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升本備考須要注重考試大綱,考試命題是圍繞大綱來的,所以備考一定要緊扣考試大綱,再結合考試大綱來搞清重點、難點、疑點。由于考試大綱通常都是富含命題來指導思想工作、考試范圍、命題要求等重要信息。為了輔助諸位考生學習,希賽網專升本頻道為諸位考生整理了2022年專升本28067中學教學心理與設計備考資料,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2022年專升本28067中學教學心理與設計備考資料
一、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目的要求
《小學教學心理與設計》課程是廣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學教育專業的主干課程。是為培養未來班主任和檢驗應考者教育教學理論方面知識和教學技能而設置的一門基礎與應用相結合的課程。
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是社會發展、進化的產物。是人類社會傳遞經驗和培養新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教學理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研究人類有目的、有計劃和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行影響的活動規律。與許多學科不同,教育教學的研究對象是人,而對人的研究尤其是研究人的各類心理和行為的變化離不開心理學理論的指導,非常是教育心理學理論的指導。《小學教學心理與教學設計》是在教育心理學理論指導下具體剖析與研究教學心理與教學設計的學科。因為原教材已出版多年加之內容陳舊,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中學教學須要,更新了教材。但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不變,同時愈加突出應用性。
設置本課程的目的要求:通過系統地學習使應考者把握現代學習理論、教育、教學理論、理解影響教育、教學的誘因及其關系,據此達到運用這種知識,設計教學活動和為今后舉辦教育與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理論知識基礎的目的。
二、課程內容與考評目標(考評知識點、考核要點)
第一章教育心理學導論
一、考核知識點
(一)教育心理學概念與教育心理學的發展
(二)教育心理學研究內容
(三)教育心理學在教育實踐的作用
二、考核要求
(一)教育心理學概念
1.識記:(1)教育心理學研究對象;(2)教育心理學定義;(3)心理學與教育結合的發展階段
2.領會:(1)教育心理學對理解教育的意義;(2)教育心理學學科性質
(二)教育心理學研究內容
1.領會:(1)教育心理學在教育實踐中作用;(2)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宏觀模式
2.應用:(1)運用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微觀模式剖析教育過程
(三)教育心理學研究范型與策略
1.識記:(1)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原則;(2)教育心理學研究范型
2.領會:(1)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策略;(2)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基本程序;(3)近些年來新加坡教育心理學研究特征
第二章學習概述與現代學習理論
一、考核知識點
(一)學習的概念與學習理論的作用
(二)現代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
(三)建構主義的知識觀與學習觀
(四)學習與教學的互相關系
二、考核要求
(一)學習的概念及其意義
1.識記:(1)學習的劃分;(2)學習的打算;(3)學習的類型
2.領會:(1)如何理解學習概念;(2)中學生學習的特點
(二)現代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
1.識記:(1)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2)奧蘇伯爾的認知結構同化學習理論;(3)觀察學習過程
2.領會:(1)學習理論的功能;(2)有效學習的條件
3.應用:(1)結合教育怎么運用發覺學習理論;(2)剖析影響觀察學習的誘因
(三)建構主義的知識觀與學習觀
1.識記:(1)建構主義知識觀;(2)建構主義學習觀
2.領會:(1)建構主義改變學習概念的意義;(2)生成學習基本思想與教學涵義
(四)學習與教學的互相關系
1.領會:(1)學習與教學的基本關系;(2)認知學習理論對學習與教學關系的觀點
第三章不同類型知識的學習
一、考核知識點
(一)知識的概念與知識學習機制
(二)知識的表征類型與作用
(三)概念與規則的學習
二、考核要求
(一)知識的概念與知識學習機制
1.識記:(1)知識的定義;(2)表征的定義;(3)知識分類理論的基本假定
2.領會:(1)知識分類觀的比較;(2)不能類型知識習得機制
(二)知識的表征類型與作用
1.識記:(1)命題的概念;(2)語義與假象編碼;(3)隱喻;(4)形成式系統
2.領會:(1)命題網路的意義;(2)隱喻的功能;(3)模式辨識程序
3.應用:(1)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聯系與區別;(2)知識的作用
