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情境教學
提高核心素養
為進一步推進物理情境教學,落實新課程理念,4月19日下午,青島西海岸新區初中物理情境教學研究與實踐研討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文匯中學舉行。活動由王澤春老師主持,西海岸新區西區全體物理教師及在區內任教未滿三年的青年物理教師參加。
課程演示
青島西海岸新區文匯中學王靜霞老師和青島經濟開發區第四中學安小玲老師分別呈現了區公開課《功夫》,兩堂課內容相同但結構不同,兩位老師都重視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與運用,善于從情境中提煉問題,在層層疑惑中觸動學生思考、激發學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小循環、頻反饋”課堂教學模式,注重課堂訓練、鞏固與提高。兩堂課在呈現精彩共性的同時初中物理情景,也各具個性特色。
王靜霞老師以全員背著礦泉水瓶的情景引入新課,讓學生動手體驗,分析現實事例加深理解;通過用雞蛋、橘子等日常物品設計小實驗,培養學生動手探究能力和科學思維;通過利用平板電腦進行大數據分析,精準解決學生疑難問題,進一步落實創設情境教學的新課程理念。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中學安小玲老師將“學生搬箱子”活動融入到整個課堂中,在學生活動中層層提出問題,采用“任務型學習”的方式初中物理情景,引導學生逐一探究、討論。課堂上明確了“什么是功、功是否做、功如何計算”的課堂重點,并融入到活動中,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學,體現了物理源于生活的特點,落實了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理念。
經驗交流
勃利初級中學程妮老師就“有效提升農村學生物理學習主動性的策略”分享了自己的經驗。首先,她充分利用農村、農業相關場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現實”物理知識。其次,優化物理教學策略貝語網校,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通過優化物理教學策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最終讓學生從“學”物理走向“學”物理。
互動課堂回顧
六中周桂英老師點評王老師的課,這堂課每一部分都創設了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體現了“從生活到物理”的新課程理念,學生喜愛動手實驗,欣賞體育委員舉啞鈴演示工作過程,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體驗緊密結合,增強了課程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文華初級中學蘇萌老師對安老師的課堂進行了深入解析,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安老師都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用身邊的實物進行實驗,并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事例進行分析,拉近了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有效幫助學生化解了本堂課的難點,理解了物理中“功”的含義。
活動概要
區教育科學研究所初中物理教學研究員王澤春對兩位老師對同一門不同結構課程的教學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導教師對“如何從生活情境中尋找創設物理知識與問題情境的聯系”進行分析和思考,希望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能夠加強“教學情景的可視性、設計探索的可思考性、課程的交互可及性”的嘗試,把學生變成課堂的主體,發揮好物理實驗教學的優勢,展現物理學科獨特的教育價值。
“學而研則深,研而悟則進。”本次教研活動為教師們搭建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讓教師們在物理課堂的“同”與“異”中深刻感受到教學的魅力,有效激發了教師的教學熱情,對教師的專業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