 重點與難點 通過教學目標不難看出本課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認識水平拋射運動規律 難點:正確掌握水平拋射運動的研究方法 教學方法與學法 為突出本課的重點,突破其難點,使學生達到本課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我將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引入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物理來源于生活; 直觀教學法:通過插圖、實驗、多媒體課件等直觀教學方法,真實呈現實驗現象,使物理情境具體生動物理高中必修二5-4 平拋運動的規律 教案,給予學生直觀感受,加深學生感染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分組討論,鼓勵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通過以上教學方法,使學生實現從“會學”到“學好”,從“我必須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學過程我先詳細講一下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把這節課整體設計成如下五個環節:第一環節:復習與提問在這個環節中,我會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什么是曲線運動?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是什么?在具體問題中,什么是合成運動,什么是分項運動?我們研究曲線運動的方法是什么? 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憶起上一節學到的主要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第二環節:新課程介紹在這一環節中,我會讓三位學生做飛機轟炸游戲。通過這個游戲,一方面激發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本節課的核心問題上。同時由于學生還未掌握水平拋射運動的規律,命中率比較低。因此,學生會懷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去學習本節的內容。第三環節:新課程教學這一環節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講解水平拋射運動的概念在這一部分中,我會演示實驗:將老師手中的粉筆頭水平拋出,小球沿水平桌面彈出,課件播放:水平方向射出的子彈、水平飛行的飛機投下的炸彈。 啟發學生觀察、思考,進而討論、總結這些物體運動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從力與運動的關系中推導出水平拋射運動的概念、特點、條件及運動性質等,培養學生由實例到抽象的思維能力。 第二部分:總結水平拋射運動規律 這部分,我會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小球做水平拋射運動的頻閃照片,引導學生觀察小球做水平拋射運動的軌跡,指出研究水平拋射運動規律就是要確定物體隨時間的位置和速度。我會用問題的方式引發學生思考、討論: 問題1:應該怎樣研究水平拋射運動?根據上一節水平拋射運動的性質和曲線運動的研究方法,學生很容易就能想到問題的答案。 問題2:應該怎樣分解水平拋射運動,分解的依據是什么? 同學們回答這個問題會有些困難,但我并不著急回答,我會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1)水平拋射運動還能用一維坐標來描述嗎?(2)水平拋射運動的受力情況是怎樣的?(3)分解后的運動由哪些因素決定?(4)分解是否會使研究變得簡單?經過對以上問題的思考和討論,學生一般都會得出自己的結論。我總結一下:把拋射運動分解成兩個方向的子運動,相當于用二維坐標來描述拋射運動,根據受力特性,分解后的兩個子運動都是直線運動,非常容易分析。
首先通過分解把復雜運動轉化為簡單運動,再通過綜合解決未知問題,這種綜合分解的方法是物理學中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此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總結水平拋物運動規律,推導出水平拋物運動公式,那么這將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通過思考、討論,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在接受重點、難點的時候思維處于最活躍的狀態,知識本身也會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到這里,我的新課內容就基本結束了。第四個環節:課堂總結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我會結合黑板內容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進行系統的復習和總結。 第五個環節:學以致用針對前面飛機轟炸的題目,我會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例題,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致用,加深對水平拋射運動規律的認識,規范解題格式。學生在經過理論計算后,可以進行游戲,每次都能命中目標。通過游戲,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黑板設計最后說一下我的黑板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我會把黑板分成左、中、右三個部分。中間是主板部分:我會在上面寫上這節課的主題,在下面以知識框架的形式呈現這節課的主要知識點。左邊是學生對問題討論的結果展示,右邊用來進行推理和計算。 這樣的板書設計系統性強、直觀,有利于課本知識點的及時呈現和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
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當然也需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上是我對這堂課的理解,還請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所謂課堂呈現,就是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在評委老師和同學面前系統地表達自己的教學設計及其理論基礎,然后聽取大家的意見,以達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研究形式。課堂呈現的基本步驟1、談教材1、教材的地位:從地位、結構、內容、教育意義等方面,論述這本教材在這堂課書中的地位和作用。2、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經歷、對問題的認識水平、程度,以及學生發展的需要,制定立體的學習目標。 3.教學重點與難點:從教學內容、課程要求、學生實際情況、理論水平、對學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到確立重點與難點的依據,確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2.談教學方法 結合《大綱》、課程標準的四大特點、新理念、新教學方法等理論,具體說明在課堂設計中會采用哪些方法。這里可以從大的方面談,具體的細節可以放在下一步的教學環節中講。例如:1.參與式2.討論式3.互動式4.體驗式5.研究性學習6.交談、對話、辯論、調查、情景模擬、親身體驗、小活動等。 3.談學習方法 結合新的教學理念和學習方式的轉變,談一談所提倡的方法與方式,如自主、合作、探索等。
達到在體驗中感受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活動中總結知識;在參與中培養能力;在合作中學會學習。 4、談談教學過程的主要環節:談談教學的基本環節、知識點的處理、應用的方法、教學方法、開展的活動、使用的教具、設計的練習、學習方法的指導等。并告訴我們你設計的依據是什么。 5、談談板書 一般情況下,如果時間允許,正式的教案在講授教學過程的過程中,應該寫一個板書提綱。如果時間很緊張,可以事先寫在一張大紙上,也可以貼在黑板上,與講解及時呈現,達到規范學生、吸引注意力、使師生思維協調的目的。說明這樣設計的理由。比如:可以體現知識結構,突出重點難點,直觀生動,有助于鞏固新知識,具有審美價值等。 教學中應遵循的四項原則 1.科學性原則——教學活動的前提 科學性原則是教學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教學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和基礎。科學性原則對教學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教材的分析要正確、透徹。 2.對學情的分析要客觀、準確、符合實際。 3.教學目標的確定要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 4.教學方法的設計要緊扣教學目標,符合課程類型和學科的特點,有利于學生智力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2.理論聯系實際原則——講課活動的靈魂。講課是主講者向聽講者表達自己對某一堂課教學的看法的一種方式,是教學和研究相結合的活動。 因此,在講課活動中,講課者不僅要闡述自己的教學思想,更要闡述自己思想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把教育教學理論與課堂教學時間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1、講課要以理論為指導。2、教學方法設計要上升到理論的高度。3、理論與實踐要有機統一。3、實效性原則——講課活動的核心。任何活動的開展、考試一般都有自己明確的目的。講課活動不僅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