(三)概念與規則的學習
1.識記:(1)概念的定義;(2)概念的屬性;(3)規則的定義;(4)認知技能的定義
2.領會:(1)概念的結構;(2)概念的功能;(3)概念學習的心理機制;(4)規則學習的方法
3.應用:(1)結合教學實際應用三種同化模式;(2)剖析影響中學生概念學習的誘因
第四章學習策略與元認知策略的學習
一、考核知識點
(一)學習策略與元認知策略性質和關系
(二)認知過程中的基本學習策略
(三)學習策略、元認知策略的學習與訓練
二、考核要求
(一)學習策略與元認知策略性質和關系
1.識記:(1)學習策略的定義;(2)學習策略性質的幾種觀點;(3)元認知的概念
2.領會:(1)學習策略提出的背景;(2)學習策略的分類;(3)學習策略學習的特殊性
3.應用:(1)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學習策略;(2)結合教育實際談元認知的結構與作用
(二)認知過程中的基本學習策略
1.識記:(1)認知學習過程模型;(2)使用精加工策略原則;(3)復述、精加工和組織策略的定義
2.領會:(1)注意策略的作用;(2)精加工策略的主要方式;(3)組織策略的主要方式
3.應用:(1)結合教學應用記筆記策略;(2)結合教學應用組織策略
(三)學習策略、元認知策略的學習與訓練
1.識記:(1)學習策略發展階段;(2)元認知策略訓練主要環節
2.領會:(1)舉辦學習策略訓練條件;(2)學習策略、自我效能感與成就行為的關系
3.應用:(1)結合教學談學習策略訓練的指導思想;(2)結合教學談學習策略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五章解決問題與創造性培養
一、考核知識點
(一)問題與問題解決性質
(二)解決問題的心理機制
(三)創造性概述與創造性培養
二、考核要求
(一)問題與問題解決性質
1.識記:(1)問題的定義與成份;(2)解決問題的特征;(3)解決問題通常過程模式
2.領會:(1)奧蘇伯爾解決問題模式;(2)格拉斯解決問題模式
3.應用:(1)結合教學內容運用奧蘇伯爾解決問題模式;(2)解決問題模式研究的新發展
(二)解決問題的心理機制
1.識記:(1)問題表征的意義;(2)耶基斯——多德森法則;(3)功能固著
2.領會:(1)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2)心理定勢的主要表現;(3)有效的解決問題者具有的條件
3.應用:(1)結合教學談解決問題中的思維技能培養;(2)結合教學談專家與菜鳥解決問題能力的差別
(三)創造性概述與創造性培養
1.識記:(1)創造性的定義;(2)當代創造性理論的主要觀點
2.領會:(1)創造性活動中的核心創造性思維;92)中學生創造力發展規律與特征
3.應用:(1)結合教育談影響創造力發展的主要誘因;(2)創造性培養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六章心態、品德的產生與改變
一、考核知識點
(一)心態與品德的性質
(二)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點
(三)心態與品德學習的心理過程與條件
二、考核要求
(一)心態與品德的性質
1.識記:(1)心態與品德的劃分;(2)心態的特點與功能
2.領會:(1)心態成份的意義;(2)品德與道德的關系;(3)心態與品德的關系
3.應用:(1)結合教育談品德結構的實踐意義
(二)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點
1.識記:(1)他律與自律概念;(2)前風俗、習俗和后風俗水平
2.領會:(1)皮亞杰兒童品德發展階段理論;(2)柯爾伯格的品德發展理論
3.應用:(1)結構教育談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點對教育實踐的意義
(三)心態與品德學習的心理過程與條件
1.識記:(1)依從、認同和內化概念;(2)認知失調
2.領會:(1)心態與品德學習的內化理論要點;(2)改變品德不良中學生的過程;(3)影響心態與品德產生與改變的主要誘因意義
3.應用:(1)結合教育談當前高中生品德培養的主要方法
第七章認知結構與學習遷移
一、考核知識點
(一)認知結構概念與發展
(二)學習遷移概念與類型
(三)現代學習遷移理論
(四)影響學習遷移的誘因與推動學習遷移的教學策略
二、考核要求
(一)認知結構概念與發展
1.識記:(1)認知結構的劃分;(2)認知結構的發展
2.領會:(1)認知結構的發展意義
(二)學習遷移概念與發展
1.識記:(1)學習遷移概念;(2)學習遷移類型
2.領會:(1)學習遷移爭辯的教育意義;(2)學習遷移在教育上的作用
3.應用:(1)設計一例說明學習遷移的檢測模式
(三)現代學習遷移理論
1.識記:(1)認知結構變量;(2)兩類知識的遷移分類
2.領會:(1)先行組織者概念及教育意義;(2)比較兩種組結者(四)影響學習遷移的誘因
1.領會:(1)影響學習遷移的個體誘因;(2)影響學習遷移的客觀誘因
2.應用:(1)結合教育談推動學習遷移的教學策略
第八章學習動機的迸發與維持
一、考核知識點
(一)學習動機概述
(二)學習動機理論與發展
(三)中學生學習動機的發展對學習的影響
(四)迸發與維持中學生學習動機的原則與教學策略
二、考核要求
(一)學習動機概述
1.識記:(1)動機與學習動機概念;(2)學習動機分類及意義
2.領會:(1)動機功能;(2)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和療效的關系
3.應用:(1)結合教育談奧蘇伯爾的學習動機分類的實踐意義
(二)學習動機理論與發展
1.識記:(1)加強說、驅力說;(2)須要層次論、歸因論;(3)自我效能論;(4)動機作用
2.領會:(1)成就動機論的意義;(2)個體自我效能產生緣由
