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必知:第三章:交互高中物理概念+公式|高中物理知識
1.力: (1)力的概念: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相互作用。
(2)力的圖形表示:力圖、力示意圖。
(3)幾種常見的力:重力、彈力、摩擦力、電磁力、萬有引力、分子力等。
(4)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2.引力: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物體受到的作用力叫做引力。從力的作用效果來看,我們可以認為物體各部分受到的作用力都集中在一點上,這個點叫做物體的重心。G=mg。
3、彈力:(1)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發生改變,就叫變形。有些物體在變形之后,能恢復到原來形狀,這種變形叫彈性變形。發生彈性變形的物體,為了恢復原來形狀,就對與其接觸的物體施加一個力,這個力叫彈力。如果變形過大,超過一定的限度,撤去力之后,物體就不能完全恢復原來形狀,這個限度叫彈性極限。
(2)幾種彈力:壓力、支撐力。二者的方向均垂直于物體的接觸面。
(3)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壓力公式高中,當彈簧發生彈性變形時,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x成正比,即F=kx(k稱為彈簧常數)。此定律稱為胡克定律。
4.摩擦:
(1)當兩個接觸物體彼此作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表面上便會產生一種阻礙這種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
(2)靜摩擦力:當兩物體間只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沒有相對運動時,這種摩擦力叫做靜摩擦力。靜摩擦力的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如果接觸面是曲面,靜摩擦力的方向與接觸面相切。靜摩擦力的最大值為
(3)滑動摩擦: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滑動時,會受到來自另一個物體的阻止它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滑動摩擦的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滑動摩擦的大小為:
5、流體阻力:物體在流體(氣體、液體)中運動時,會受到流體阻力,阻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于流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流體阻力與物體相對于流體的速度、物體的截面積、物體的形狀等有關。
6、力的合成:當一個物體受到幾種力的作用時,總能找出一種力,使它的作用效果等于原各力的合力,這種力叫作合力,原各力叫作分力。求幾種力的合力的過程叫作力的合成。
7、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律:兩股力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壓力公式高中,以代表兩股力的線段為鄰邊,兩鄰邊之間的對角線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8、共匯力: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兩個或兩個以上力的作用,而這些力作用在同一點,或這些力的延長線作用在同一點,這樣的力組就叫共匯力。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律只適用于共匯力。
9. 力的分解:求出力的分量稱為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合成的逆運算,也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律。一個力可以分解成無數個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力對。如何分解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是按照力的實際作用來分解。
老楊物理每天都會更新高中物理知識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喜歡的話就關注我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點個贊鼓勵一下吧!學習之前記得收藏哦,也歡迎在評論里留下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