(三)中小中學生學習動機的發展對學習的影響
1.識記:高中生學習動機發展特點
2.領會:(1)學習動機與學習的關系;(2)學習動機的產生誘因
(四)迸發與維持中學生學習動機的原則與教學策略
1.識記:(1)迸發與維持學習動機的原則;(2)恐懼
2.領會:(1)內部動機的迸發與維持的教學策略;(2)外部動機迸發與維持的教學策略;(3)目標設置的要求
3.應用:(1)結合教學談導致中學生認知矛盾的基本形式;(2)歸因訓練的基本步驟
第九章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模式
一、考核知識點
(一)教學與教學設計概述
(二)教學設計的現代心理學理論基礎
(三)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與內容
(四)不同類型的知識檢測與評價
二、考核要求
(一)教學與教學設計概述
1.識記:(1)教學概念;(2)設計概念;(3)教學設計概念
2.領會:(1)教學設計的功能;(2)教學設計的類型;(3)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設計的現代心理學理論基礎
1.識記:(1)行為主義教學設計模式;(2)認知心理學的教學設計模式
2.領會:(1)建構主義教學設計理論意義
(三)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與內容
1.識記:(1)基于心理學原理的教學設計模式的主要步驟;(2)加涅教學設計模式內容;(2)學習須要;(4)教學目標;(5)教學策略
2.領會:(1)學習須要剖析的意義;(2)影響教學目標設計的誘因
3.應用:(1)結合教學談學習須要剖析中要注意的問題;(2)結合教學談教學目標編撰思路(3)學習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
(四)不同類型的知識檢測與評價
1.識記:(1)陳述性知識檢測的標準;(2)程序性知識檢測的方式;(3)建構主義的檢測目的
2.領會:(1)結合教育發展談建構主義的檢測標準意義;(2)根據不同類型知識進行檢測與評價的意義
第十章班主任心理與班主任成長
一、考核知識點
(一)班主任的角色特征
(二)班主任的專業品質特性
(三)班主任的能力、人格特點、教師的威信和真摯的師愛
(四)班主任的成長與教育觀念的更新
二、考核要求
(一)班主任的角色特征
1.識記:(1)角色;(2)角色意識;(3)角色體驗與期盼
2.領會:(1)班主任角色意識的心理結構;(2)班主任期盼的五種角色意義;(3)班主任角色的產生過程
(二)班主任的專業品質特性
1.識記:(1)自我效能;(2)教學效能;(3)教學認知能力;(4)教學操作能力
2.領會:(1)教學經驗與教學效能的關系;(2)教學效能的分類及意義;(3)教學效能對教學的理解
3.應用:(1)結合教育談班主任對教育事業情感投入;(2)談班主任教學操作能力的培養
(三)班主任的能力、人格特點、教師威信和真摯師愛
1.識記:(1)班主任抒發能力;(2)教育機智
2.領會:(1)班主任教育機智的表現;(2)當代班主任應具備的人格品質;(3)班主任威信的產生條件;(4)師愛的心理功能與表現方式
(四)班主任的成長與教育觀念的更新
1.識記:(1)班主任成長階段;(2)影響班主任成長的條件
2.領會:(1)班主任反省的方式與意義;(2)形成教學反省主要方面
三、有關說明和施行要求
為了使本大綱的規定在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考試命題中得到貫徹和落實,茲對有關問題說明如下:
(一)關于考評目標的說明
為使考評內容具體化和考試要求標準化,本大綱在列舉的考試內容基礎上,對各章具體內容還規定了考評目標,這樣考生自學與應考時能進一步明晰考試內容和要求。社會助學者也就能更全面地有針對性地分層進行補習,使考生更有效地學習。
命題嚴格依照考試大綱進行,不超出范圍,同時安排好試卷的知識能力層次和難度。
本大綱在考評目標中,根據識記、領會、應用三個層次規定其應達到的能力層次要求。三個能力層次是遞進等級關系,各能力層次的涵義是:
識記:能曉得有關的名詞、概念、知識的意義,并能正確認知和敘述。
領會: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巧,能把握有關概念、原理、方法的區別與聯系,并內化成自己的教育實踐能力。
應用:在識記和領會的基礎上,能對教育問題進行正確的論述和剖析,能運用所學知識思索與解決實際教育問題。
(二)自學教材
選用教材為:《現代教育心理學》,丁家永編繪,四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三)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社會助學者應按照本大綱規定的課程內容和考評目標,認真學習和鉆研自學教材,明晰本課程的特性與學習要求,對應考者進行著力的補習,引導她們避免自學中的各類偏向光現象復習教學設計,掌握社會助學的正確導向。
2.要正確處理基礎知識與綜合能力之間的關系,在全面補習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和提升應考者的剖析和綜合能力。
3.要正確處理重點和通常的關系。課程內容有重點和通常之分,但考試內容是全面的,并且重點與通常是相互聯系的。社會助學者應指導應考者全面系統地學習教材,把握全部考評知識點與考評要求光現象復習教學設計,在此基礎上突出重點。其實,要把重點學習與兼具通常結合上去,請勿孤立地抓重點,把應考者引向猜題押題。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希賽網還為諸位考生提供【希賽自試題庫】【希賽專升本真題下載】【自試題庫app下載】三大刷題工具,有須要的考生也可點擊查看。